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如下
隨著液晶替代CRT成為主流顯示技術,彩電市場迎來液晶時代,彩電也迎來幾十年的蓬勃發展。液晶電視的普及率幾乎接近100%,就算是現在,液晶電視也是市場出貨的主流產品。但是,液晶顯示技術也有它的瓶頸,加上市場的激烈競爭,越來越多的面板企業選擇退出,不禁令人唏噓,液晶顯示即將走向沒落。
在今年3月份,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釋出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SDC(三星顯示)正加速關閉LCD產能、轉產OLED的程序,關停計劃或將提前至今年第四季度,涉及南韓本土三座大尺寸LCD面板廠,以及此前並未傳出關廠訊息的蘇州8.5代線。
而在近日,三星蘇州8.5帶線已被TCL旗下華星光電以10.8億美元(約合73億元)拿下,方式是換股收購。這條生產線為三星供貨比例超過80%。作為彩電行業的“龍頭”,三星出售液晶顯示業務,在業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除了三星之外,一直以來穩坐行業第二的LGD也在陸續關閉或減產LCD產線。去年6月,LGD就停止了第7.5代和8.5代部分LCD面板生產線,旗下的5代、6代、7.5代、8.5代面板廠都普遍減產10~20%左右。今年一月份,LGD公司曾透露將在年底前關閉位於南韓本土,用於生產電視的LCD面板工廠。
全球彩電行業第一、第二都在直接或間接的推出LCD市場。除此之外,松下也將於2021年終止LCD業務;三菱電機也對外宣佈旗下子公司Melco Display Technology(MDTI)將於2022年6月前停止生產TFT-LCD液晶模組。
不僅國際巨頭紛紛退出液晶面板市場,國內的液晶面板企業也都在進行併購整合。因為持續處於虧損狀態,今年4月華東科技醞釀出售南京中電熊貓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專案,迎來華星光電、京東方等巨頭的競購,中國液晶面板市場競爭同樣異常激烈。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上游產業鏈企業退出LCD市場呢?這背後恐怕與這幾點不無關係。
首先,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強勢崛起,產能充足,令液晶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行,利潤不足,導致越來越多的面板企業處於虧損狀態,不得不出售或停產來減少損失。
據Omdia(原IHS)的研究報告,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大尺寸(9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出貨面積在全球的份額為52.9%,南韓、中國臺灣地區廠商的份額分別為24.8%和21.9%。
從出貨排名看,2020年1月份,京東方、華星光電分別以21.3%和14.5%的出貨面積份額,佔全球面板廠商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面積前二位。
可以看出,中國液晶面板的產能非常充足,而且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高,透過不斷擠壓、分食其他品牌的市場,再以高質量、低價格的策略同其他品牌競爭。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液晶面板企業選擇退出液晶市場,改為從中國進口液晶面板,這樣價效比更高,更划算。
其次,液晶顯示技術的瓶頸難以突破,未來將是創新顯示技術的時代,企業關閉液晶產線是為了集中更多優勢資源佈局下一代顯示技術。
液晶顯示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畫質表現上已經達到瓶頸。與之相比,量子點、OLED、鐳射、Micro/Mini LED等創新顯示技術才是顯示行業的未來。比如三星致力於量子點、QD-OLED、Micro LED,LGD專注OLED等。
與其帶著液晶產線這個“拖油瓶”,不如提早佈局未來的顯示技術,這是彩電頭部品牌都在做的事情。
綜合來看,液晶面板企業退出市場有市場原因,還有自身原因。
原因如下
隨著液晶替代CRT成為主流顯示技術,彩電市場迎來液晶時代,彩電也迎來幾十年的蓬勃發展。液晶電視的普及率幾乎接近100%,就算是現在,液晶電視也是市場出貨的主流產品。但是,液晶顯示技術也有它的瓶頸,加上市場的激烈競爭,越來越多的面板企業選擇退出,不禁令人唏噓,液晶顯示即將走向沒落。
在今年3月份,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釋出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SDC(三星顯示)正加速關閉LCD產能、轉產OLED的程序,關停計劃或將提前至今年第四季度,涉及南韓本土三座大尺寸LCD面板廠,以及此前並未傳出關廠訊息的蘇州8.5代線。
而在近日,三星蘇州8.5帶線已被TCL旗下華星光電以10.8億美元(約合73億元)拿下,方式是換股收購。這條生產線為三星供貨比例超過80%。作為彩電行業的“龍頭”,三星出售液晶顯示業務,在業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除了三星之外,一直以來穩坐行業第二的LGD也在陸續關閉或減產LCD產線。去年6月,LGD就停止了第7.5代和8.5代部分LCD面板生產線,旗下的5代、6代、7.5代、8.5代面板廠都普遍減產10~20%左右。今年一月份,LGD公司曾透露將在年底前關閉位於南韓本土,用於生產電視的LCD面板工廠。
全球彩電行業第一、第二都在直接或間接的推出LCD市場。除此之外,松下也將於2021年終止LCD業務;三菱電機也對外宣佈旗下子公司Melco Display Technology(MDTI)將於2022年6月前停止生產TFT-LCD液晶模組。
不僅國際巨頭紛紛退出液晶面板市場,國內的液晶面板企業也都在進行併購整合。因為持續處於虧損狀態,今年4月華東科技醞釀出售南京中電熊貓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專案,迎來華星光電、京東方等巨頭的競購,中國液晶面板市場競爭同樣異常激烈。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上游產業鏈企業退出LCD市場呢?這背後恐怕與這幾點不無關係。
首先,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強勢崛起,產能充足,令液晶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行,利潤不足,導致越來越多的面板企業處於虧損狀態,不得不出售或停產來減少損失。
據Omdia(原IHS)的研究報告,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大尺寸(9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出貨面積在全球的份額為52.9%,南韓、中國臺灣地區廠商的份額分別為24.8%和21.9%。
從出貨排名看,2020年1月份,京東方、華星光電分別以21.3%和14.5%的出貨面積份額,佔全球面板廠商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面積前二位。
可以看出,中國液晶面板的產能非常充足,而且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高,透過不斷擠壓、分食其他品牌的市場,再以高質量、低價格的策略同其他品牌競爭。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液晶面板企業選擇退出液晶市場,改為從中國進口液晶面板,這樣價效比更高,更划算。
其次,液晶顯示技術的瓶頸難以突破,未來將是創新顯示技術的時代,企業關閉液晶產線是為了集中更多優勢資源佈局下一代顯示技術。
液晶顯示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畫質表現上已經達到瓶頸。與之相比,量子點、OLED、鐳射、Micro/Mini LED等創新顯示技術才是顯示行業的未來。比如三星致力於量子點、QD-OLED、Micro LED,LGD專注OLED等。
與其帶著液晶產線這個“拖油瓶”,不如提早佈局未來的顯示技術,這是彩電頭部品牌都在做的事情。
綜合來看,液晶面板企業退出市場有市場原因,還有自身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