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屋面保溫層施工工藝
12.3.1 材料效能要求
⑴水泥:採用強度級別不小於32.5級的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
⑵膨脹珍珠岩:粒徑宜大於0.15mm;粒徑小於0.15mm的含量不應大於8%;堆積密度小於等於12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07W/(m·K)。
⑶膨脹蛭石:粒徑為3~15mm;堆積密度小於等於30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14W/(m·K)。
⑷爐渣:粒徑為5~40mm,堆積密度小於等於100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25W/(m·K)。
⑸加氣混凝土板:表觀密度小於等於60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2W/(m·K),抗壓強度應不低於0.3MPa。
⑹蛭石混凝土(膨脹珍珠岩)板:表觀密度小於等於50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18W/(m·K),抗壓強度不低於0.3MPa。
⑺擠塑聚苯板:表觀密度30~5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030W/(m·K),抗壓強度不低於0.18MPa。
⑻瀝青:瀝青應符合《建築石油瀝青》(GB 494)的規定。軟化點宜為50~60℃,不得大於70℃。
12.3.2 施工工具與機具
⑴機具:砂漿攪拌機、平板式振搗器、垂直提升裝置、手推車等。
⑵工具:平鍬、鐵抹子、木抹子、大槓尺、鐵滾筒、手推加熱滾筒、烙鐵、篩子、鋼絲刷、笤帚等。
12.3.2 作業條件
⑴屋面結構層施工完成,已辦理驗收手續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⑵穿過屋面的各種管件根部已固定牢固,並使用細石混凝土填塞密實。
⑶有隔汽層的屋面,隔汽層已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規定鋪設。
⑷保溫材料已運到現場,經複檢材料質量符合要求;保溫材料配合比已經確認。
⑸施工機具已備齊,水、電已接通。
⑹氣溫不低於5℃。
12.3.4 施工工藝
屋面保溫層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基層清理→鋪設保溫層。
12.3.5 施工要點
1基層清理 鋪設保溫層前,預製或現澆混凝土,應將屋面基層表面的泥土、雜物清理乾淨,基層應平整、乾燥。
@李國玉521
2水泥現澆整體保溫層鋪設
(1)保溫層應先按設計要求拉線找出2%的坡度,鬆散保溫材料應分層鋪設,每層鋪設厚度不大於l50mm,適當整平後,用鐵滾筒壓實,或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壓實程度應根據設計要求和試驗確定,壓實完成後的保溫層厚度允許偏差為+10%或-5%。鋪完的保溫層表面應抹平,做成粗糙面,以便與找平層結合。
(2)保溫層鋪設完成後,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時間不少於7d。
(3)保溫層未達到要求強度前,不得在保溫層上施工或堆放重物。
3瀝青整澆保溫層鋪設
(1)瀝青加熱溫度不應高於240℃,使用溫度不應低於190℃,膨脹珍珠岩或膨脹蛭石的預熱溫度宜為l00~120℃。
(2)瀝青膨脹(珍珠岩)蛭石宜用機械拌和,應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無瀝青團。
(3)鋪設宜採用“分倉”施工,壓實程度根據試驗確定,其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應平整。
(4)瀝青整澆保溫層應留置分格縫,間距小於等於6m。分格縫不填死,作為排氣通道與大氣連通。
(5)雨雪天和五級風以上時不得露天施工,如露天施工中途下雨、下雪時應採取遮蓋措施。
⑷板狀保溫層鋪設
(1)鋪前先將接觸面清掃乾淨,板狀保溫層鋪設時應找平拉線鋪設。板塊鋪設應貼上緊密、墊穩、鋪平。分層鋪設的板塊,上下兩層應錯開,各層板塊間的縫隙,應用同類材料的碎料填實,表面應與相鄰兩板高度一致。
(2)板狀保溫層如需留設排氣通道與大氣連通時,應在做砂漿找平層分格縫排汽道處留設。
(3)需要在鋪完的板狀上行走或走手推車時,應在保溫層上鋪墊板。
12.3.6 質量標準
1主控專案
(1)保溫材料的堆積密度或表觀密度、熱導率以及板材的強度、吸水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保溫層的含水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一般專案
(1)鬆散保溫材料:要求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2)板狀保溫材料:要求緊貼(靠)基層,鋪平墊穩,拼縫嚴密,找坡正確。
(3)整體現澆保溫層:要求拌合均勻,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4)保溫層厚度的允許偏差:鬆散保溫材料和整體現澆保溫層+10%,一5%;板狀保溫材料為±5%,且不得大於4mm。
(5)當倒置式屋面保護層採用卵石鋪壓時,卵石應分佈均勻,卵石的質(重)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12.3. 屋面保溫層施工工藝
12.3.1 材料效能要求
⑴水泥:採用強度級別不小於32.5級的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
⑵膨脹珍珠岩:粒徑宜大於0.15mm;粒徑小於0.15mm的含量不應大於8%;堆積密度小於等於12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07W/(m·K)。
⑶膨脹蛭石:粒徑為3~15mm;堆積密度小於等於30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14W/(m·K)。
⑷爐渣:粒徑為5~40mm,堆積密度小於等於100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25W/(m·K)。
⑸加氣混凝土板:表觀密度小於等於60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2W/(m·K),抗壓強度應不低於0.3MPa。
⑹蛭石混凝土(膨脹珍珠岩)板:表觀密度小於等於50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18W/(m·K),抗壓強度不低於0.3MPa。
⑺擠塑聚苯板:表觀密度30~50㎏/m3,熱導率小於等級0.030W/(m·K),抗壓強度不低於0.18MPa。
⑻瀝青:瀝青應符合《建築石油瀝青》(GB 494)的規定。軟化點宜為50~60℃,不得大於70℃。
12.3.2 施工工具與機具
⑴機具:砂漿攪拌機、平板式振搗器、垂直提升裝置、手推車等。
⑵工具:平鍬、鐵抹子、木抹子、大槓尺、鐵滾筒、手推加熱滾筒、烙鐵、篩子、鋼絲刷、笤帚等。
12.3.2 作業條件
⑴屋面結構層施工完成,已辦理驗收手續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⑵穿過屋面的各種管件根部已固定牢固,並使用細石混凝土填塞密實。
⑶有隔汽層的屋面,隔汽層已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規定鋪設。
⑷保溫材料已運到現場,經複檢材料質量符合要求;保溫材料配合比已經確認。
⑸施工機具已備齊,水、電已接通。
⑹氣溫不低於5℃。
12.3.4 施工工藝
屋面保溫層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基層清理→鋪設保溫層。
12.3.5 施工要點
1基層清理 鋪設保溫層前,預製或現澆混凝土,應將屋面基層表面的泥土、雜物清理乾淨,基層應平整、乾燥。
@李國玉521
2水泥現澆整體保溫層鋪設
(1)保溫層應先按設計要求拉線找出2%的坡度,鬆散保溫材料應分層鋪設,每層鋪設厚度不大於l50mm,適當整平後,用鐵滾筒壓實,或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壓實程度應根據設計要求和試驗確定,壓實完成後的保溫層厚度允許偏差為+10%或-5%。鋪完的保溫層表面應抹平,做成粗糙面,以便與找平層結合。
(2)保溫層鋪設完成後,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時間不少於7d。
(3)保溫層未達到要求強度前,不得在保溫層上施工或堆放重物。
3瀝青整澆保溫層鋪設
(1)瀝青加熱溫度不應高於240℃,使用溫度不應低於190℃,膨脹珍珠岩或膨脹蛭石的預熱溫度宜為l00~120℃。
(2)瀝青膨脹(珍珠岩)蛭石宜用機械拌和,應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無瀝青團。
(3)鋪設宜採用“分倉”施工,壓實程度根據試驗確定,其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應平整。
(4)瀝青整澆保溫層應留置分格縫,間距小於等於6m。分格縫不填死,作為排氣通道與大氣連通。
(5)雨雪天和五級風以上時不得露天施工,如露天施工中途下雨、下雪時應採取遮蓋措施。
⑷板狀保溫層鋪設
(1)鋪前先將接觸面清掃乾淨,板狀保溫層鋪設時應找平拉線鋪設。板塊鋪設應貼上緊密、墊穩、鋪平。分層鋪設的板塊,上下兩層應錯開,各層板塊間的縫隙,應用同類材料的碎料填實,表面應與相鄰兩板高度一致。
(2)板狀保溫層如需留設排氣通道與大氣連通時,應在做砂漿找平層分格縫排汽道處留設。
(3)需要在鋪完的板狀上行走或走手推車時,應在保溫層上鋪墊板。
12.3.6 質量標準
1主控專案
(1)保溫材料的堆積密度或表觀密度、熱導率以及板材的強度、吸水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保溫層的含水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一般專案
(1)鬆散保溫材料:要求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2)板狀保溫材料:要求緊貼(靠)基層,鋪平墊穩,拼縫嚴密,找坡正確。
@李國玉521
(3)整體現澆保溫層:要求拌合均勻,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4)保溫層厚度的允許偏差:鬆散保溫材料和整體現澆保溫層+10%,一5%;板狀保溫材料為±5%,且不得大於4mm。
(5)當倒置式屋面保護層採用卵石鋪壓時,卵石應分佈均勻,卵石的質(重)量應符合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