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歌爾玘
-
2 # 微紀錄
如果一定要用畫素來說明,那多少萬畫素都可以。也可以說是無窮萬畫素。
真實的世界並不是用畫素來表現的,畫素只是人們借用某種媒介來概略表達景象(列印,顯示屏),無窮放大後可以看到一個畫素點,真實世界看不到這種情景。
引申一點,覺得這一點不得不提,大家都知道,我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線,或反射或發光,這個世界還有一種不反射也不發光的物質存在,那就是暗物質,雖然看不到,但確實存在,這也是未來人類研究的重要課題。
-
3 # 和建科技
真實世界是不能用“解析度”這個詞兒來說的,因為這個詞原本就是說光學儀器上可以區分的最小點的間距的。在電腦螢幕上指的是畫素點的多少,結合螢幕大小它可以間接告訴我們光學解析度(如長10英寸的螢幕上有1000個畫素點,解析度就是1000dpi,即1000畫素/英寸)。類似地,印表機也可以說解析度,一般也用單位dpi。
真實世界不可談論解析度,但人眼也可以算是光學儀器,也有解析度。因為是立體成像,解析度與距離有關,人眼的解析度一般用角解析度衡量,也就是可區分的最小兩點成的角度,約為1秒角。換算成點陣,由於人的視角接近180度,故約為180 * 3600 * 180 * 3600 = 648000 * 648000。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計算機螢幕或電影的解析度如果超過上面這個數值,就是浪費,因為人眼也分辨不出來了。當然了,目前的電影、顯示器的解析度還是遠比這個低的。
-
4 # 科技小輝Haley
現實世界並不是用畫素來表示的就好比我們看到的任何東西東西都是由於光的折射所看到的,大家也知道我們有許多東西看不見比如說微生物,這些東西也是折射光的但是單位太小所折射出的波長已經不在人肉眼所在的範圍所以說我們看不到,如果非要說世界有多少畫素的話我估計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是無法表現的
-
5 # 使用者3707197318249667
一般人的視網膜有500萬個錐形細胞,它們被用來體驗視覺色彩,可以被認為相當於500萬畫素。但是眼睛裡有1億個金屬桿,用來感受單色的對比度和亮度,在你眼中的影象的清晰度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即使你認為它是1050萬,它仍然低估了它們,因為它不是攝像機。
-
6 # 貓吃魚sss
人眼有500萬個視錐細胞,有1億多個視杆細胞,人眼的有效影象資料量就相當於5.76億畫素。人能將至少間隔0.6弧分(0.01度)的兩條細線區分開。
人眼的畫素高達5.76億,人能清晰看清視場區域對應的解析度為2169X1213。再算上上下左右比較模糊的區域,人眼解析度是6000X4000。
回覆列表
如果硬性比較,人眼大約等效於一臺50毫米焦距,光圈F4-F32可變,400萬畫素――是的,只有400萬畫素,感光度ISO50-ISO6400,快門1/24的不停連續拍攝的相機。 鏡頭約等於3片3組,全部由非球面鏡組成,光圈(瞳孔)小於F32時,一般是某種化學藥品中毒,大於F2.8時~~~那是死人。 對焦速度極高,在0.5秒內就能完成從最遠到最近的切換,永不跑焦。 非近視的情況下,景深極大。 影像處理器大約相當於4塊Digital 3,並行工作,而後臺的模糊識別處理器,則無法用地球上的計算機來衡量。 色彩不好說,一般是認為在32位和48位之間。普通人的視網膜擁有五百萬個錐形細胞,這些錐形細胞是用來感受視覺色彩的,可以把人的眼睛想像成等同於五百萬畫素。在眼睛裡面還有一億個棒狀細胞,它們是用來感受單色對比度、明暗的,在你眼睛所示畫面的銳利程度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就算是當成一億零五百萬畫素,仍然低估了我們的眼睛,因為它畢竟不是一臺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