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狼之魂特訓營

    吃飽穿暖之後,人們自然就會開始注重食物的可口程度,最終發展到要求色、香、味俱全。中國的飲食文化由來已久,香菜是其中很常見的一道配菜。

    很多人對於香菜的認識其實並不全面,當然香菜也並非能取悅每個人的味蕾,對於不喜歡香菜的人而言,香菜的味道簡直就是噩夢。

    還有就是魚腥草,喜歡的人能夠每頓都吃,而不喜歡的人聞到味道就想吐。

    言歸正傳,其實香菜的本名並不叫“香菜”,很多農村地區的叫法才是正確的,卻在歷史中被誤傳。

    一、香菜的來歷

    其實香菜起初並不是中國本土的食物,而是從歐洲地中海地區傳入到中國境內。

    中國最初和西方國家的交流,要追溯到漢朝時期,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班超曾經帶著三十六人平定了西域之亂,在班超的統領下,那一帶變得安寧和諧。

    但是班超心中還有更有意義的想法,並且很快便將其付諸於行動。班超平定西域之亂後命令自己的手下繼續西行,去看看西方是否還存在著其他的國家。

    因為當時班超已經隱約感覺到,世界上不僅僅只有大漢王朝,在遙遠的希望應該存在著能夠和大漢王朝相媲美的強國。

    也正是這個時候,東方的大漢王朝和西方的羅馬帝國,才隱約感知到對方的存在。此後才有了漢武帝派張騫一路西行,與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

    在張騫個人列傳中記載著這樣一種食物,它的名字叫“芫荽”(yan sui),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香菜。

    由此可見,農村人的讀法才是正確的,並且古代都用學名稱呼它,“香菜”這個名字是在後來才逐漸出現,並且取代芫荽的。

    二、香菜的重要地位

    張騫將其帶回來之後便在中國大量繁殖,最終成為家家戶戶都會種植的調味品。並且後來芫荽的原產地由於環境惡化,不再適合芫荽生長,最終在當地滅絕。

    這時候芫荽便成為中國獨有的調味品,成為人們的心頭好。那麼華人究竟有多喜歡香菜呢?

    經常去飯店吃飯的朋友就會發現,很多菜餚中都會出現香菜的身影。即便是火鍋店裡,也會出現大量的香菜,路邊的小攤也少不了香菜。

    筆者很喜歡吃的“草包牛肉”,裡面也會放上很多香菜。就連在家裡吃一碗麵條,就會放上香菜提味。由此可見華人對香菜的愛早已經刻入了骨子裡。

    三、香菜何時開始被誤傳?

    香菜這個名字大概出現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因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關於香菜的記載依舊是“芫荽”。

    可見在明朝中期的時候,人們依舊用芫荽稱呼香菜。直到明朝末年,滿清政權入關的時候,香菜這個名字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因為滿族和漢族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並且對於漢字的認識也並不深入,所以很多漢字他們都不認識,不認識怎麼辦呢?

    要麼就“認字認半邊”,要麼就取“小名”唄。很顯然香菜就是滿族人給香菜起的小名,不得不承認這個名字還挺貼切。

    由於香菜的稱呼比較簡單,所以這個名字逐漸在社會上流傳開來。即便是後來的反清復明運動,將香菜的名字重新改回芫荽。

    可是由於叫香菜的人數眾多,所以香菜這個名字也被保留下來。現如今仍舊被人們使用,並且“芫荽”這個名字已經鮮有人知。

    現在還有很多農村地區依舊用“芫荽”來稱呼香菜,比如說川渝一帶,但是由於農村地區大部分人們使用的都是方言,所以即使聽到了,也很難發現芫荽其實是指香菜。

  • 2 # 東北璟斐的Vlog

    香菜原名好怪異

    我習慣吃香菜,不但做魚拌冷盤用,更喜歡蘸醬吃,獨特的清香非常爽口。但是,不回答問題真不知道,原來香菜叫這名芫荽(yansui),別名胡荽、香菜、香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為什麼沒有兩個腦袋?而為什麼蛇有兩個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