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55088597472

    踏實,可靠,自然,可親可敬

  • 2 # TLq甜甜

    木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想它並不只歸屬於傳統工藝,換句話說,它身後有著無數個門類的影子。 傳統文學賦予了它題材,古代建築成為了它的載體,宗教哲學給予了人文方面的內涵,民間工藝地域文化豐富了他的表現形式。正是這豐富多彩中國傳統文化,給了它根基,讓這樣一個門類的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不至消亡,展現著它新的形式和美麗。

    為什麼華人要用木作為主材?從材質本身上講,木有益有弊,益在於木材本身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色澤,紋路變化多樣。從古至今就有“木貴於金”的說法,如久負盛名的烏木,黃花梨,紫檀等,產量稀少,顏色濃郁,木質木紋更是各有千秋,一直都是華人的心頭好。但材料本身弊端其實也是非常明顯的。木材存在天然缺陷且變異性大,強度小。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乾裂溼脹,易腐蝕,蟲蛀,易燃。

    那為何古人偏偏鍾情於木頭?最早的木藝榫卯和木雕,據考古發現,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時代的河姆渡文化。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古人特殊的文化取向及精神需求。跟歐洲的的“石 結構”相比,古人更喜歡的是含蓄和諧的“木結構”。 古人不求建築堅固久遠,更不會簡單地將建築外形的美觀作為一個目標。他們更多地追求是空間的適宜與陰陽的和合。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顯然,與西方人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建築實體的堅固與美觀。相反,華人更關注空間的揹負與懷抱,及陰陽的和諧。房子,不是為了看,而是為了棲息其中。這是古人居處的最佳境界。從北京明清故宮的建築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來,如前三殿太和、中和、保和,如後三宮乾清、交泰、坤寧,如頤和園,其名稱意義都象徵著陰陽和合。中國風水術,也是圍繞陰陽和合建立起來。陰陽和合,建築的高度不需要太高。用木結構建造的單層或二層,規模適度的廳堂殿閣,就是很好的建築選擇。同樣是為了陰陽和合,在效能上最表現陰陽適中的“土木”就是最好的建築材料。

    如果說木質建築寄予了人們崇尚自然,迴歸自然的心理需要,表達了陰陽調和的文化取向,那麼另一項由木質和人腦完成的藝術—木雕,就是人文與自然相融合的經典。

    有句話是這樣說木雕的。木雕有紋飾,紋飾有寓意,意必吉祥。木雕在中國歷史悠久,“中國六大木雕”所說的泉州木雕、東陽木雕、臨潁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都是以不同物料為基礎,加之不同的地域風格,工藝手法逐步形成的。木雕的美,不僅在於木材的貴重,更在於雕工和材料的契合。無論是風景風俗類的梅蘭竹菊,百童嬉戲;寓意類的蘇武牧羊,牡丹戲鳳;還是神話傳說類的八仙過海。從無數木雕工藝品的紋飾中,我們能深深感受到傳統文學和傳統習俗的影子。這就是人文美的體現。將文化,工藝和自然熔鑄到一起,這大概就是古人所倡導的“天人合一”狀態了。

    木文化,不僅是木,更是文化。不是用木造房子造藝術品,是用文化造木。

    木雕工藝,也不僅僅是侷限於製作擺件,它更被運用到了屏風,鏤空窗花,傳統家居等等。從古代的雕樑畫棟,到如今的現代演繹,都體現了工藝藝術對生活的改造意義,它不僅美觀,更符合使用需求,這種不樸素的實用性對現代藝術設計也是有重大意義的。

    社會的變遷讓人們改造世界的力量變強大,讓城市擴張,機器代替手工。讓房子更加的房子,藝術品更加的藝術化。其實,改變最大的是人們的思想。古老的崇尚自然修身養性多了份西方文化裡的現實主義和理性分析。這讓中華文化更加的多元化了,在這裡,木文化也悄然發生轉變。

    在工業化初期,在人們的普遍高效率需求及生產技術的進步下,

    鋼筋混凝土得到廣泛使用。木材製造似乎在生活中逐漸減少,木質結構建築留下的只是少數民居和特色建築。這在當時是無何厚非的,當時的人們享受著混凝土帶來的高質快捷,鋼材的硬度和產量優勢符合當時社會需求。而木文化需要適應這個過程,並做出自己的改進和創新。

    當今,社會繼續向前。在人們不同的心理需求,也可以說是在科學技術的改造下,木質材料逐步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甚至被灌入了更多的思想和內涵。

    當綠色低碳提到社會發展這個高度時,木文化的優勢再次展現出來。更重要的一點是,木材所具有的傳統氣質開始被人們所重新發覺。被冰冷金屬和化學工藝包裹的人開始尋求自然的東西。木頭的溫和自然的特質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它讓城市建築,家居裝飾具有生命力和親和力,使我們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更為協調,對協調當代人的心理壓力也有積極作用。從本民族來說,隨著國家的強大,開放的新思想也讓我們開始用現代的眼光欣賞傳統的美,復興中華文化更讓我們在心理上越來越需要本民族文化的支援。

    建築大師賴特說木材是二十世紀最富有人情味的材料。我想這也就是木文化在當今受到日益關注的原因。

  • 3 # 手機使用者52644155164

    木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想它並不只歸屬於傳統工藝,換句話說,它身後有著無數個門類的影子。

    傳統文學賦予了它題材,古代建築成為了它的載體,宗教哲學給予了人文方面的內涵,民間工藝地域文化豐富了他的表現形式。

    正是這豐富多彩中國傳統文化,給了它根基,讓這樣一個門類的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不至消亡,展現著它新的形式和美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賣豬肉的十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