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不完全錯,也不完全對。
如果把“唯一”除掉,就是對的。自然科學中的公理就是實踐所得到的。大家的實踐都證明是這麼回事,就成了公理。
但是,實踐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的實踐經歷了幾千年,到最後證明是錯誤的。如幾千年來人們看到天像一個穹頂,地是平的、遠處有地平線,就認為是“天圓地方”;看到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在天空慢慢的走到西邊再落下,於是認為太陽是圍繞人類居住的大地轉的“地心說”等。
所以,檢驗真理的標準有三個:一是實踐,二是科學實驗,三是準確的縝密的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
要得到真理,有的只需要一個公理,有的必須經過科學實驗,如著名的伽利略的斜塔實驗,有的必須嚴謹的論證,如自然科學中的定理或常數,有的則必須實踐、科學實驗、準確的縝密的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這三個標準相互印證。比如一個新藥的產生,先要經過嚴格的藥理檢驗,然後要用小白鼠進行試驗,再徵集志願者進行雙盲法實驗,最後用於臨床了,還必須有三年的觀察期。
很多人可能還不能完全理解。我進一步論述一下:
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屬性,叫“可證偽性”。真理同樣如此。也就是說,如果不能證偽,就不能認為是科學和真理。
比如,“天下烏鴉一般黑”,只要有人能夠找到一隻白色的烏鴉,那麼,就是證偽了,這句話不是科學或真理。但如果沒有人能夠找到白烏鴉,就是科學或真理。
“太陽從東方出,西方落”,但現在有基本科普知識的人都知道,在南極和北極,不存在太陽從東方出,西方落,而是在天上轉圈圈的。所以,這句話不是科學或真理。
也可能有人只同意實踐和科學實驗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不太認同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我們還是以伽利略的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來說明:
一個重的東西和一個輕的東西同時落下,重的東西落下的速度快,先到地;輕的東西落下的速度慢,後到地。這是伽利略的斜塔實驗之前,所有的人都認同的。一是因為這個結論是著名的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二是因為所有的人都有過經驗:把一個重的東西和一個輕的東西同時落下或丟擲,總是重的先落地。
但是大哲學家說的,大家都經歷過的經驗,不一定就都是對的。首先,伽利略的斜塔實驗用事實證明了一個重的東西和一個輕的東西同時落下,是同時落地。看過中央電視臺的“科學一起嗨,加油向未來”欄目的人都看到了,一個鐵球和一枚羽毛,在兩米高的真空玻璃管內,確確實實 是同時到底的。
大哲學家說的,大家都經歷過的經驗,之所以錯了,是因為都不知道或者都忽視了空氣的阻力這個因素。
那麼,我們不搞實驗能不能檢驗和證明呢?能。用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就行。
對原來的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我們作出一個邏輯假設:如果把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用強力膠粘在一起,然後丟下去,是比原來的速度快,還是比原來的速度慢?
有人能夠回答嗎?
不能。
因為這時出現了奇怪的悖論:
a.可以認為比原來的速度快,因為粘在一起的鐵球比原來的大鐵球更大更重了,所以,按原來的“重的先落地輕的後落地的認識”,當然應該是更快了。
b.但也可以認為認為比原來的速度慢,因為原來的認識是小的慢的,現在粘在一起了,小的拉慢了大的鐵球,所以,按原來的“重的先落地輕的後落地的認識”,當然應該是比原來的速度慢了。
有誰能夠擺平這個悖論嗎?沒有。
把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用強力膠粘在一起,然後丟下去,既不可能變快了,又不可能變慢了,那麼,在邏輯判斷的選言肢判斷中,就只剩下一個唯一的判斷:大的和小的、或重的和輕的物體同時落下,應該是同時到地。
這就從邏輯判斷上確認了原來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是錯誤的。因此,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是一個很重要的檢驗真理的標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不完全錯,也不完全對。
如果把“唯一”除掉,就是對的。自然科學中的公理就是實踐所得到的。大家的實踐都證明是這麼回事,就成了公理。
但是,實踐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的實踐經歷了幾千年,到最後證明是錯誤的。如幾千年來人們看到天像一個穹頂,地是平的、遠處有地平線,就認為是“天圓地方”;看到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在天空慢慢的走到西邊再落下,於是認為太陽是圍繞人類居住的大地轉的“地心說”等。
所以,檢驗真理的標準有三個:一是實踐,二是科學實驗,三是準確的縝密的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
要得到真理,有的只需要一個公理,有的必須經過科學實驗,如著名的伽利略的斜塔實驗,有的必須嚴謹的論證,如自然科學中的定理或常數,有的則必須實踐、科學實驗、準確的縝密的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這三個標準相互印證。比如一個新藥的產生,先要經過嚴格的藥理檢驗,然後要用小白鼠進行試驗,再徵集志願者進行雙盲法實驗,最後用於臨床了,還必須有三年的觀察期。
很多人可能還不能完全理解。我進一步論述一下:
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屬性,叫“可證偽性”。真理同樣如此。也就是說,如果不能證偽,就不能認為是科學和真理。
比如,“天下烏鴉一般黑”,只要有人能夠找到一隻白色的烏鴉,那麼,就是證偽了,這句話不是科學或真理。但如果沒有人能夠找到白烏鴉,就是科學或真理。
“太陽從東方出,西方落”,但現在有基本科普知識的人都知道,在南極和北極,不存在太陽從東方出,西方落,而是在天上轉圈圈的。所以,這句話不是科學或真理。
也可能有人只同意實踐和科學實驗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不太認同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我們還是以伽利略的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來說明:
一個重的東西和一個輕的東西同時落下,重的東西落下的速度快,先到地;輕的東西落下的速度慢,後到地。這是伽利略的斜塔實驗之前,所有的人都認同的。一是因為這個結論是著名的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二是因為所有的人都有過經驗:把一個重的東西和一個輕的東西同時落下或丟擲,總是重的先落地。
但是大哲學家說的,大家都經歷過的經驗,不一定就都是對的。首先,伽利略的斜塔實驗用事實證明了一個重的東西和一個輕的東西同時落下,是同時落地。看過中央電視臺的“科學一起嗨,加油向未來”欄目的人都看到了,一個鐵球和一枚羽毛,在兩米高的真空玻璃管內,確確實實 是同時到底的。
大哲學家說的,大家都經歷過的經驗,之所以錯了,是因為都不知道或者都忽視了空氣的阻力這個因素。
那麼,我們不搞實驗能不能檢驗和證明呢?能。用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就行。
對原來的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我們作出一個邏輯假設:如果把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用強力膠粘在一起,然後丟下去,是比原來的速度快,還是比原來的速度慢?
有人能夠回答嗎?
不能。
因為這時出現了奇怪的悖論:
a.可以認為比原來的速度快,因為粘在一起的鐵球比原來的大鐵球更大更重了,所以,按原來的“重的先落地輕的後落地的認識”,當然應該是更快了。
b.但也可以認為認為比原來的速度慢,因為原來的認識是小的慢的,現在粘在一起了,小的拉慢了大的鐵球,所以,按原來的“重的先落地輕的後落地的認識”,當然應該是比原來的速度慢了。
有誰能夠擺平這個悖論嗎?沒有。
把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用強力膠粘在一起,然後丟下去,既不可能變快了,又不可能變慢了,那麼,在邏輯判斷的選言肢判斷中,就只剩下一個唯一的判斷:大的和小的、或重的和輕的物體同時落下,應該是同時到地。
這就從邏輯判斷上確認了原來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是錯誤的。因此,邏輯判斷、推理和論證是一個很重要的檢驗真理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