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二人物

    因為 《心經》和《道德經》是原子裂變的智慧,可以無窮盡,一片樹葉小不小?為什麼佛陀能從一片飄落的樹葉中看到整個宇宙的奧秘?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背景就是觀世音菩薩在用般若修行時,發現了其中的空性,得到無上微妙法門,可以度盡一切苦。這裡我們要清楚,觀世音已經是菩薩了,苦早已除盡,這裡的度一切苦厄,是屬於利他的部分,我們知道菩薩跟佛的區別就在於利他,所以才有觀世音跟舍利佛的對話。

    但是,我們要說的是但是……我們是薄地凡夫,那兩個高人在這談大道理,我們是不是聽的雲裡霧裡?所以這裡說的是“觀自在菩薩”,可沒有說“觀世音菩薩”,有人會問,觀自在不是觀世音的另一個名字嗎?這就妙了。如果是觀世音,那麼他可以以觀(眼識)去取音(聲識),六根通達,佛的境界,就想你讓楊振寧院士去交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嗎?可以是可以,但不相應。那麼翻譯成觀自在就妙了。可以這樣斷“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想這樣您就能理解了,首先“觀自在”,重點在觀自,自己不斷地內觀自性,所謂莫向外求,觀到什麼程度?自在,誰觀誰自在,那這就不是對舍利佛說的,這是對我們所有的凡夫說的,每個人可以以此修行,要不斷地、反覆的觀,直至達到菩薩的十地菩薩境界,其實這裡可以多一個字“觀自在,菩薩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到菩薩位才可以叫“深”,如果“深”了,五蘊皆空自然就現了。所以心經不是說是觀世音專門對那些佛、菩薩講了,其實是對所有眾生講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修行法門。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斷句有很多,歷來都有爭議,我暫且這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不管這麼斷,最後都能迴歸到真實的本義,就是看你智慧夠不夠。

    首先,“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什麼?老子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形容描述,這只是說了它的相,以及其顯的一部分“德”,這個德其實通得,因為有道才能有得。我這樣斷其實也是想契合道德經的本義,道德經裡面其實就是在講什麼是道,什麼是德。“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道本身是有可言說的(名可),有不可言說的(名非),那道可、道非就是常道的一體兩面。那什麼是道可,道德經裡面也說了,德就是道可,道非用佛教來講就是禪機,不可說,一說就錯。同理,名也是一樣的。

    那麼最後,用《心經》跟《道德經》來一個滲透,就是“道不異空,空不異道,名即是色,色即是名”,當然只是粗淺地比較,不能等同,剛說了,這裡面學問大著呢。

  • 2 # 愛英500

    因為人的心和道一樣,包象萬物。世界萬物本無常,分分秒秒都在變,所以說人要想解脫世界之苦就要修行悟道。阿彌陀佛!

  • 3 # 藍天61355

    道理,各說各有理,因為理不是統一,他是與人的認知、經歷,感悟,環境等有關。

    經典,比如道德經或者心經,他們的作者都是集大成就者,或者說都是經歷豐富的人,所以,他們總結的理論是站在比較高的高度,或者說,到目前任何理論都沒有超過這些,因此,也叫終究理論,或者真理。

    佛家有了義與不了義之說,而心經屬於了義之說,所以道理都是比較圓滿。這就意味著,裡面包含著無盡的意思,也就是道理特別多,隨眾生心量而有差別。這就是佛教說的,一即一切。

    道德經,也是如此,只不過,道德經是建立一種自己特有的模式或者說理論,來闡述道和德的,道和德,那是總括一切世間理論,乃至天文地理,宇宙星辰,所以無微不致,其大無內,其小無外,因此道理也是眾多,根據各人所需,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

    總之,不管道德經或者心經,他都是屬於概括性的或者說總結性的,是通說,上升到絕對的高度,所以,它就具有普遍性。或者現代說,叫哲學性,站得高看的遠,故,他們道理向下延伸都是無窮的。

  • 4 # hitman1

    周易也好,心經也好,道德經也罷。這些經典屬於根文化。

    是低的不能再低的根,謂:根本。

    由根可延伸生長的大樹,則枝枝叉叉、鬱鬱蔥蔥,繁茂無比。

    每個人讀出的含義與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同,所以容納了那麼多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在生活中太在乎別人的感受,是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