回覆列表
  • 1 # 豬好多網

    養豬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養豬行業發展至今,華人每年要吃掉全世界一半的豬肉,一萬多億的市場,每年七億頭豬的消費。過去,確實有人透過養豬實現了“暴富”夢,所以就有人趨之若鶩,但養豬其實是一個風險比較高的產業,人們往往不瞭解這一點。

    有人統計過近幾年各大養豬巨頭在養豬板塊的盈虧情況:

    新希望:2019到2020年賺了108億,2021年和一季度加起來呢,虧了105億。

    溫氏股份:2019、2020年賺了195億,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卻虧了183億。

    牧原股份:過去三年整整賺了400多億,今年一季度也虧了52億,最近一年的市值直接從4770億跌回了2600億。

    從以上三家養豬巨頭的盈虧資料來看,新希望和溫氏這幾年幾乎算是盈虧平衡,而牧原股份相對好一些,不過也深受豬週期的影響。而這恰恰就是養豬行業風險高的地方所在——豬週期。

    06年到今天,我們已經經歷了四輪豬週期,為何會有豬週期的存在呢?這與價格對豬肉供給的影響具有嚴重滯後性有關。

    豬價上漲,養殖戶補欄仔豬,而仔豬至少需要6個月以後才能實現真正的供應,而仔豬又來自母豬,母豬的生產週期更長,至少需要10-18月的時間才能實現真正的供應,這就是養豬行業的特殊性之一。

    而對於整個養豬行業來說,其屬於典型的傳統行業,週期性強,同質化嚴重,進入門檻低,這就導致了養豬行業的另一個特殊性——成本管理。

    隨著本輪豬週期的前半場的“暴利”,資本開始大舉進佔養豬業,而此時豬企就是恰恰忽略了養豬行業的特殊性,只知道一味的擴產能,規模越大,風險越大,前期的高盈利又掩蓋了高成本的風險,這才在豬週期下行時給部分豬企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風險。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各大豬企也在“歷險”過程中認知到不足,並且不斷進步。隨著養豬行業規模化養殖的改革,養殖參與者的抗風險能力也變強了,之後豬肉價格的波動就會慢慢變小,隨之而來的就是養豬行業進入“微利”時代,以後投資養豬產業也一樣得講長期主義了。

  • 2 # 野生魚故事

    不太瞭解哈!但親眼見過或聽朋友說,最可怕的是非洲豬瘟。幾天時間,豬全部死光(絕症)。養殖戶血本無歸、損失慘重,欲哭無淚,一夜回到解放前。

    雖然我們養殖業很發達,但面對非洲豬瘟,人類只有預防……

  • 3 # 淡定可樂G

    作為華人吃肉的主要來源,伴隨人類社會走過了幾千年。除了國家保穩供給的主糧,農業那個模組都伴隨著了風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說的正是這種情況。利益與風險共生。唯有風險才能一次次打破現有的格局和平衡。風險的背面孕育著機會。風水輪流轉,不同的人加人和退出這個行業,才讓行業生生不息,經久不衰。

  • 4 # 說真理XEUs

    本1962年出生,從二十幾歲就和豬打交道,又從1997年開始小規模自繁自養到今天。要說養豬業風險是挺高的,還得懂技術當獸醫,還得知道怎麼管理,一些雜七雜八事多了去了,咱不同大企業幹什麼活各管個的,有一點閃失損失就大了。就拿春秋季通風換氣說,溫度高了通風,到晚上忘了關門窗,豬輕著感冒,重著有可能誘發其他疾病。年頭到年尾沒有節假日,每天愛幹也是這些活,不愛幹也得處理這些事,母豬下豬黑夜不睡覺更是常事。

  • 5 # 郭良興

    現代養豬行業的確風險很高,一方面是行情受新冠疫情的消費拉低,非洲豬瘟更是難以解決的屏障,生物消殺成本很高!

  • 6 # 撫州勇仔

    我覺得這不是什麼難問題,哪有我們國貨之光華為那麼難嗎?就看你怎麼去投入。各行各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只要你大量投入科技人才,我想養豬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的產業?

  • 7 # 夏天冬天蜂收

    反正這個我就不懂了。我們這邊的豬肉比其他的貴的多,我們廣西這邊一個小小的縣城,比廣東深圳的貴得多得多。我們這邊就是低銷收入高消費啊,

  • 8 # 江湖刺客

    現代養豬行業的確風險很高,一方面是行情受新冠疫情的消費拉低,非洲豬瘟更是難以解決的屏障,生物消殺成本很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江十年禁漁期的起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