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馴化的好處
園林樹木引種馴化是提高城市樹種多樣性、實現綠化樹木良種化、增加綠地景觀的有效途徑。引種馴化給人類帶來的利益是多方面的。
1.節約成本
首先引種馴化比培育新品種所需時間短、見效快,節省人力物力。野生植物的引種馴化以及孑遺植物和其他珍稀瀕危植物的引種,具有更加深遠的經濟、社會效益。其次引種馴化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擴大優良品種的栽培應用,在其自然分佈或栽培範圍內實行集約化生產或觀賞種植。
2.豐富園林植物多樣性
引種馴化有利於迅速而有效地豐富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種類。目前成功引種栽培的樹種既有從中國園林樹木種質資源中發掘栽培的水杉珙桐,金花茶等,也不乏從國外引種栽培的樹種,如來自日本的五針松、日本櫻花、北海道黃楊,來自印度的喜馬拉雅雪松,來自北美的刺槐、池杉、廣玉蘭、溼地松、火炬松,來自地中海地區的月桂、油橄欖等。
喜馬拉雅雪松
3.增加景觀多樣性
引種馴化增加景觀多樣性,使得人們可以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美樹種。然而在熱衷於從國外、外地引種的時候,卻常常忽略了發掘中國自身或本地的樹種資源。中國的一些優良珍稀樹種在國內園林中很少見到,但在歐洲的應用卻十分普遍,如珙桐、連香樹、領春木、香果樹等,這應當引起園林工作者的思考。
鴿子樹(珙桐)
連香樹
引種馴化的要求
1、生態環境的相似性
生態相似性引種是指遵循自然規律,從緯度、海拔、氣候(溫度、降水、日照等)、土壤、病害、栽培相似的自然生態分佈區去選擇引種物件。這是最易獲得成功且經濟有效的引種途徑,其意義在於不僅能成功引種,而且還能找出最佳種植區和建植應用範圍,從而獲得理想的生態效益。
①氣候條件氣候條件之間的差別主要是溫度和溼度,溫度包括年平均溫度、月平均溫度以及極端最高和最低溫度,溼度條件包括年降水量及其在不同季節的分佈狀況。一般從較寒冷地區向較溫暖地區、從較乾燥地區向較溼潤地區、從較高海拔地區向較低海拔地區引種較容易成功;日照時間長短以及光照度隨緯度變化而變化,從而影響著樹木生長髮育,這對花果樹種更為重要。
②土壤條件土壤酸鹼度 、質地、礦物質含量及地下水位對引種有很大影響,其中對引種成敗影響最大的是土壤酸鹼度,有些樹種對土壤酸鹼度適應範圍較窄,引種時要特別注意。
2、引種材料遺傳適應性
各種植物都有其地理環境分佈規律。有些種類能適應多種不同的自然氣候及土壤環境條件,在世界各地普遍分佈,被稱為“廣佈種”。這類樹木適應性強,容易引種成功,如柳樹、柿樹、槭樹、忍冬、檉柳、繡線菊等。有些植物僅侷限於特殊環境,要求較為嚴格的生態條件,稱為“窄域種”,如黃枝油杉、珙桐、羊角槭、荷葉鐵線蕨等。
植物的遺傳適應性取決於植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基因型雜合程度高的種類常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遺傳適應性強的材料引種易成功,因此最好以種子為引種材料,可塑性大、選擇性強,經過3~5代培育後就能成功。因此,摸清引進樹種的原產地、瞭解其適應能力是引種能否成功的前提,應遵循"適地、適樹、適法”的栽培原則,避免主觀盲目引種。
引種馴化應注意的問題
引種馴化是一項複雜的綜合性工作,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引種的樹木必須經受栽培區較長時間的考驗才能確定是否能推廣種植。
1)反對盲目引種
引種,應有明確的目標,所選樹種確有優點而當地無替代者,如經濟效益超過當地樹種或能提供當地樹種不能提供的珍貴產品,具有某些特殊的優良性狀等。除上述目的外,引種前還必須考慮引種物件引種栽培的難易程度,避免過高成本投入,更好地發揮生態效益。
2)加強栽培管理
對於引種馴化區的樹木要格外精心管理,為引種樹木提供良好生長環境。主要栽培措施包括:細緻整地、施足基肥,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性狀;適時中耕、合理灌溉,以提高土壤保水和透氣效能;及時追肥、協調營養,防治病蟲、精心管護。
3)注重引入地區鄉土園林植物
從工程設計入手,提高鄉土園林植物的利用率,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對鄉土樹種的認識,鄉土園林植物推廣需要相應的政策扶持,鄉土園林植物不僅能體現鮮明的地方特色,還具有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管理方便等諸多優點。
4)適當進行國外園林植物的引種馴化
園林植物種質資源豐富多樣,因其所適應的生態環境和地理條件不同而分佈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複雜多變,形成的生態氣候區也多種多樣,具備引入各國園林植物種質資源的優勢。
可透過引種和配置試驗,充分利用地區小氣候差異,積極有效地引種異地植物,調整園林結構,增加園林植物種質資源多樣性,創造別緻的異域景觀。
引種馴化的方法
引種馴化的方法一般可歸納為順應性引種馴化,保護性引種馴化和改造性引種馴化。
1、順應性引種馴化
直接引進種子或無性系,在此基礎上選擇優良個體,進行栽培馴化,即順應性引種馴化。
1)引進種子樹木透過有性繁殖所產生的種子變異性較大,後代個體差異較大的特性有利於篩選優良個體。可直接引進種子進行播種育苗,從1-2年生的實生苗中選出優良單株,在選優的基礎,上進一步透過集約栽培、定向培育以穩定樹木的優良性狀,強化其適應性,從而達到馴化的目的。
2)引進無性系
為防止樹種某一特殊優良性狀的劣變,可引進無性系良種。無性繁殖能很好地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透過扦插、嫁接、芽變等無性繁殖獲取大量的個體,並作進一步馴化。
3)種源選擇
無論是引進種子還是無性系,都存在種源問題。即便是同一樹種,由於長期生長在不同的環境條件,其發育節律亦有一定的差異。樹木引種馴化時必須充分考慮和利用不同種源表現的差異性,透過種源試驗來確定最適宜的引種範圍,提高引種效果。
2.保護性引種馴化
選擇小地形、小生境,使其更接近引進樹種原產地的生態條件,又稱小氣候馴化法,如毛竹北移要求背風向陽進山窩。人工改變栽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調節原產地與引種栽培區的環境差異矛盾,如南樹北移,可在秋季早停水肥以充實組織,強迫休眠以適應北方冬季低溫。
3.改造性引種馴化
透過人為干擾促使樹木的生理生態習性在一定程 度上發生變化,增加對某些條件的抗逆性和適應性,使之適應新的立地條件。
1)處理種苗
由種子繁殖的幼苗處於階段發育的初期,可塑性大,較易適應環境條件的變化。對種苗進行抗寒性、抗旱性,抗鹽鹼性的鍛鍊或應用植物激素處理等措施,提高樹木抗逆性以適應新的立地環境。
2)漸進引種
當引種區與原產地自然條件差異較大時,可漸進引種,逐代遷移馴化。馴化與選擇相結合,一方面促使樹木逐漸獲得適於引進地生長髮育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從分化的個體中選擇優良個體,促使引種成功。
中國南花北移、北木南遷的優質馴化過渡地帶
3)育種創新
當直接引種不成功或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時,需採取育種的手段改變引種材料的遺傳性。引進原始材料,運用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突變育種等方法來培育適於在引種地區生長的新型別,新品種。
引種馴化例項
中國園林樹木引種的歷史悠久,許多針、闊葉樹都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國外引入。
刺槐原產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和歐扎克高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國自19 世紀引進到山東栽培,現在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廣泛栽種,栽種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展種源試驗和優良無性系選擇,優良種源和無性系已經推廣應用。木麻黃自然分佈於東南亞、太平洋群島和澳洲,是營建沿海防風固沙和薪炭林的優良樹種,並具有共生固氮能力。20世紀50年代後,在南方沿海地區營造了約100萬平方米'的木麻黃防風固沙林,形成了數千千米的“綠色長城”,這對於防風固沙、抵禦海嘯,保證農業穩產、高產,保障人民生活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刺槐
楊樹是溫帶地區的速生闊葉樹種,1949年前主要引進鑽天楊、箭桿楊、加拿大楊和少量的歐美楊。1950一1960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先後從波蘭、德國、羅馬尼亞、蘇聯等引種,20世紀70年代後陸續從法國、義大利等17個國家引種栽培72/58楊、 9/55楊樹良種及其無性系331個,從中選出一批速生楊樹品種;南京林業大學從引入的美洲黑楊中選育出優良無性系,在黃淮流域大面積栽培。但是,中國楊樹受天牛和其他食葉害蟲的危害相當嚴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引種馴化的好處
園林樹木引種馴化是提高城市樹種多樣性、實現綠化樹木良種化、增加綠地景觀的有效途徑。引種馴化給人類帶來的利益是多方面的。
1.節約成本
首先引種馴化比培育新品種所需時間短、見效快,節省人力物力。野生植物的引種馴化以及孑遺植物和其他珍稀瀕危植物的引種,具有更加深遠的經濟、社會效益。其次引種馴化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擴大優良品種的栽培應用,在其自然分佈或栽培範圍內實行集約化生產或觀賞種植。
2.豐富園林植物多樣性
引種馴化有利於迅速而有效地豐富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種類。目前成功引種栽培的樹種既有從中國園林樹木種質資源中發掘栽培的水杉珙桐,金花茶等,也不乏從國外引種栽培的樹種,如來自日本的五針松、日本櫻花、北海道黃楊,來自印度的喜馬拉雅雪松,來自北美的刺槐、池杉、廣玉蘭、溼地松、火炬松,來自地中海地區的月桂、油橄欖等。
喜馬拉雅雪松
3.增加景觀多樣性
引種馴化增加景觀多樣性,使得人們可以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美樹種。然而在熱衷於從國外、外地引種的時候,卻常常忽略了發掘中國自身或本地的樹種資源。中國的一些優良珍稀樹種在國內園林中很少見到,但在歐洲的應用卻十分普遍,如珙桐、連香樹、領春木、香果樹等,這應當引起園林工作者的思考。
鴿子樹(珙桐)
連香樹
引種馴化的要求
1、生態環境的相似性
生態相似性引種是指遵循自然規律,從緯度、海拔、氣候(溫度、降水、日照等)、土壤、病害、栽培相似的自然生態分佈區去選擇引種物件。這是最易獲得成功且經濟有效的引種途徑,其意義在於不僅能成功引種,而且還能找出最佳種植區和建植應用範圍,從而獲得理想的生態效益。
①氣候條件氣候條件之間的差別主要是溫度和溼度,溫度包括年平均溫度、月平均溫度以及極端最高和最低溫度,溼度條件包括年降水量及其在不同季節的分佈狀況。一般從較寒冷地區向較溫暖地區、從較乾燥地區向較溼潤地區、從較高海拔地區向較低海拔地區引種較容易成功;日照時間長短以及光照度隨緯度變化而變化,從而影響著樹木生長髮育,這對花果樹種更為重要。
②土壤條件土壤酸鹼度 、質地、礦物質含量及地下水位對引種有很大影響,其中對引種成敗影響最大的是土壤酸鹼度,有些樹種對土壤酸鹼度適應範圍較窄,引種時要特別注意。
2、引種材料遺傳適應性
各種植物都有其地理環境分佈規律。有些種類能適應多種不同的自然氣候及土壤環境條件,在世界各地普遍分佈,被稱為“廣佈種”。這類樹木適應性強,容易引種成功,如柳樹、柿樹、槭樹、忍冬、檉柳、繡線菊等。有些植物僅侷限於特殊環境,要求較為嚴格的生態條件,稱為“窄域種”,如黃枝油杉、珙桐、羊角槭、荷葉鐵線蕨等。
植物的遺傳適應性取決於植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基因型雜合程度高的種類常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遺傳適應性強的材料引種易成功,因此最好以種子為引種材料,可塑性大、選擇性強,經過3~5代培育後就能成功。因此,摸清引進樹種的原產地、瞭解其適應能力是引種能否成功的前提,應遵循"適地、適樹、適法”的栽培原則,避免主觀盲目引種。
引種馴化應注意的問題
引種馴化是一項複雜的綜合性工作,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引種的樹木必須經受栽培區較長時間的考驗才能確定是否能推廣種植。
1)反對盲目引種
引種,應有明確的目標,所選樹種確有優點而當地無替代者,如經濟效益超過當地樹種或能提供當地樹種不能提供的珍貴產品,具有某些特殊的優良性狀等。除上述目的外,引種前還必須考慮引種物件引種栽培的難易程度,避免過高成本投入,更好地發揮生態效益。
2)加強栽培管理
對於引種馴化區的樹木要格外精心管理,為引種樹木提供良好生長環境。主要栽培措施包括:細緻整地、施足基肥,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性狀;適時中耕、合理灌溉,以提高土壤保水和透氣效能;及時追肥、協調營養,防治病蟲、精心管護。
3)注重引入地區鄉土園林植物
從工程設計入手,提高鄉土園林植物的利用率,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對鄉土樹種的認識,鄉土園林植物推廣需要相應的政策扶持,鄉土園林植物不僅能體現鮮明的地方特色,還具有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管理方便等諸多優點。
4)適當進行國外園林植物的引種馴化
園林植物種質資源豐富多樣,因其所適應的生態環境和地理條件不同而分佈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複雜多變,形成的生態氣候區也多種多樣,具備引入各國園林植物種質資源的優勢。
可透過引種和配置試驗,充分利用地區小氣候差異,積極有效地引種異地植物,調整園林結構,增加園林植物種質資源多樣性,創造別緻的異域景觀。
引種馴化的方法
引種馴化的方法一般可歸納為順應性引種馴化,保護性引種馴化和改造性引種馴化。
1、順應性引種馴化
直接引進種子或無性系,在此基礎上選擇優良個體,進行栽培馴化,即順應性引種馴化。
1)引進種子樹木透過有性繁殖所產生的種子變異性較大,後代個體差異較大的特性有利於篩選優良個體。可直接引進種子進行播種育苗,從1-2年生的實生苗中選出優良單株,在選優的基礎,上進一步透過集約栽培、定向培育以穩定樹木的優良性狀,強化其適應性,從而達到馴化的目的。
2)引進無性系
為防止樹種某一特殊優良性狀的劣變,可引進無性系良種。無性繁殖能很好地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透過扦插、嫁接、芽變等無性繁殖獲取大量的個體,並作進一步馴化。
3)種源選擇
無論是引進種子還是無性系,都存在種源問題。即便是同一樹種,由於長期生長在不同的環境條件,其發育節律亦有一定的差異。樹木引種馴化時必須充分考慮和利用不同種源表現的差異性,透過種源試驗來確定最適宜的引種範圍,提高引種效果。
2.保護性引種馴化
選擇小地形、小生境,使其更接近引進樹種原產地的生態條件,又稱小氣候馴化法,如毛竹北移要求背風向陽進山窩。人工改變栽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調節原產地與引種栽培區的環境差異矛盾,如南樹北移,可在秋季早停水肥以充實組織,強迫休眠以適應北方冬季低溫。
3.改造性引種馴化
透過人為干擾促使樹木的生理生態習性在一定程 度上發生變化,增加對某些條件的抗逆性和適應性,使之適應新的立地條件。
1)處理種苗
由種子繁殖的幼苗處於階段發育的初期,可塑性大,較易適應環境條件的變化。對種苗進行抗寒性、抗旱性,抗鹽鹼性的鍛鍊或應用植物激素處理等措施,提高樹木抗逆性以適應新的立地環境。
2)漸進引種
當引種區與原產地自然條件差異較大時,可漸進引種,逐代遷移馴化。馴化與選擇相結合,一方面促使樹木逐漸獲得適於引進地生長髮育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從分化的個體中選擇優良個體,促使引種成功。
中國南花北移、北木南遷的優質馴化過渡地帶
3)育種創新
當直接引種不成功或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時,需採取育種的手段改變引種材料的遺傳性。引進原始材料,運用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突變育種等方法來培育適於在引種地區生長的新型別,新品種。
引種馴化例項
中國園林樹木引種的歷史悠久,許多針、闊葉樹都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國外引入。
刺槐原產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和歐扎克高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國自19 世紀引進到山東栽培,現在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廣泛栽種,栽種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展種源試驗和優良無性系選擇,優良種源和無性系已經推廣應用。木麻黃自然分佈於東南亞、太平洋群島和澳洲,是營建沿海防風固沙和薪炭林的優良樹種,並具有共生固氮能力。20世紀50年代後,在南方沿海地區營造了約100萬平方米'的木麻黃防風固沙林,形成了數千千米的“綠色長城”,這對於防風固沙、抵禦海嘯,保證農業穩產、高產,保障人民生活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刺槐
楊樹是溫帶地區的速生闊葉樹種,1949年前主要引進鑽天楊、箭桿楊、加拿大楊和少量的歐美楊。1950一1960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先後從波蘭、德國、羅馬尼亞、蘇聯等引種,20世紀70年代後陸續從法國、義大利等17個國家引種栽培72/58楊、 9/55楊樹良種及其無性系331個,從中選出一批速生楊樹品種;南京林業大學從引入的美洲黑楊中選育出優良無性系,在黃淮流域大面積栽培。但是,中國楊樹受天牛和其他食葉害蟲的危害相當嚴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