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平氣和更快樂
-
2 # 馮老漢1
1965年我們這邊沒有賣大米白麵的所有價格無從談起,小麥大概是0.3元一斤,雞蛋和小麥的價錢差不多,豬肉六七毛錢一斤,大概就是這樣的物價,那時候村裡稱一百塊錢的主幾乎沒有,能拿出十元錢的主可以說是富裕戶
-
3 # 白髯公
哪時大多數人工資30多塊錢。工人最高8級工每月工資96多塊錢。我們廠一千多人沒有一個八級工,只有幾個七級工,每月83塊錢工資。書記是17級幹部每月80多塊錢。
我們濟南大米每斤1毛幾分,麵粉有全麥粉標準粉八一粉富強粉,都是一毛多。
雞蛋6毛多一斤,有石灰水雞蛋稍便宜幾分錢。
豬肉6毛多一斤。
都是憑票供應,一個月糧食計劃中供應2斤白麵,其他都是粗糧。春節供應2斤富強粉。
一個月發一斤豬肉票,半斤雞蛋票。春節發的肉票多點,家裡老人就買一個豬頭一掛下貨,燉一鍋肉。大年三十晚上包一頓富強粉豬肉水餃,炸藕盒炸丸子,吃肉吃魚過年過年。過春節是孩子們最幸福的幾天。
-
4 # 行行5229
天津國企八級技術工工資是一百零幾,七級工是九十六七。
-
5 # 孤丁1
大米每斤0.138元,麵粉每斤0.24元,雞蛋0.5元左右,豬肉每斤0.64元。
-
6 # 四季花村
桂林,70年代,普通家庭(人口6人):
1、工資,老爸6級鉗工,工資64元,老媽4級車工,工資42元。
2、家裡人都是有戶口,居民每月26斤糧食,在購糧證上,小學每人每月補發2斤,初中、高中每人補發4斤桂林市糧票。老爸老媽廠裡每人每月補發6斤糧票。家裡糧食夠吃,有結餘,可以和農民換紅薯(一斤米換5斤紅薯)。
3、大米和麵粉(或者麵條)平自己喜好自己買,印象只是在1972年左右有幾個月搭部分玉米粉(黃色哪種)。雜糧不要指標,只要有就可以買。
4、標2米:14.2分一斤;標準麵粉:17分一斤,標準麵條21分一斤。
-
7 # 大地qqy
應該和七幾年差不多,糙米0.11,粳米0.17,小米0.14,全面粉0.14,麵粉0.17,特二粉0.18特一粉0.25,雞蛋0.69,豬肉0.73
-
8 # 插柳栽花962
我是1965年參加工作的。那時雙熟制大米一毛二,單熟制大米一毛四。
豬肉七毛七。
野生大黃魚(50公分以上)三毛二,(現在菜市場裡的所謂大黃魚,相似與過去的春魚)野生鰣魚三毛四,野生河豚(包殺,包洗,包煮)一毛二。
這裡提到的魚類,現在的年輕人見到過的人很少。
其他的,如蛋,麵粉等,記不清其價格了。
-
9 # 王慶元
座標:上海。單位:每市斤。大米(粳米):1角7分8釐,麵粉(標準粉):1角6分9釐,雞蛋:6角2分。豬肉:7角4分。
-
10 # 湖畔聞笛
湖北當時的大米是一角三分四釐,麵粉一角六、一角八兩種。豬肉七角四,雞蛋六角一。所有商品價格均由省物價局嚴格控制,要漲價,先打報告到國務院批覆後方可執行。
回覆列表
記憶中大米每斤一毛四分二(陳糧,憑糧卡糧票購買)、麵粉每斤一毛六(富強粉過年憑票購買)、雞蛋五分左右一隻(過節憑票購買)。豬肉五毛錢一斤(憑肉票每人每月半斤)。當年城裡人一般家庭五口人左右,家庭收入小百元。計劃經濟下大多數人生活物資都要定量,要用票證購買。即便是這樣,大家都很知足,工作學習都很有勁頭。真沒見過有人整天盯著錢和待遇去工作的。逢年過節就"過革命化的節日"參加義務勞動。星期天參加家屬區的大掃除活動,隔三差五有家屬區的阿姨們上門入戶檢查衛生,評出《清潔戶》和《最清潔戶》門上貼上光榮證書。想想那時的生活還是蠻有意思的,如果沒有十年內亂,社會關係還是挺和諧,挺積極向上的。現在則是更好了,今盛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