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森林運動不止
-
2 # 歷史文化藝術中心
中繼星“鵲橋”於2018年5月21日發射升空,次月14日進入預定任務軌道,也是在這顆為嫦娥四號探月工程專門設計的衛星的見證下,嫦娥四號的工程任務圓滿成功。那麼這顆嫦娥四號的專用衛星有多長壽命呢?
考慮到嫦娥三號突破了一年的設計使用壽命工作了長達31個月之久,“鵲橋”為了配合嫦娥四號任務設計壽命長達三年,然而這還不夠,美國希望延長到五年,並借給他們支援新的登月計劃。儘管有“中國智造”的質量保證,五年,對於一顆執行在四十多萬公里外的衛星而言還是有些苛刻了,但是本著合作共贏的理念,中國的科學家還是答應了下來,同時對於在嫦娥四號上安置美方信標機的要求,中國也表示可以解決。
嫦娥四號探測器中繼星“鵲橋”在軌執行良好,當前需定期進行在軌維護,每次維護需要消耗80克燃料,現在衛星還剩近50千克燃料,預計還有10年壽命。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已在軌穩定執行3週年,為著陸器和巡視器提供了穩定可靠的中繼通訊支援,確保了嫦娥四號任務的圓滿完成,已達到考核壽命要求,目前工作正常。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是實現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的關鍵,也是世界首顆地球軌道外的專用中繼通訊衛星。該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於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經過5次精準的軌道控制和20余天的飛行,6月14日成功進入繞地月L2點執行的Halo使命軌道,在地面站和月球背面之間搭建了一條跨越40多萬公里的通訊橋樑,邁出了嫦娥四號任務實施的第一步。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預選區域,著陸過程中,“鵲橋”中繼星與著陸器之間保持穩定的中繼通訊鏈路,可靠傳回了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的遙測資料和實時畫面。隨後在“鵲橋”中繼星的支援下,巡視器與著陸器成功分離並行走至月面,開啟了月球背面探索之旅。
經過3年在軌執行,“鵲橋”中繼星已在繞地月L2點的Halo使命軌道累計運行了76圈,期間共成功實施了112次軌道維持控制,確保了衛星執行軌道滿足任務要求。衛星安全度過了6次地影,其中最長時間近5個小時。
三年來“鵲橋”中繼星為著陸器和巡視器在30個月晝內提供了中繼通訊服務,支援其完成休眠、喚醒、月面行走及科學探測,傳回了大量有價值的科學探測資料。在“鵲橋”中繼星的支援下,“玉兔二號”巡視器已經在月面行走超過700米,5月19日“玉兔二號”巡視器在“鵲橋”中繼星支援下完成第30個月晝工作期,順利進入30月夜休眠,邁向了新的目標。
除了提供中繼通訊服務,“鵲橋”中繼星還利用自身攜帶的載荷完成了多項技術試驗和科學探測任務,包括中國首次開展的再生偽碼測距技術驗證,中荷合作的低頻射電探測儀載荷在軌測試和試驗等,獲取了一些有價值的資料和成果。
目前,“鵲橋”中繼星在軌執行穩定,各分系統裝置工作狀態良好,能夠繼續為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提供中繼通訊服務,支援其在月球背面工作更長的時間,得到更多的探測資料,取得更豐碩的科學成果。
“鵲橋”中繼星的穩定執行,為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探測任務的圓滿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地月平動點軌道的開發利用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鵲橋”中繼星的成功標誌著中國成功實現了人類首次地月平動點中繼通訊任務,在世界深空探測史上留下中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