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疫情雖然還沒結束,但其帶來的影響卻足以“改變整個世界”。
“面對全球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僅靠醫學來應對是遠遠不夠的,它涉及公共衛生管理領域的方方面面。”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亞峰表示,很多高校的公共衛生學院是在醫學院中“孵化”出來的,除了學習醫學,還要對衛生、社會等方面有所研究。
近日,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宣佈成立,計劃初步設立預防醫學、大健康、健康大資料、公共健康政策與管理4個學科方向,以高層次研究生培養為主,兼顧學術型與專業型人才的培養。
同日,南方科技大學就合作共建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事宜,與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簽署備忘錄和合作協議。
幾乎在同時,天津科技大學被教育部增列為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此外,北京中醫藥大學也在論證設立公共衛生學院。
公共衛生學科建設一時間成為熱門。
疫情肆虐 專業人才得會“十八般武藝”
“在英國,新冠病毒的R0值約為7,但是各個國家都在用不同的政策進行干預,會對R0值產生影響。”董亞峰說,這個例子表明,公共衛生和管理的學科還包括對政府政策進行解讀以及預估其產生的影響。
即便是現有的流行病學,如果要做得更好,真正解決社會問題,也遠不止詢問、調查、統計資料這麼簡單。
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家吳尊友表示,高質量的流行病學調查要早、快、全面,如果慢了、漏了,就可能導致一些感染者沒有及時被發現,造成不必要的傳播。要做到高質量的流行病學調查,就要求工作人員有紮實的流行病學基礎,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有調查技巧,特別是有溝通交流的技巧,甚至能做到“啟發”記憶,幫人回憶過去一週每天的軌跡,以及每個時間節點當中可能接觸到的人。
可見,高水平的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除了要會設計調查問卷,還要了解心理學。政府政策、心理學、資料統計……從此次疫情的實踐中,不難看出這些看似與醫療衛生八竿子打不著的專業都囊括在公共衛生與管理學科人才培養的“十八般武藝”中。
情況各不相同 學科建設亟待新模式
“在此次疫情中,中國在當時的環境、形勢下采取了得當的社群防控是取得抗疫階段性勝利的關鍵舉措。”董亞峰表示,但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採取了嚴格的社群防控措施,例如南韓,也取得了不錯的防控效果,這是為什麼呢?
再比如,同為方艙醫院,中國的方艙醫院在收治患者、醫療人員配備、區域設計等方面,協同合作,最終達到了收治現有患者、阻斷進一步擴大傳播的效果。
但並不是所有的方艙醫院都有同樣的內涵,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以美國的一部分方艙醫院為例,其運轉的目的是收治非新冠肺炎患者,以騰出床位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治療條件。此外,從醫療人員配備方面,由於美國醫療系統中,私立醫院占主導地位,在醫護配備上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些都使得在不同國家,即便是相同舉措也會有不同的結果,產生不同的效果和影響。
全球範圍的大疫情,為公共衛生管理領域提出新課題,亟待新理論、新模型的提出,對現有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
為此,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提出,將基於清華大學的現有優勢,建立多學科教師合作創新、學生跨院系培養的新模式,計劃第一步設立預防醫學、大健康、健康大資料、公共健康政策與管理4個國家亟須、面向未來的學科方向,在未來5至10年內,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高層次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基地,成為全球疫情監控和先進疫苗研製的重要支撐,成為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政策制定的最有影響力的智庫。
借鑑成功經驗 實踐要深入管理崗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並在全球大流行,暴露出全球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的諸多短板與不足,傳統公共衛生學科、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需要直面挑戰,轉型升級。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定與管理辦法》,在醫學這個學科門類之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屬於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包括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衛生毒理學以及軍事預防醫學等。
按照學科定義,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不以臨床診治及相關研究為主要目的,而以研究及實施與人群健康相關、疾病預防相關的一切內容為主要物件,從而提升人或人群的健康水平、降低疾病發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素。
據瞭解,國外公共衛生碩士學生畢業後主要就職於政府有關部門、疾病控制中心等,從事醫療、健康、衛生領域的管理和領導工作,包括管理、專案評估、研究等。而在中國,公共衛生專業學生多就業於科研單位、公共衛生專業相關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和其他公共衛生專業實踐工作,較少參與管理和政策決策。
此次清華大學成立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希望在公衛領域人才培養上有所突破。據介紹,清華大學2014年以來,為32個發展中國家培養了112名公共健康領域的新一代領導者。2015年以來,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先後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緊密合作,在醫療衛生管理學科建設、高層次專業型公共衛生與健康人才培養及教師交流與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
“這是一個要與政策管理層‘密接’的學科。”董亞峰表示,清華大學的先行先試是一個國際一流高校的應有之義,在學科設定、公衛實踐方面還需要社會多領域的參與和培育。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疫情雖然還沒結束,但其帶來的影響卻足以“改變整個世界”。
“面對全球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僅靠醫學來應對是遠遠不夠的,它涉及公共衛生管理領域的方方面面。”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亞峰表示,很多高校的公共衛生學院是在醫學院中“孵化”出來的,除了學習醫學,還要對衛生、社會等方面有所研究。
近日,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宣佈成立,計劃初步設立預防醫學、大健康、健康大資料、公共健康政策與管理4個學科方向,以高層次研究生培養為主,兼顧學術型與專業型人才的培養。
同日,南方科技大學就合作共建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事宜,與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簽署備忘錄和合作協議。
幾乎在同時,天津科技大學被教育部增列為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此外,北京中醫藥大學也在論證設立公共衛生學院。
公共衛生學科建設一時間成為熱門。
疫情肆虐 專業人才得會“十八般武藝”
“在英國,新冠病毒的R0值約為7,但是各個國家都在用不同的政策進行干預,會對R0值產生影響。”董亞峰說,這個例子表明,公共衛生和管理的學科還包括對政府政策進行解讀以及預估其產生的影響。
即便是現有的流行病學,如果要做得更好,真正解決社會問題,也遠不止詢問、調查、統計資料這麼簡單。
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家吳尊友表示,高質量的流行病學調查要早、快、全面,如果慢了、漏了,就可能導致一些感染者沒有及時被發現,造成不必要的傳播。要做到高質量的流行病學調查,就要求工作人員有紮實的流行病學基礎,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有調查技巧,特別是有溝通交流的技巧,甚至能做到“啟發”記憶,幫人回憶過去一週每天的軌跡,以及每個時間節點當中可能接觸到的人。
可見,高水平的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除了要會設計調查問卷,還要了解心理學。政府政策、心理學、資料統計……從此次疫情的實踐中,不難看出這些看似與醫療衛生八竿子打不著的專業都囊括在公共衛生與管理學科人才培養的“十八般武藝”中。
情況各不相同 學科建設亟待新模式
“在此次疫情中,中國在當時的環境、形勢下采取了得當的社群防控是取得抗疫階段性勝利的關鍵舉措。”董亞峰表示,但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採取了嚴格的社群防控措施,例如南韓,也取得了不錯的防控效果,這是為什麼呢?
再比如,同為方艙醫院,中國的方艙醫院在收治患者、醫療人員配備、區域設計等方面,協同合作,最終達到了收治現有患者、阻斷進一步擴大傳播的效果。
但並不是所有的方艙醫院都有同樣的內涵,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以美國的一部分方艙醫院為例,其運轉的目的是收治非新冠肺炎患者,以騰出床位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治療條件。此外,從醫療人員配備方面,由於美國醫療系統中,私立醫院占主導地位,在醫護配備上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些都使得在不同國家,即便是相同舉措也會有不同的結果,產生不同的效果和影響。
全球範圍的大疫情,為公共衛生管理領域提出新課題,亟待新理論、新模型的提出,對現有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
為此,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提出,將基於清華大學的現有優勢,建立多學科教師合作創新、學生跨院系培養的新模式,計劃第一步設立預防醫學、大健康、健康大資料、公共健康政策與管理4個國家亟須、面向未來的學科方向,在未來5至10年內,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高層次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基地,成為全球疫情監控和先進疫苗研製的重要支撐,成為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政策制定的最有影響力的智庫。
借鑑成功經驗 實踐要深入管理崗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並在全球大流行,暴露出全球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的諸多短板與不足,傳統公共衛生學科、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需要直面挑戰,轉型升級。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定與管理辦法》,在醫學這個學科門類之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屬於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包括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衛生毒理學以及軍事預防醫學等。
按照學科定義,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不以臨床診治及相關研究為主要目的,而以研究及實施與人群健康相關、疾病預防相關的一切內容為主要物件,從而提升人或人群的健康水平、降低疾病發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素。
據瞭解,國外公共衛生碩士學生畢業後主要就職於政府有關部門、疾病控制中心等,從事醫療、健康、衛生領域的管理和領導工作,包括管理、專案評估、研究等。而在中國,公共衛生專業學生多就業於科研單位、公共衛生專業相關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和其他公共衛生專業實踐工作,較少參與管理和政策決策。
此次清華大學成立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希望在公衛領域人才培養上有所突破。據介紹,清華大學2014年以來,為32個發展中國家培養了112名公共健康領域的新一代領導者。2015年以來,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先後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緊密合作,在醫療衛生管理學科建設、高層次專業型公共衛生與健康人才培養及教師交流與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
“這是一個要與政策管理層‘密接’的學科。”董亞峰表示,清華大學的先行先試是一個國際一流高校的應有之義,在學科設定、公衛實踐方面還需要社會多領域的參與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