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老炮兒
-
2 # Tongyadong
生產要素,指進行社會生產經營活動時所需要的各種社會資源,是維繫國民經濟執行及市場主體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因素。生產要素,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基本範疇。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四種,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技術、資訊也作為相對獨立的要素投入生產。這些生產要素進行市場交換,形成各種各樣的生產要素價格及其體系。
感謝邀請!其實這個問題有點片面了。影響企業經營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的內部環境,一個是企業的外部環境。企業的內部環境我們簡單的說就是四大流:人流、物流、現金流和資訊流。
那企業的外部環境從三個方面來看:
一是企業與產業環境。產業環境是圍繞企業生產活動所需的外部供給資源的集合,為企業提供生產資料,屬於供給方向,包括原料、裝備等生產配套供應商、金融服務提供商、人力資源及生活配套供應商、資訊服務提供商,以及同行企業等等。所謂的產業,有同行,有競爭對手,也是在產業的方向,這給我們做企業,要考慮方方面面,舉個例子,食堂的菜有農藥,供應商不好,進來了,員工吃了食物中毒,就會出問題。產業端,某一個供應鏈不起眼的地方出問題,企業就會出問題。很多節點,可能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存亡。
二是企業與市場環境。市場環境是企業生產出產品及服務的需求方的集合,包括C端、B端客戶以及到達客戶端的渠道商等等。
三是企業與社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是圍繞企業產供銷等經營活動相關聯的政府、公眾、自然等外部環境的集合,同屬於企業的利益相關方。比如稅務局、環保局、安監局,協會等社會組織,這些都屬於企業的利益相關方。有些是八杆子打不著的地方,有一個生態是媒體,在上市之前之中,有很多媒體找你麻煩,得專門找人去處理這些關係,要去公關。
把內外部環境分析了之後,再回到這個問題,我們不難發現,任何一個環境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企業的經營。這次疫情,我們把很大的原因歸結於外部環境的變化,不可抗力。但是回到企業的本身,其實很多是因為之前的抗風險能力不足導致的,例如人才、現金流的缺失,和供應商關係的維護等等。這些都是整個供應鏈體系發生了變化。企業是一個生命體,擁有自己的供應鏈生態系統,同時又存在於其它企業的供應鏈之中。
以前說市場經濟是自由流動的,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壁壘全打通,這是全球化最理想的狀態,但現在不行,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切斷,不說國與國,地區與地區的都可能被切斷。美國針對華為,最直接和有效的打擊就是切斷企業的供應鏈。
經濟環境影響企業經營,企業對環境的反應和作用表現在渠道延伸、品牌、推廣、上市融資等,企業邊界的拓展,環境對企業的滲透和制約越來越強,這時候怎麼辦?就是在環境與企業相互作用的時候,找到一個好的位置。企業戰略就是在特定的時段裡,找到企業與環境的最佳配置方式。
所以與其說是經濟環境是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不如問下企業的內功有沒有修煉到位?企業的供應鏈系統是不是完善?企業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們不要去抱怨外部經濟環境怎麼變化,企業要思考自己有沒有做好準備,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