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定定教授

    英國王室之所以即便每年花費巨大的情況下依然受到民眾愛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及光榮革命以來,英王及王室以虛位元首的身份扮演著英國國家象徵的角色。對於英國各地區的人們來說,將他們緊緊維繫在一起的,便是對女王的熱愛。這種對君主的忠誠來自於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悠久歷史,以及英華人看重慣例的獨特文化(在英國,慣例的法律效力甚至在成文法律之上)。同時,維護王室對大部分英華人來說,是維護自己國家尊嚴,展現自豪感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感普遍存在於歐洲的君主制國家(如西班牙、荷蘭等)。 其次,在實際操作層面,取消王室將帶來相當大的麻煩。嚴格來講,英國女王是擁有實權的,她可以任免首相,議會透過的法律也需要得到女王的同意才能生效,只是身處王位的君主出於對慣例的尊重和國內政治穩定以及王室地位的考慮,不會真正行使這些權力。但女王的尊貴地位在英國處處得到彰顯:英國內閣大臣的官方頭銜是“某君主的某大臣”,英國的海空軍是“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甚至連英國駕照都是以女王的名義頒發的……另一方面,王室的私產每年產生大量收益,除少部分用以供養王室以外,其餘的都用來支援政府的工作,所以一旦王室被取消,英國政府將要承受不小的壓力。英國的榮典制度也與王室息息相關,如果王室不復存在,英國的貴族制度也將灰飛煙滅,進而整個榮典制度也會隨之崩塌。可以說,上述慣例與限制,彰顯了王室的無處不在,為英華人提供了一個熱愛王室的客觀環境。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幾任英王的共同努力,使王室在民眾中贏得了很高的聲望。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祖父,英王喬治五世在位期間,帶領英華人民參加一戰,為了表示自己與德國的決裂,喬治五世放棄了自己的德國姓氏與世襲權利,改姓溫莎,開創了現今的溫莎王朝。同時,喬治五世也十分體恤民眾,開創了王室接近民眾的作風,他經常參觀學校、醫院、工廠、農場,看到倫敦的孩子在骯髒的小衚衕玩耍,他便將王室舉辦慶典活動的廣場讓出來給孩子們。為了照顧民眾的感受,他甚至把自己的姓氏和王朝名稱都改了。1936年喬治五世逝世,舉國哀痛,遺體運到威斯敏特大教堂,有將近100萬人不分白天黑夜前來憑弔。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在位期間正值二戰,為了鼓舞士氣,國王拒絕了內閣讓其離開倫敦的建議,堅守白金漢宮。每當有德軍的轟炸來襲時,喬治六世總會出現在遭受轟炸的地方。戰時,國王始終與他的子民們在一起,如果說,丘吉爾是英國戰時的政治領袖,喬治六世就是英華人的精神領袖。有了祖父和父親的榜樣,伊麗莎白二世自然視國家和王室的榮譽為重中之重。在她在位期間,女王開始用社交媒體了,也開始為個人收入繳稅了。在王室的操守上,女王既盡力保持王室的尊嚴,同時也透過兩位孫子的大婚,向英國民眾進一步展示王室親民、接地氣的形象。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便作為虛位元首,女王也盡力做到了解本國的內政,並在對外訪問時盡顯昔日“日不落帝國”的大氣。經過女王的慘淡經營,現在超過七成的英國民眾對王室抱有強烈的熱愛。 綜上,王室與英國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所以即使供養王室的開銷巨大,大多數英國民眾依然愛戴王室。

  • 2 # 臨沂地暖張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是一種妥協的民主,換來的是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王室沒有多少權利,王室花的錢,都會公示,花錢百姓還是可以接受的。換來的是國富民強,花錢花的明明白白,為什麼不呢?

  • 3 # 湘平古珍郵館

    人家養皇室可是一本萬利的收入,每年英華人才投入4億人民幣左右養王室,可王室給英華人帶來的收益卻是無價的。

    我就知道全世界最出名的博物館-----大英帝國皇家郵票博物館,每年接待全世界的遊客數量不少於中國的故宮遊客,光這筆收入每年就有幾十億人民幣了。以上是該館最珍貴的1855年模里西斯總督夫人郵票。該館珍藏1840年以來大英帝國全球殖民地郵票幾萬枚(本館2萬枚,為亞洲第一多)。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皇時期就建立了全球最廣大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全球一半左右的國家和地區的最早期郵票都是以維多利亞女皇頭像為圖,之後的愛德華及喬治五世、喬治六世和伊麗莎白女王頭像郵票同樣遍佈全球,讓英國皇室的影響遍佈全球。

    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一的頂級珍郵就出自英國,其中包含世界第一珍郵1855年英屬蓋亞那紅一分及1840年世界首枚郵票黑便士等。英國王室對各大國來訪元首都是贈送郵票冊。

    英國皇室不僅是英國本國的象徵,也是許多英聯邦國家的形象和名義上的元首,靠著其國際形象每年給英國帶來的旅遊及文化收入極大,英華人對這麼一個既能給國家賺大錢又能帶來巨大榮耀的王室,能不養嗎?再說也不叫養,人家那是自己賺的錢,估計英國皇室每年賺錢交的稅都不止人家用的這點錢。

  • 4 # 柳州阿妹侃歷史

    現在,英國王室也沒有任何實權了,但英國政府每年還要給王室大約4000萬英鎊的鉅額補貼

    英國王室失去權力的由來

    雖然英國王室每年都要花本國納稅人的錢,但是英華人不反對花錢養王室。俗話說,這世界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英華人喜歡花錢養王室,也是有由衷的喜歡理由。

    我們在中學學世界史就知道,英國由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走向現代民主的君主立憲制,來源於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與新貴族聯合發動非暴力政變。由於這一場政變中沒有任何流血衝突,和平實現了社會轉型,也是被英華人津津樂道與歷史學家讚許的“光榮革命”。

    在這一場不流血、不屠殺的政治變革過程中,英國資產階級與新貴族不僅把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推翻了,專制的詹姆斯二世國王拿著玉璽逃跑了。之後,經過了議會兩黨的共同決定,由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來自荷蘭的執政者威廉繼承英國的王位。

    從表面上看,英國王室依然是國家最高統治者,依然端坐在高位上。

    但是,從光榮革命開始,英國資產階級在保留王權的時候,也喪失了專制性質。之後,在第二年,也就是1689年,英國議會就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憲政基礎,國家權力由君王逐漸轉移到議會上,英國的議會也逐漸掌握了原本屬於國王的立法、財政大權。

    然後英國議會經過了兩百多年與國王的妥協,最終確立了英國王室乃英國象徵與榮耀,但沒掌握任何權力的君主立憲制。

    所以,英國王室就成了英國的象徵與精神信仰,存在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英國國王為英國帶來榮耀

    在光榮革命之後的英國王室,也誕生過許多英明偉大的君王,開創了英國曆史上的輝煌時代,也非常令英國民眾愛戴

    在十六世紀時候的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就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在伊麗莎白女王統治英國的時候,不僅保證了英格蘭的統一,也讓當時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讓英格蘭文化達到了鼎盛時期,奠定了英國三百年成為世界“日不落帝國”的基礎。

    伊麗莎白一世的輝煌成就在於,為了英格蘭的發展與穩定選擇了終身不嫁,為國家奉獻了自己一生。伊麗莎白女王的統治時期,為英國創造的輝煌,這一段歷史也被史學家認為是“黃金時代”。

    之後,英國王室繼續為英國國家與國民做出了不少貢獻。在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候,英國不斷對外擴張,在海外建立了很多殖民地,英國也達到了歷史上最鼎盛時期,成為顯赫的“日不落帝國”。

    (伊麗莎白女王)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英國不僅大陸秩序穩定,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文化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成為英國強盛與繁榮的象徵與代表。

    目前英國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期間幾十年都如一日的工作,為英國國民與國家履行作為女王應盡的職責。

    如伊麗莎白二世積極參加國內各種公益事業,扶持弱勢群體。在國際上努力維護英國的形象,為英國獲得國際尊嚴與地位。同時,英國女王為了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也主動提出裁減王室成員。由於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的勤政為民,自然為樹立了在民眾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與光輝形象。

    除此之外,英國曆史上也出現過許多英明的君主。再加上現在的英國王室英國王室與荷蘭王室一樣,負面新聞不多,也為英國民眾帶來了面子。這一點如西班牙王室都是各種戲精頻繁鬧醜聞事件,日本王室脫離民眾(美國老爸壓著,不是他們不想)是截然不同的。

    (十九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英國女王存在,對英國政壇有積極作用

    現在的英國女王本人也是道德的標杆,王室成員道德形象也比較正面,國王統而不治,乃是超脫於國家政治體系之外的存在,與民眾不存在有任何衝突,這一種情形也有利於英國政壇上穩定。在政府和議會與民眾有矛盾出現時候,英國王室作為國家的象徵也可以協調兩者的矛盾。

    從另一方面看,英國王室在英國大陸有著隱形的政治附加值。我們都知道,英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權分立,但是在這一套分立上,還有著一個更大的三權分立,那就是人民、王室、政府的三權分立。

    所以,英國王室是制約政府權力的重要牽衡力量,也是政府與人民溝通的重要橋樑。當公民在重大事件來臨時候對政府有不信任感覺時候,英國王室在其中也發揮著調和的作用。

    如在二戰時候,英國王室成員的帶頭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一旦政府有投降的行為,王室就帶領國民反對政府,這也使英國沒有強權政府。因此,英國王室存在意義絕對不是吉祥物而已,當英國政府崩盤的時候,王室也是英華人的最後一道保險。

    (伊麗莎白二世)

    目前英國由少數保守黨執政,脫歐公投後帶來的不可預測性,都為英國社會帶來了不確定情緒。英國王室的存在,能為社會提供的長期穩定精神情緒,已經超過了它本身的價值。

    可以看到,由於英國王室成員為英國國家與國民做出一切,使得英國民眾自然愛戴英國王室,在民眾心中支援率也是非常高的。

    英國王室為英國旅遊業帶來發展機會

    雖然英國納稅人每年花錢供養英國王室,但這也不是一種白白的燒錢行為,英國王室的存在也為英國帶來鉅額效益,帶動英國的經濟收入,為國民帶來了錢袋子。

    雖然英國實施了君主立憲制,沒有權力。但是由於中世紀英國的存在,光榮革命歷史,以及過去英國“日不落帝國”的輝煌,使得世界各國民眾對於大英帝國的王室依然充滿神秘感,對英國王室一切非常感興趣,去英國旅遊的人很多都要目睹英國王室在歷史上留下軌跡。

    因此,當英國王室有重大活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本華人或者慕名而來的外華人去參觀。

    英國王室所做出來的商業價值品牌價值,那更是數以百計的英鎊。注意,這個計量單位是以億為計量單位的。可以看到英國王室為英國帶來了鉅額收入,主要體現在製造就業機會,為英國民眾賺錢。

    如英華人開發英國王室的白金漢宮、溫莎城堡、肯星頓宮等熱門旅遊景點,利用王室的名頭搞旅遊業,這一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民到英國去旅遊。很多也去英國瞻仰英國的王室,緬懷英國的歷史,這一種旅遊帶來收入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伴隨著旅遊業也是帶動了零售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疫情之前,英國王室景點一年都能吸引270萬遊客參觀,這一切極大促進了英國旅遊業與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

    英國王室文化帶來相關產業發展

    英國王室文化也極大促進了英國其他產業的蓬勃發展。據報告統計,王室品牌也為媒體、藝術、影視劇等等作品創收了5000萬英鎊,包括火爆的英劇《CROWN》和《查爾斯三世》。又如英國哈里王子的大婚,也直接為英國帶來了10億英鎊(100億人民幣)的收入。

    英國王室的存在,也帶動了英國時尚行業、服裝業和珠寶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如英國王室年輕成員,王子與公主的穿著品位,成為英國時尚雜誌容易討論的話題,也會在英國民眾中掀起了跟風購買的熱潮。就是喬治小王子一身簡約又復古的著裝風格,也刺激了嬰兒用品、嬰兒服飾的品牌銷售。

    又如賓利汽車、卡地亞珠寶、伊麗莎白雅頓護膚品、蘇格蘭威士忌等英國著名品牌的利潤高,品牌附加值之所以那麼高,就是因為這些產品都刻有“英皇御準”的標籤。(相當於中國的“國家免檢產品”)

    相比之下,美國與法國沒有王室,無法借王室的價值炒作經濟。其他歐洲王室的作用也是忽略不計,只能看著眼紅。

    可以看到,英國王室的存在,為英國帶來的旅遊品牌效應與商業效應,以及各方面帶來經濟效應與旅遊效應,都是很難估量一筆鉅額財富。

    所以,相比王室每年從納稅人手裡領取那一筆年金來說,英國王室對英國經濟與就業率貢獻更高。

    換一句話來說,在單純的經濟角度來說,不是英華人在養英國王室,卻是英國王室賺錢反向貼到英華人的身上。

    英國王室與政府有著財產契約關係

    英國自古實行分封制,也使得英國是一個私有制的國家,自然王室也積累了龐大的家財。別看英國女王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卻是英國最大的資本家之一、最大的地主之一,有著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她不僅是英格蘭銀行的大股東,也擁有英國三分之一的海灘所有權,就連英國境內的所有的天鵝都是女王的財產。其他王室成員也擁有大量的資產,一些也開辦了公司。

    英國女王雖然富有,但需要納稅人供養王室,一切都還是從英王喬治三世時候說起。喬治三世這個偉大的英王,除了丟掉了北美美利堅殖民地,促成了今天美國的獨立這一偉大事蹟,還把王室日子過得債臺高築,入不敷出。

    由於英國一直是實行分封制度。英國國王把土地、山林、資源等分封給大貴族,大貴族再分封給小貴族,小貴族分封給騎士,騎士管理農奴,這麼層層分派。但英國國王作為最大的封建主,擁有英國最大的土地,但是地租的收益也不能維持他的生活開銷。

    於是,為了還清債務,英王喬治三世就與議會提出了一筆交易,願意把自己擁有土地的地主收益全部交出,藉此為籌碼,要求議會幫助自己還清債務,並且也享受英國國民作為納稅人,每年提供給自己固定的年薪。

    英國議會也接受了他的條件,因為在長遠來看,地租收益的回報也是非常大的。當議會接收英王的土地之後,經營土地是很不錯,根據直接數字統計,維持王室開銷每年大概是四千萬英鎊,王室的家族土地給英國帶來的收益則是每年2億英鎊,這等於每年還有1億6千萬英鎊的利潤

    換句話說,英國政府可以每年從王室那裡掙得1億6千萬英鎊。(自喬治三世後,每位英國君主都自願遵循前列把地租收益上繳國家)如果英國政府停止向王室支付生活及國事費用,王室就不得不收回其私有土地的地租權。

    現在,英國倫敦西部的土地、建築和英國超過一半的海岸線都是王室的財產,然而,這些盈利中的絕大多數都屬於議會,都被上交給了國家。王室每年的年金、補貼,都是從王室私產收益中提取的。

    然後,王室的財產收入都被政府投資在各個領域部門之中,反哺老百姓。而且,王室的營業收入也用在慈善機構或者組織,回饋社會等等。

    所以,由於英國王室與政府在地租契約關係上存在,使得英王財產收入雖然大部分歸政府,但財產所有權都還是在女王的手中,政府只是代為管理者而已。當王室與政府鬧掰了,女王是要強行收回財產的,就憑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條,議會也是不能拒絕王室。當英國政府失去了王室的財產代管權,自然也失去一大筆收入,得不償失。

    因此,我們看到英國每一屆首相都尊敬女王,不僅僅是為了尊老,也是因為王室是英國政府的“金主爸爸”之一,自然也不願意廢除王室。

    維護英聯邦的存在

    英國女王的存在,也主要是維護英聯邦的存在。所謂英聯邦,就是由以前在英國輝煌時期由英國殖民地或者受其保護的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

    英聯邦一共有54個國家組成,乃比較鬆散的國際組織。二戰之後,伴隨著英國的衰落,以前屬於英國殖民地的國家紛紛尋求獨立,獨立後的國家為了尋求政治庇護與發展,自願形成這一個組織,組織的元首就是英國國王。

    現在英女王也是英聯邦的共主,成員國鬆散卻很密切地團結在女王的周圍。如現在的發達國家加拿大,也是英聯邦成員。加拿大的政府首腦雖然是總理,但上面也有一個總督,名義上是由英國女王任命,定期對英國女王報告工作情況。

    英國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強大,但是在國際上依然具有強大影響力。英聯邦存在,也是為了促進各個成員國的彼此合作與發展。英國從英聯邦中獲得了實質性好處,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日不落帝國的延伸,也是英國值得驕傲的存在

    另一方面,憑藉著英國的政治與經濟地位,這些英聯邦成員在某種程度上都會依賴英國與英聯邦組織。英國女王作為英聯邦的元首,雖然沒有實質性權力,卻是連線聯邦成員國的一條紐帶。如果英國王室沒了,英聯邦也沒了,英國在國際上影響力與國際地位也會跟著下跌。因此,英國女王就如同《紅樓夢》裡的賈母,一旦不存在,英聯邦也就土崩瓦解不復存在了

    由於英聯邦存在,不僅是英華人昔日“日不落帝國”的榮耀,也能給英國國家利益帶來實質性好處,自然也希望英聯邦長期存在,不反感英國政府花大量錢去供養王室。

    英國貴族也喜歡捧王室

    英國是一個存在嚴重階級固化現象的國家,由於中世紀封建領主制的影響,英國也殘留著很多貴族。這些貴族掌握眾多資源,除了不能從政不能當官之外,卻對英國社會有全方位影響。

    英國王室卻是貴族之首,乃一切貴族的門面招牌。貴族們為了讓子孫後代都能夠高於平民一等,自然也喜歡維護王室的權威。要想想,當王室不存在,貴族高於社會平民一等的合法性也蕩然無存了。

    因此,在英國如果動搖了王室的存在,就相當於與佔社會主流的貴族階層作對,這簡直就是蚍蜉撼樹。雖然歷史上在英國經濟蕭條時候,一些激進派主張沒收王室財產,反感王室不納稅,廢除王室制度。但是,由於英華人的思想都是普遍偏右的,側重於保守,主張順其自然,反對改革,自然英國王室也能一直維持下去。

    結語:

    所以,英國王室君主制存在,有利於英國在內幾個國家精神財富與傳統文化的延伸,有利於塑造國民的精神信仰與國民團結,即使花了很多納稅人的錢在供養英國王室,英國也沒反對這一件事。

    原因也很簡單,這本來也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最起碼對於英華人來說也是值得養王室,自然也沒理由反對英國政府花錢供養王室。

  • 5 # 歷史百小生

    開玩笑,英國王室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嗎?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錢,而且,每年僅僅花了自己的錢中的15%-25%,大頭都給了英國政府,這些錢拿來修路,修橋,發福利,英華人有什麼理由反對?甚至,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還帶頭納稅。

    96歲的英國女王,“超長待機”的伊麗莎白二世完美謝幕,有人說她是英國的活化石,有人說她是親切的外祖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英國最大的“包租婆”,她所代表的英國王室,是英國最大的資本家,品牌價值高達440億英鎊。

    有人可能不理解,啥?她不就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吉祥物”嗎?住著豪華的大王宮,享受著帝王般的尊貴待遇,每天啥也不幹,就像大清的隆裕太后,她憑什麼這麼有錢?

    千萬別小看英國女王和她身後的英王室,她和大清不同,大清是被人民徹底推翻了,而英王室當年是主動讓位,根據英國議會和王室之間簽訂的協議,王室仍然擁有巨大的經濟財富和政治權利。

    發展到現在,英國王室已經集土地資產,品牌資產,政治資產於一身,是一個超級大的資本集團,每年為英國政府創收幾十億,是不折不扣的“金主奶奶”,英國政府巴結還來不及呢?怎麼會反對。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一下,英國女王的財富都是怎麼來的。

    土地資產

    英國是徹底的土地私有制國家,從法理上講,英國的所有土地都屬於英國女王,就好比我們講的“普通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這僅僅是理論上的,英國90%的土地都掌握在私人手中,而且,是享有永久的所有權的。

    其中,英國女王就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資產,包括英國的白金漢宮,溫莎城堡,仙靈漢姆莊園,奢侈品店雲集的倫敦攝政街,富人後花園的聖詹姆士街部分割槽域和14萬公頃的土地、沙灘、森林,以及英國三分之一的海灘。

    這些土地資產,價值在140億英鎊以上。

    但是,這些資產並不屬於女王個人,而是屬於全體王室,1760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把這些資產全部打包,成立了一個“皇家財產局”,委託給英國政府來管理。

    根據當時的協議,這筆資產的所有權屬於在位的英國國王或者女王,不過,他們並沒有權力來處置這些資產,這些資產,全部由皇家財產局進行管理,收益部分上交給英國政府,然後英國政府每年拿出收益的15%給王室使用。這叫“君主撥款”。

    這些錢,要支付王室1200名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所有開銷,剩餘的還要給王室成員分配,落到英國女王手中的其實並不多。為了善待這位慈祥的外祖母,英國議會從2016年起,把君主撥款的比例上調到了25%。

    英國的“皇家財產局”,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個公司,英國女王是這家公司的大股東,但是,她並不參與具體的經營管理,也不擔任任何職務,更不能隨意支取公司的現金,她只能享受每年的股東分紅。

    那要是這些股東分紅不夠花怎麼辦?彆著急,女王和王子還有自己的“私房錢”。

    在英格蘭的西北部,有一塊2903平方公里的土地,叫“蘭開斯特公國”,這是英國女王的私人領地,因為英國女王兼任蘭開斯特公爵。光榮革命之後,這塊領地被歸屬於英國女王個人資產,但是,她同樣不能隨意處置這些土地,而只能獲得土地的收益。

    2018年,蘭開斯特公國的資產評估價為5.34億英鎊,給伊麗莎白二世帶來了2200萬英鎊的收益。真的是“包租婆中的戰鬥婆”啊!

    另外,女王還有眾多的莊園,馬場,農場,大量的收藏品,珠寶,油畫,手工藝品,2002年,她繼承了母親5000萬英鎊的遺產,2021年,她又繼承了丈夫菲利普親王的1000萬遺產。

    雖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富豪,但是女王還是很節儉的,經常做一些公益活動,並且主動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也是女王在英國深得人心的一個原因。

    作為王子的查爾斯,也有自己的“小金庫”。

    位於英格蘭西南部的康沃爾公國,是英國王儲的私人領地。當然,隨著查爾斯王子繼承王位,這個領地就自然過渡給了新的王儲,威廉王子。

    這片領地的面積有570平方公里,淨資產12億美元。每年能為王子產生3000萬美元的收入。

    其實,這就相當於我們古代的分封制,皇帝給你1000戶封邑,並不意味這就是你的獨立地盤了,而是你可以享受這1000戶人家產生的稅賦收入。和家族信託基金一樣,你只能享受收益,而不能去打本金的主意。

    品牌資產

    在如今的世界上,還存在有不少的王室,比如泰國王室,日本王室,沙特王室,但是,沒有一個王室能像“英國王室”一樣,形成巨大的“品牌效應”。

    圍繞“英國王室”這個金字招牌,已經形成了一個涵蓋零售,旅遊,媒體,娛樂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在這個鏈條上混飯吃的人不下百萬,這是一個巨大的乳酪,誰要動了這個乳酪,就是砸了幾百萬人的飯碗。

    首先是旅遊業。

    每年有大量的遊客到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進行參觀,有人是為了一睹女王的芳容,有人是去感受英國皇家的貴族氣質。英國女王也很會玩,為了迎合遊客的這種心理,他把自己的私人莊園拿出來出租。

    租金也不貴,一晚上只需要2828元,也就相當於住了一次五星級酒店。但是,你還不一定能住上,訊息一出,立馬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據說都已經預約到明年了。

    你看,女王的賺錢手段和能力,槓槓的。

    伊麗莎白二世不喜歡住白金漢宮,她經常居住的是溫莎城堡。在城堡的周圍,有整條街的店鋪,全部都是打著王室的旗號在賣東西,就像我們的旅遊景點賣土特產一樣,東西好不好另說,遊客體驗到的,那可是王室的待遇。

    其次是零售業。

    開啟手機裡的購物APP,你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大量的“威廉王子同款”、“路易王子同款”、“威廉王妃同款”,甚至在早期宋丹丹的小品裡還有一句臺詞:“戴安娜王妃穿啥,我穿啥”。順便提一下。戴安娜王妃是伊麗莎白二世的兒媳婦,查爾斯王子的原配,1997年去世。

    這就是巨大的品牌效應,不知道有多少人靠著“王子”和“王妃”兩個字過活。

    另外,賓利為啥是豪車,不是因為他的效能有多好,而是因為它是英國皇室用車;威士忌為啥出名,不是因為它的口感有多好,而是因為它是英國王室御用酒,最出名的就是“皇家禮炮”。

    如果沒有英國王室,誰還會去買這些東西。

    再次是媒體和娛樂行業

    英國女王,一直都是自帶流量的頂級大V,她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另外,炒作王室的花邊新聞,也是媒體的常用手段。

    每年靠著炒作王室,媒體收穫了大量的流量和眼球,賺足了廣告費。

    2016年,有機構評估,英國王室的整體商業價值,高達675億英鎊,這是一個真正的大金礦!

    政治資產

    英國女王並不是花瓶,也不是吉祥物,她每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為根據英國的法律,女王是有很大的政治權利的。

    比如,英國女王的全稱是“託上帝洪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英聯邦元首,國教(聖公會)信仰的保護者”。

    這就意味著,從名義上講,英國女王是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等所有英聯邦國家的君主,而且,英國女王是名義上的最高檢察官,所有的案件都以女王的名義提起公訴,對於議會透過的法律,也需要女王簽字後才能生效。

    但是,對於這些權力,女王全部都沒有使用過,英國自從有了議會以後,從來沒有發生過國王或者女王拒絕在法律生效書上簽字的事情。

    因為女王奉行的是“統而不治”的原則。就好比大領導開會,他坐下來半天也不說一句話,那是最可怕的。

    另外,女王代表的王室,是一個天然的“調和劑”,他可以居中調和政府和人民的關係,英聯邦成員國之間的關係,她甚至可以調和英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

    英華人對王室可能沒有太大的好感,但是,女王卻始終站在人民的一邊,在繼位宣言中她就表示了,要為人民爭取利益。二戰期間,英國受到德國的強大壓力,政府中間出現了投降的言論,是王室主動站出來,堅決要求戰鬥到底。

    一戰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大英帝國解體。為了維護各國之間的利益,相互合作,由56個獨立國家聯合發起成立了“英聯邦”,這是一個鬆散聯盟,各自獨立,但是,大家都認英國女王為自己的元首。

    對於英聯邦內的成員國來說,英國女王就是他們的紐帶和潤滑劑,成員國之間之所以還能坐到一起說話,完全是看女王的面子,澳洲就曾經說過:“一旦女王去世,他們就退出英聯邦”。

    女王經常訪問他國,在她70年的王位生涯中,訪問了230多個國家,無一例外,都達到了緩和英國與這些國家之間關係的目的,1986年,她和丈夫菲利普親王一起訪問中國,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

    在中國,她登上了長城,參觀了兵馬俑,在雲南種下了玫瑰,還帶來了390年前伊麗莎白一世寫給萬曆皇帝的信,這封信,因為當年使者在路上遇難,而未能送達中國。

    相比於強硬的政府,女王代表的王室相對的柔和,能更好地處理英國的一些外交關係,做到政府所做不到的一些事情。

    因此,千萬不要覺得英國王室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也不要覺得他是英國的累贅,她所代表的,是英國貴族階級的利益,這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隱藏在英國政府和人民之間,關鍵時刻,她甚至能左右英國的政局。

  • 6 # 海盜來了呀

    英國王室擁有大量的私產,但沒有處置權,統一交由政府運營,運營收益28%歸王室,剩餘歸政府,因此不存在政府花錢供養王室,而且反過來的。王室仍保留大量政治權利,但一直未行駛。對王室而言國家社會的穩定和繁榮,他們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關鍵時刻或者危機時刻,王室都會挺身而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成良好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