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別有五種
我們有關性別的觀念需要更新,人的性別不只是男女兩種,它起碼有五種:男性、偏男性、兩性人、偏女性、女性。
我們通常認為基因決定了性別,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某人認為自己是個女性,其外表看上去也酷似女性,且行為舉止女性化,具有女性的外部生殖器官,但其體內卻沒有XX 染色體和卵巢,相反卻具有XY 染色體和內部睪丸,那麼此人究竟是男性還是女性?
1968年以來的30餘年間,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對所有參賽女運動員的染色體進行了檢查,檢視她們中是否有人含有Y 染色體卻參加了女子比賽。據說有Y 染色體的運動員比普通女性在比賽裡更具優勢。據統計,在每次比賽裡,每400名女運動員中就有1人含有Y 染色體。國際奧委會已於1999年停止染色體檢查,因為基因學家和醫生們多年來一直對此問題爭論不休,他們認為具有XY 染色體並不等於男性。
醫學上也將性器官作為區別男女性別的重要方法。如果一個人的染色體、身體結構和社會學習環境都指向同一個性別方向(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那麼他(她)就會在無意識中形成自己的性別意識。目前人們普遍接受的兩性模式為:男性具有XY 染色體、雄性激素、輸精管和陰莖;女性具有XX 染色體、子宮、雌性激素、輸卵管、乳房和陰道。但這實際上並不絕對正確。
如果一個孩子在出生時的性別較為模糊,醫生和家長很快便會決定確定孩子的性別,但是不論做出哪種選擇,通常都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激素治療和心理治療。現在,越來越多的具有兩性特徵的人批評這類手術是對人的傷害,要求社會對性別重新定義。北美兼有兩性特徵者協會已經建立了用因特網連結起來的全國性組織,他們要求取消對兩性人進行外科手術,增強公眾對兩性人存在的意識和對他們寬容的社會環境。
通向性發育之路
人類胚胎的生長髮育,就像一輛汽車沿著性發育的道路前進,直至成為一名女性,但是在這條成長道路上有5個性別轉換路口,它們會發出性別轉換訊號,讓胚胎轉向男性發育道路。
在胚胎中既有成為男性所需的因素,也有成為女性的因素,染色體會發出訊號,決定生殖腺最終變成睪丸或卵巢。新形成的生殖腺會發出激素訊號,決定連結性器官的管道(我們稱之為輸送系統)是發育成輸精管還是輸卵管。生殖腺激素訊號也決定著外部性器官細胞是發育成陰莖、前列腺和陰囊,還是陰蒂、陰道和陰唇。性別特徵的混亂可能是由於轉變訊號發出的時機不當造成的。
胚胎形成6周後,開始接近第一個性確定關口。根據人類目前掌握的知識,Y 染色體是做出性別決定的關鍵,它能夠導致胚胎向男性方向發育。向男性方向發育的胚胎在第8或第9周時到達了第二個性別關口,此時,生殖腺組織生長髮育成睪丸。當睪丸開始分泌激素時,第三個性別關口便到來了。胚胎要想繼續發育成正常男性,睪丸必須產生足夠數量的雄性激素(包括睪丸激素),同時激素受體必須接受這些雄性激素。雄性激素是以後性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訊號。
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使胚胎以更快的速度向著第四和第五關口發育。雄性激素產生大約一週後,胚胎也就發育到了第四關口。此時,雄性激素刺激輸精管的輸送系統生長髮育成附睪、輸精管等。大約10周後,胚胎到達第五個關口,男性外部生殖器官也就開始形成了,雄性激素的出現刺激了陰莖、陰囊和尿道等從未分異細胞裡逐漸形成。男性發育過程中的任何差錯,如性別基因的缺陷、雄性激素數量不足、雄性激素的接收錯誤等都會導致胚胎髮育轉向女性方向,從而導致混合性器官的出現。
正常的女性發育始自XX染色體的形成出現,那大約是在胚胎髮育8周後。胚胎進入女性發育道路,生殖腺組織變成了卵巢,卵巢產生雌性激素,10周後,在沒有雄性激素作用的情況下,輸卵管便形成了。子宮、上陰道、子宮頸、陰唇、陰蒂、陰道、尿道等內外性器官也隨之形成了。
染色體的混亂
正常男性染色體若多出一個X 染色體,將會導致克蘭費爾特氏綜合症(XXY)。這類人由於既攜帶男性染色體,又攜帶女性染色體,因此擁有男性內部生殖器官和外部生殖器官,但是睪丸和陰莖卻沒有在青春期發育充分。該病常見的特點是腿部較長,睪丸和陰莖很小,嗓音尖細,沒有鬍鬚、陰毛、體毛。具有這種綜合症的人通常像正常男人一樣生活,但需要接收雄性激素,並且他們向異性變化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那些像女性一樣生活的人,也同樣得接受雌性激素。
如果父母只將一個X 染色體遺傳給胚胎,就會產生特納氏綜合症(XO)。由於這些人只有一個X染色體而沒有Y 染色體,因此她們具有女性特徵,像女性一樣生活。她們的身材較矮,沒有喉結,月經很少,卵巢發育不全,沒有體毛,外部性器官發育不全,有些人甚至沒有乳房。如果這種疾病發現得早,並隨之用雌性激素進行治療,那麼這些人的外部發育會得到極大改變,可以像正常的女性一樣生活。
其他型別的染色體反常現象不會產生嚴重問題,例如具有XYY 染色體的人通常會長得很高,併產生粉刺,這個多出的Y 染色體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仍存有爭議。一些研究結果發現,具有XYY染色體的人犯罪率較高,這個多出的Y 染色體與人的過激性行為之間究竟有無關係,目前尚無定論。
具有XXX染色體也大有人在,但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這些婦女甚至根本不知道她們的細胞裡還多帶了一個X。
雌雄間性
性別紊亂主要有三種不同型別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在性別發育的五大關口上出現一種或多種交叉訊號,染色體的主要構成情況如下:XXY、XO、XYY、XXX。
I型雌雄間性(也稱做女性兩性化)具有卵巢,但其內外性器官卻是兩性的混合體。所有該型別的人都具有XX染色體、卵巢和輸卵管,醫生們通常採用外科手術使其外部性器官變成女性器官。這類人通常被當成女孩子撫養長大,她們絕大多數能夠透過外部幫助成為真正的女性。
一切非標準的內外性器官混生現象,只要有腹部的睪丸系統出現,被稱為II型雌雄間性(也稱為男性兩性化),其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一般來說是由於男性胚胎的缺陷造成的,而這一缺陷又主要是由於雄性激素合成和雄性激素接收方面存在缺陷造成的,這類患者大多具有XY 染色體構成。
II型雌雄間性有一種特有的形式,我們稱之為雄性激素不靈敏綜合症,或稱外生殖器女性化。據統計,患有這類疾病的人的比率大約在1/2000人~1/65000人之間。這類患者具有XY 染色體,有產生雄性激素的睪丸,但是由於他們的基因有缺陷,或是基因突變,從而使他們無法對雄性激素產生反應,接收不到雄性激素。因此最終產生了子宮和女性輸卵管,併發育出較短小的陰道。
雖然從外部來看,這類患者完全像個女性,但她們在青春期不會有陰毛生成,也無法產生月經,她們被當做女性撫養長大,醫生通常透過手術摘除其內部睪丸,加長陰道,從而使她們能夠進行正常的性生活。
III型雌雄間性是最罕見的,被人們稱做真正的雌雄同體。患者既可能具有XX 染色體,也可能具有XY 染色體。人們目前對此類性別紊亂的原因知之甚少,只是猜測其成因可能是由於性染色體基因突變造成的。
僅有兩性就足夠了嗎?
醫學界很難使用目前狹義的男性或女性的定義來解釋上述幾種性別紊亂,具有這三種特徵的患者,我們究竟應當把他(她)們當男孩還是當女孩來撫養呢?
1993年,美國布朗大學醫學教授、基因學家安妮·福斯托-斯特林提出,具有以上三種雙性特點的人不應對自己的性別硬性做出選擇。她認為,從男性到女性這兩種性別之間至少還應存在五種甚至更多的性別。她提出的五種性別分別是男性、偏男性(II型)、兩性人(III型)、偏女性(I型)、女性。安妮博士指出“性別是一個巨大的統一體,它具有無限的延展性”,博士的新作《人體性別的劃分》對她的新思想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從兩性性別觀發展到五種性別觀,還不可能很快為大眾接受。新生嬰兒剛一出生,父母們想從接生醫生口中聽到的第一句話便是“他是個男孩”或“她是個女孩”。從法律上講,每個成年人必須是男性或女性。讓我們馬上放棄兩性的觀點似乎太快了,但是在現實中確實有許多人的性別特徵處在我們所定義的兩性之外,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我們經常將生活中性器官模糊或是具有兩性性器官的人視為怪人,醫生們也總是非常迅速地想透過先進的醫學技術將他們徹底轉換為兩性中的一種。在過去的30多年裡,醫生們大多按照馬尼博士的理論,認為嬰兒在出生時如果性別不明確,醫生們就應將具有兩性特點的孩子透過手術變成男性或是女性。醫學對治療陰莖過小或康復受損陰莖尚無較佳技術,因此大多數具有兩性特點的孩子都被變成了女孩。思維定式使人們想當然地認為,一個孩子必須具有2.5釐米(一英寸)長的生殖器,只有符合這一前提才被認為是男性。
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大家廣為接受的兩性人治療標準,這一標準也不可能很快形成。但是醫學界有責任幫助那些先天性性結構不同於一般的人不再為自己感到可恥,不再進行他們並不想要的外科手術。
對性別做進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治療的最佳方法。目前人們對兩性人的身體結構特點仍然存有諸多疑問:他們生活、成長的社會外部環境對他們究竟有無影響?促使XX染色體向男性轉化需要多少雄性激素?外部生殖器官是否比基因更重要?隨著人們對性理解的不斷深入,或許人們在治療兩性人的方法上也會取得重大突破。
但是不論醫學如何進步,人類社會必須擴大目前對兩性的定義,從而更好地將那些具有兩性染色體和兩性結構的人包含在我們的性別定義裡。
人主要有兩種性別,男性,女性
中國分性別的有男生,還有女生。
人的性別有五種
我們有關性別的觀念需要更新,人的性別不只是男女兩種,它起碼有五種:男性、偏男性、兩性人、偏女性、女性。
我們通常認為基因決定了性別,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某人認為自己是個女性,其外表看上去也酷似女性,且行為舉止女性化,具有女性的外部生殖器官,但其體內卻沒有XX 染色體和卵巢,相反卻具有XY 染色體和內部睪丸,那麼此人究竟是男性還是女性?
1968年以來的30餘年間,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對所有參賽女運動員的染色體進行了檢查,檢視她們中是否有人含有Y 染色體卻參加了女子比賽。據說有Y 染色體的運動員比普通女性在比賽裡更具優勢。據統計,在每次比賽裡,每400名女運動員中就有1人含有Y 染色體。國際奧委會已於1999年停止染色體檢查,因為基因學家和醫生們多年來一直對此問題爭論不休,他們認為具有XY 染色體並不等於男性。
醫學上也將性器官作為區別男女性別的重要方法。如果一個人的染色體、身體結構和社會學習環境都指向同一個性別方向(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那麼他(她)就會在無意識中形成自己的性別意識。目前人們普遍接受的兩性模式為:男性具有XY 染色體、雄性激素、輸精管和陰莖;女性具有XX 染色體、子宮、雌性激素、輸卵管、乳房和陰道。但這實際上並不絕對正確。
如果一個孩子在出生時的性別較為模糊,醫生和家長很快便會決定確定孩子的性別,但是不論做出哪種選擇,通常都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激素治療和心理治療。現在,越來越多的具有兩性特徵的人批評這類手術是對人的傷害,要求社會對性別重新定義。北美兼有兩性特徵者協會已經建立了用因特網連結起來的全國性組織,他們要求取消對兩性人進行外科手術,增強公眾對兩性人存在的意識和對他們寬容的社會環境。
通向性發育之路
人類胚胎的生長髮育,就像一輛汽車沿著性發育的道路前進,直至成為一名女性,但是在這條成長道路上有5個性別轉換路口,它們會發出性別轉換訊號,讓胚胎轉向男性發育道路。
在胚胎中既有成為男性所需的因素,也有成為女性的因素,染色體會發出訊號,決定生殖腺最終變成睪丸或卵巢。新形成的生殖腺會發出激素訊號,決定連結性器官的管道(我們稱之為輸送系統)是發育成輸精管還是輸卵管。生殖腺激素訊號也決定著外部性器官細胞是發育成陰莖、前列腺和陰囊,還是陰蒂、陰道和陰唇。性別特徵的混亂可能是由於轉變訊號發出的時機不當造成的。
胚胎形成6周後,開始接近第一個性確定關口。根據人類目前掌握的知識,Y 染色體是做出性別決定的關鍵,它能夠導致胚胎向男性方向發育。向男性方向發育的胚胎在第8或第9周時到達了第二個性別關口,此時,生殖腺組織生長髮育成睪丸。當睪丸開始分泌激素時,第三個性別關口便到來了。胚胎要想繼續發育成正常男性,睪丸必須產生足夠數量的雄性激素(包括睪丸激素),同時激素受體必須接受這些雄性激素。雄性激素是以後性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訊號。
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使胚胎以更快的速度向著第四和第五關口發育。雄性激素產生大約一週後,胚胎也就發育到了第四關口。此時,雄性激素刺激輸精管的輸送系統生長髮育成附睪、輸精管等。大約10周後,胚胎到達第五個關口,男性外部生殖器官也就開始形成了,雄性激素的出現刺激了陰莖、陰囊和尿道等從未分異細胞裡逐漸形成。男性發育過程中的任何差錯,如性別基因的缺陷、雄性激素數量不足、雄性激素的接收錯誤等都會導致胚胎髮育轉向女性方向,從而導致混合性器官的出現。
正常的女性發育始自XX染色體的形成出現,那大約是在胚胎髮育8周後。胚胎進入女性發育道路,生殖腺組織變成了卵巢,卵巢產生雌性激素,10周後,在沒有雄性激素作用的情況下,輸卵管便形成了。子宮、上陰道、子宮頸、陰唇、陰蒂、陰道、尿道等內外性器官也隨之形成了。
染色體的混亂
正常男性染色體若多出一個X 染色體,將會導致克蘭費爾特氏綜合症(XXY)。這類人由於既攜帶男性染色體,又攜帶女性染色體,因此擁有男性內部生殖器官和外部生殖器官,但是睪丸和陰莖卻沒有在青春期發育充分。該病常見的特點是腿部較長,睪丸和陰莖很小,嗓音尖細,沒有鬍鬚、陰毛、體毛。具有這種綜合症的人通常像正常男人一樣生活,但需要接收雄性激素,並且他們向異性變化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那些像女性一樣生活的人,也同樣得接受雌性激素。
如果父母只將一個X 染色體遺傳給胚胎,就會產生特納氏綜合症(XO)。由於這些人只有一個X染色體而沒有Y 染色體,因此她們具有女性特徵,像女性一樣生活。她們的身材較矮,沒有喉結,月經很少,卵巢發育不全,沒有體毛,外部性器官發育不全,有些人甚至沒有乳房。如果這種疾病發現得早,並隨之用雌性激素進行治療,那麼這些人的外部發育會得到極大改變,可以像正常的女性一樣生活。
其他型別的染色體反常現象不會產生嚴重問題,例如具有XYY 染色體的人通常會長得很高,併產生粉刺,這個多出的Y 染色體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仍存有爭議。一些研究結果發現,具有XYY染色體的人犯罪率較高,這個多出的Y 染色體與人的過激性行為之間究竟有無關係,目前尚無定論。
具有XXX染色體也大有人在,但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這些婦女甚至根本不知道她們的細胞裡還多帶了一個X。
雌雄間性
性別紊亂主要有三種不同型別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在性別發育的五大關口上出現一種或多種交叉訊號,染色體的主要構成情況如下:XXY、XO、XYY、XXX。
I型雌雄間性(也稱做女性兩性化)具有卵巢,但其內外性器官卻是兩性的混合體。所有該型別的人都具有XX染色體、卵巢和輸卵管,醫生們通常採用外科手術使其外部性器官變成女性器官。這類人通常被當成女孩子撫養長大,她們絕大多數能夠透過外部幫助成為真正的女性。
一切非標準的內外性器官混生現象,只要有腹部的睪丸系統出現,被稱為II型雌雄間性(也稱為男性兩性化),其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一般來說是由於男性胚胎的缺陷造成的,而這一缺陷又主要是由於雄性激素合成和雄性激素接收方面存在缺陷造成的,這類患者大多具有XY 染色體構成。
II型雌雄間性有一種特有的形式,我們稱之為雄性激素不靈敏綜合症,或稱外生殖器女性化。據統計,患有這類疾病的人的比率大約在1/2000人~1/65000人之間。這類患者具有XY 染色體,有產生雄性激素的睪丸,但是由於他們的基因有缺陷,或是基因突變,從而使他們無法對雄性激素產生反應,接收不到雄性激素。因此最終產生了子宮和女性輸卵管,併發育出較短小的陰道。
雖然從外部來看,這類患者完全像個女性,但她們在青春期不會有陰毛生成,也無法產生月經,她們被當做女性撫養長大,醫生通常透過手術摘除其內部睪丸,加長陰道,從而使她們能夠進行正常的性生活。
III型雌雄間性是最罕見的,被人們稱做真正的雌雄同體。患者既可能具有XX 染色體,也可能具有XY 染色體。人們目前對此類性別紊亂的原因知之甚少,只是猜測其成因可能是由於性染色體基因突變造成的。
僅有兩性就足夠了嗎?
醫學界很難使用目前狹義的男性或女性的定義來解釋上述幾種性別紊亂,具有這三種特徵的患者,我們究竟應當把他(她)們當男孩還是當女孩來撫養呢?
1993年,美國布朗大學醫學教授、基因學家安妮·福斯托-斯特林提出,具有以上三種雙性特點的人不應對自己的性別硬性做出選擇。她認為,從男性到女性這兩種性別之間至少還應存在五種甚至更多的性別。她提出的五種性別分別是男性、偏男性(II型)、兩性人(III型)、偏女性(I型)、女性。安妮博士指出“性別是一個巨大的統一體,它具有無限的延展性”,博士的新作《人體性別的劃分》對她的新思想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從兩性性別觀發展到五種性別觀,還不可能很快為大眾接受。新生嬰兒剛一出生,父母們想從接生醫生口中聽到的第一句話便是“他是個男孩”或“她是個女孩”。從法律上講,每個成年人必須是男性或女性。讓我們馬上放棄兩性的觀點似乎太快了,但是在現實中確實有許多人的性別特徵處在我們所定義的兩性之外,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我們經常將生活中性器官模糊或是具有兩性性器官的人視為怪人,醫生們也總是非常迅速地想透過先進的醫學技術將他們徹底轉換為兩性中的一種。在過去的30多年裡,醫生們大多按照馬尼博士的理論,認為嬰兒在出生時如果性別不明確,醫生們就應將具有兩性特點的孩子透過手術變成男性或是女性。醫學對治療陰莖過小或康復受損陰莖尚無較佳技術,因此大多數具有兩性特點的孩子都被變成了女孩。思維定式使人們想當然地認為,一個孩子必須具有2.5釐米(一英寸)長的生殖器,只有符合這一前提才被認為是男性。
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大家廣為接受的兩性人治療標準,這一標準也不可能很快形成。但是醫學界有責任幫助那些先天性性結構不同於一般的人不再為自己感到可恥,不再進行他們並不想要的外科手術。
對性別做進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治療的最佳方法。目前人們對兩性人的身體結構特點仍然存有諸多疑問:他們生活、成長的社會外部環境對他們究竟有無影響?促使XX染色體向男性轉化需要多少雄性激素?外部生殖器官是否比基因更重要?隨著人們對性理解的不斷深入,或許人們在治療兩性人的方法上也會取得重大突破。
但是不論醫學如何進步,人類社會必須擴大目前對兩性的定義,從而更好地將那些具有兩性染色體和兩性結構的人包含在我們的性別定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