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安好

    這個問題很奇妙,它是這樣的,你認為是有意義的,它就有意義,其意義就是你認為的那個意義。你認為是沒意義的,它就沒意義。人生有無意義,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看法。人生有什麼意義,取決於你賦予它什麼。其實,人生的目的和價值,本質上說,就是愛,愛自己,愛親人,愛他人。推動一切事物向好發展,向善。

  • 2 # Tony29282889

    叔本華同樣說了,做任何事的最本質目的是種族延續,也就是求生欲,當你求生欲的動因大於去死的動因的時候,你至少就得為了活著而努力。

    再送一句尼采的話:生命的意義不會存放於任何地方,也不會將自己隱藏起來,因為最初的“意義”根本就不存在。

  • 3 # 瑕觀拙見

    沒有追求的人生不叫人生,人生就是在不斷的獲得和失去中渡過,叔本華說的不錯,其實人生就像鐘擺,好的壞的都要經歷,你不可能讓它停止不動,只經歷好的,不經歷壞的,這很多時候由不得我們自己,人生的鐘擺停止不動的那一天,就是生命結束的日子。

  • 4 # 前進121562331

    肯定有意義的,因為人是自私的,而且永遠不知滿足不滿足現狀,所以肯定有所追求,叔本華說的很有道理,人要麼庸俗要麼無聊,人是閒不下來的,總要找個什麼事來打發無聊,就像書上說的,如果你在浪費時間的過程中找到了樂趣,那麼這也不算浪費,就像你問這個問題一樣,人活著總是手中的或者大腦的總要找點事來做,浪費時間本來就是意義,讓它更有樂趣罷了

  • 5 # 蕭越xiaoyue

    叔本華的鐘擺理論,人生猶如鐘擺,擺動於痛苦和無聊之間,痛苦和無聊是人生的兩種最後成分。我覺得這個理論很消極。人類改變著世界,創造著未來,人類不斷的進步和發展,都證明人類不停的前進著,並沒有在兩者之間不斷的徘徊。人怎麼活著,是看人自己的選擇,如果都認為是痛苦和無聊的,那麼還活著幹嘛?難道都去自殺嗎?活著就是一種意義,目標也好,慾望也罷,用一種信念,用一種能力去改變一切,樂此不疲!人生是體驗過程中的美麗,而不是預設悲慘的結果。有的人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造福人類,難道說這樣的結果也是無聊和痛苦嗎?當然,如果你非要接受這樣的理論,無疑就要痛苦和無聊的活著!難以理解的是明明可以選擇快樂選擇痛苦,偏偏選擇後者?

  • 6 # 100099760741

    別說追求什麼什麼價值了,維護價值其實也不輕鬆。如牛頓所說,靜止或勻速運動是有力維持的。總有些價值它是基本價值,不能丟棄的價值!不過話說回來,這追求一個一個慾望,那叔本華這一生得多牛啊,萬事如意?

  • 7 # 連部文書

    我不贊同叔本華的人生鐘擺理論,因為這個觀點過於悲觀、被動和無助,把得到的無聊和得不到的痛苦作為人生的兩極,簡而言之人生就是在得失之間徘徊,人從出生伊始就與死亡抗爭最終歸於失敗,從而推匯出人生毫無意義,這是一種極其狹隘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八十年代初有位叫潘曉同學提出人生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的觀點在社會上引發了一場人生觀、價值觀的大爭論。說實在話,人其實都是為別人活著,二十年前被醫院誤診為肺部腫瘤,那一瞬間想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年邁體弱的父母、未成年的孩子和羸弱的妻子,以及還沒有完成的事業。當然這不值得作為例證,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為全人類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才是人生的導向和座標,正是因為他(她)們的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世界才變得越來越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趕走壓抑,釋放心中的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