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頭yooo
-
2 # 司馬江州
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時期活躍在文壇的三位詩人,鮑照、謝靈運和顏延之。
元嘉詩風的變化,以情思代替玄理財由哲思回到感情上來,把山水作為審美的物件,改變了東晉多數詩人玄言詩風,為之後的山水文學奠定根基。
詩體方面,追求辭藻華麗,講究對仗工整。
-
3 # 小小蝸72
劉宋時期,出現了以謝靈運、顏延之和鮑照為代表的“元嘉三大家”。其中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大家;鮑照的樂府詩和擬古詩古樸、活潑,反映了民間疾苦。
齊、梁詩歌以謝朓、沈約為代表(號稱“永明體”),講究詩歌聲律,提倡“四聲八病”說,為唐代格律詩奠定理論基礎。
梁中葉到陳的詩作,出現以蕭綱、蕭繹為代表的“宮體詩”,其內容貧乏,風格柔靡,但也有一些健康的詩。
元嘉體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的詩歌風格。元嘉體的代表作家是被稱為元嘉三大家的謝靈運、顏延之、鮑照。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談到元嘉詩風時說:“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可說是對元嘉體風貌的大致概括。析言之,元嘉體的特徵主要有:
一、把詩歌從玄理中解放了出來,題材有了進一步的拓展。元嘉時期最為引人注目的現象便是山水詩成為詩壇的盟主。謝靈運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個傾全力描繪山水景色的詩人。經過他的努力,山水詩終於由附庸而為大國,確立了它在詩壇上的地位,從而改變了玄言詩統治詩壇的局面。他的一些名篇,如《登池上樓》《石壁精舍還湖中作》、《過始寧墅》等的確展示了詩歌的新境界。在他的帶動下,對山水景物的描寫成為一時的風尚,當時作家中很少有人不寫山水詩的,這使山水詩成為元嘉詩壇上最主要的品種。
此外,元嘉詩人們更把目光投注於現實的社會人生。在元嘉詩中又出現了對功業的追求和對社會不公的憤懣、批判。像鮑照的樂府詩,顏延之的《北使洛》《還至梁城作》等詩都充溢著一種對現實人生的強烈感情色彩。表現普通人日常生活感受的詩歌也較前劇增。有關愛情、友誼、鄉思的題材在詩中大量出現,如謝靈運、顏延之、鮑照、謝惠連、謝莊、王僧達等人都有過這方面的作品。而詠物詩的出現則預示著詩歌將朝著以賦為詩的方向發展,同時也顯示出詩人對日常生活的興趣。
二、風格綺麗繁富,博奧典重。作為對東晉玄言詩的反撥,元嘉體詩人普遍注重詩歌的詞采之美。這一時期的詩歌大都極意雕琢,將太康體的綺靡之風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雕琢詞句,精心刻鏤。這就是劉勰所說的“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例如謝靈運的山水詩雖然有“初發芙蓉”之稱,卻大抵是千錘百煉,刻意求新之所得。他的一些名句,如“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過始寧墅》),“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入彭蠡湖口》),“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罪”(《石壁精舍還湖中作》),“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等大抵注意到色彩、線條、音響的調配。
而顏延之的詩更是穠豔繁縟,雕繢滿眼,如“神御出瑤軫,天儀降藻舟。萬軸胤行衛,千翼泛飛浮。雕雲麗璇蓋,祥飆被彩斿”(《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用“瑤軫”、“藻舟”、“雕雲”、“祥飆”等華美意象,予人一種色彩斑斕之感。
其二,注重用事,講究偶對。元嘉諸家詩偶句特多。謝靈運詩中有大量對句,而在顏延之鮑照詩中甚至有通篇對偶者。至於使事用典,則尤推顏氏為最。顏詩缺乏興會,好用典故,“文章殆同書抄”(鍾嶸《詩品》)。如他的《和謝監靈運》自述平生志趣和仕途的坎坷,洋洋一百七十言,幾乎句句用典,有的甚至一句兩典,晦澀艱深,彌見拘束。這種特點對於元嘉及以後的詩壇具有相當的影響。
其三,以賦體入詩,狀物細密。鍾嶸評元嘉三大家詩都提到了他們具有的“巧構形似”的特點,如稱謝靈運詩故尚巧似”,顏延之“尚巧似”,鮑照“善制形狀寫物之詞”,“貴尚巧似”。(《詩品》)謝靈運山水詩的出現標誌著體物手段成為詩歌的主要表現手法,以賦為詩成為詩歌的主要傾向。而詠物詩則進一步加劇了這一趨勢,這都對元嘉詩風的形成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元嘉詩是重文采的,與後來的齊梁詩比較起來,元嘉體詩的色彩過穠,用詞比較典奧,而大量的用典又使得詩歌顯得滯澀艱深。不夠輕靈流暢、自然清新是元嘉體詩的弊病,也是日後終於為齊梁體(新變體)所取代的原因之一。
作為元嘉三大家的謝靈運、顏延之、鮑照,他們詩歌的風格其實差別很大。即以顏、謝而論,鍾嶸《詩品》中就有雕繢滿眼,鋪錦列繡與初發芙蓉之評。而鮑照的詩風與顏、謝的差別則更大。鮑詩題材廣闊,內容充實,既有蒼激越、質樸剛健的一面,又有雕藻淫豔、熱烈奔放的一面。按鍾嶸《詩品》的說法,他的詩“得景陽之淑詭,含茂先之靡嫚,骨節強於謝混,驅邁疾於顏延。總四家而擅美,跨兩代而孤出”。實際上他是元嘉詩壇上成就最高的詩人,但就當時的影響而論則遠不及顏、謝,故而鍾嶸嘆曰:“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比較而言,顏、謝較之鮑照更典型地體現了元嘉體的特點,符合當時的審美需求,所以能夠風行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