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哥哥3378

    特長生是剛需,不會縮減的。

    雙減之後,學校之間的競爭,由考試成績轉為綜合評定。文體活動和競賽,必然成為學校領導新的業績追逐點。當個別跑在前面的學校領導嚐到甜頭,後面就會有更多校長,想更多辦法競爭文體特長生,以增強自家學校的文體優勢。

    所以,以後的特長生招考,只會換一種方式進行,而不可能全面禁止。甚至於有些學校還會專門向這個方向發展。

    社會越發展,經濟越繁榮,文體越昌盛,這是必然的規律。由此,所需要的文體人才,要求會越高,缺口會越大。這是根源於市場的需求,行政命令是斬不斷的,只會換一種方式存在。

  • 2 # 籃球少年的爸爸

    在長沙市初升高特長生的政策是按專業成績入圍,按中考成績錄取。如果你文化成績不好,可能錄不上。例如某高中要招8個籃球特長生,先進行專業考核入圍10-12名,所以都要參加中考,按中考成績排名,錄取8名。

  • 3 # 育鄰人

    感謝提問:

    輔助孩子們興趣提升的課外陪伴應該融入生活遊娛,而不應該過分追求專業班課化。因為,“揠苗助長”製成的興趣特長,綜合社會實用價值極低,唯有大幅提高家庭生育成本、拉低社會綜合生育能力“立竿見影”

    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已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於是苦心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捲起褲管就往水田裡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裡的稻苗長高了不少。”農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到田裡去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子聽到家裡的稻子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裡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所有生命都必須以被動適應+主動索取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因此,進攻獲取食物防禦保全自己是所有自然生命必備的基本生理特質。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髮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透過主動勞動創造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群,馴化播種植物的農業馴服圈養動物的畜牧業和漁業採礦加工製成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工業輔助人類戰勝疾病的醫藥業......主動勞動創造已經成為人類與其它自然生命區別開來的根本標誌。那麼,為什麼說輔助孩子們興趣提升的課外陪伴應該融入生活遊娛,而不應該過分追求專業班課化呢?

    天底下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才是最重要的......眾多人類文明智慧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基本事實——遺傳天賦是人類個體成長差異的源頭,後天的學習成長只會放大個體成長差異,那些原本不在孩子遺傳天賦區域內的智慧很難嫁接給他們,比如中國歷史上400多為皇帝,只有四位能稱之為“千古一帝”&只有10來位可稱之為“開明的皇帝”、中國5000多年不間斷文明歷程中出現的大師也屈指可數,譬如老子+孔子+鬼谷子+孫武子、近代歷史中的名人如錢穆+華羅庚+齊白石+巴金都未曾接受過多格式化培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育是家長和老師使用人類社會已知成熟的社會文明成果,透過要義講解+行為示範+實踐引導等行為實踐、賦予孩子們獨立自主生存能力的綜合行為藝術。因此,無論教育事業如何繁榮發展都不可能超越人類社會現有成熟文明積澱、不可能真正意義上地教孩子們如何適應未來生活、更不可能從真正意義上改變個人的綜合喜好。

    趙括+馬謖都熟讀兵法卻做了敗軍之將&孫臏+韓信+霍去病不按套路出牌卻成了名將,漢高祖劉邦+孛兒只斤·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曆經磨礪終成開國明君&各個朝代的末代皇帝都出生在帝王家卻做了亡國之君。同樣,當今拿著各種高學識證明卻與常人無異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拿著學識證明與職業工作“牛頭不對馬嘴”的年輕勞動者越來越多。餓了找食物吃、渴了找水喝、困了找地方睡、煩悶了找同伴互動......人類一切生產勞動都以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為中心。因此,除了衣+食+住,人類別無其它所謂的真正成長“剛需”。

    舞蹈考級、繪畫考級、樂器考級、體育考級......所謂課外興趣特長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原本應該陪孩子玩兒的內容給課程化了、成了極少數商人逐利的舞臺。《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資料顯示:全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48.5萬元;0歲至大學本科畢業的養育成本平均為62.7萬元。把一個孩子撫養到剛年滿18歲所花的成本相對於人均GDP的倍數,澳洲是2.08倍,法國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國是3.64倍,美國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國是6.9倍,幾乎是全球最高的。很顯然,如此高昂的家庭生育成本和龐雜的課外興趣特長培訓密不可分。

    舞蹈+繪畫+體育大班課,省會城鎮不低於100元/節、樂器小班課或者一對一,省會城鎮不低於150元/節、體育等被標榜為學校教育的某些科目更是高達數百元......所有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內容都被課程化之後,社會本應該提供給孩子們的公共綜合遊娛設施不見了蹤影。因此,在人們辛辛苦苦工作一天只夠給孩子報一節興趣課、興趣課培訓機構還不為孩子們提供額外遊樂的情況下,主動節育便成了節省家庭綜合開銷的最佳選擇。

    2015年-2021年新生兒童數量:2015年1655萬、2016年1883萬、2017年1765萬、2018年1523萬、2019年1465萬、2020年1200萬、2021年1062萬【已經低於2022年大學畢業生總數的1076萬人、2022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的1193萬人】......人口生育能力持續下滑疊加年輕人失業率奇高【16-24歲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為18.4%】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社會持續繁榮發展的最大“絆腳石”。因為,年輕人沒有就業就沒法成家生育、年輕人成家生育能力弱就會影響未來社會持續繁榮發展。

    剛出生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身軀、出生8個月左右後開始能爬、1歲左右能走&能試著說話、3歲以後可以自己獨立吃飯&排便、7歲以後基本實現行動自主、15歲【根據各國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齡從15歲到21歲不等,中國規定18歲以上體力+智力發育正常的的人為完全民事行為成年人】以後基本具備完全獨立民事行為能力......據此,如果家庭生育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每項技能都被班課化,那估計沒有幾個家庭養得起孩子。所以,輔助孩子們興趣提升的課外陪伴應該融入生活遊娛,而不應該過分追求專業班課化。因為,“揠苗助長”製成的興趣特長,綜合社會實用價值極低,唯有大幅提高家庭生育成本、拉低社會綜合生育能力“立竿見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有哪些手機同時支援支付寶和微信指紋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