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不為之

    不講大道理,直接上乾貨。

    先來講個例子。

    你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拿著5000塊一月的薪水,三年了,很希望老闆能給你漲工資,可是好像又沒什麼機會。

    而在老闆眼中,你上著五天八小時的班,每天準時上班準時下班,工作輕鬆待遇也好,你做了三年,從來不吵著要加工資,說明你很滿意現在的狀態。

    你跟老闆之間,好像是歲月靜好,但誰也不知道,你倆各自都有想法,你想著要是老闆能給你加工資,你就更拼命更認真的為公司做事,老闆想著你要是能再優秀一點能再為公司創造更多效益,他肯定會給你提升待遇。

    看明白了麼,其實這就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1.你現在的工作值多少錢

    一般來說,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不是像菜市場買菜那樣,明碼標價,三斤多少錢或是一百塊可以買幾斤,很難界定工作值多少錢,這也是為什麼同工不同酬的原因。

    你和同事做一樣的工作,人家一個月工資一萬,而你是五千,人家做的資料從沒不出錯,而你動不動出個不痛不癢的小問題,人家提方案除了主方案還有三個備選項,而你就只有一個主方案,人家工作之餘還在認真學習公司產品知識,而你把工作做完了就去刷劇聊天。

    到最後你抱怨說,老闆只給我五千塊一個月,我做不到不出錯,想不出其它備選方案,也沒必要再去學習產品知識,我已經付出了老闆給的五千塊,想讓我再付出,你要先加錢。

    工作的價值,是需要不斷去創造的,而不是明碼標價那麼簡單,給你的工資,只是一個相對標準,可以高可以低,但老闆對這個崗位的期待價值,會更高。

    2.你付出的勞動值多少錢

    你現在拿五千塊一個月,可能老闆對你的工作績效並不滿意,而你在沒有創造更多實際效益的時候,還夢想著加工資,可能性是很低的,前面我們說了,你只有在超出老闆對這個崗位的預期效益時,才能順利的分到一杯羹。

    身處一個崗位,首先想的不應該是老闆給了多少錢,也不是老闆能給多少錢,而應該是自己要怎麼更好的去創造價值,只有你付出了十二分的勞動,創造了超出老闆意料的效益,他才會注意到你,才能發現你這個人才,自然而然,也才會開出更優厚的待遇留住你。

    3.你和工作之間,要有一方先妥協,那隻能是你

    勞動者不怕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單位同樣也不怕找不到勞動者,大家是相互選擇的關係。

    但是,在這場勞動與酬勞的博弈中,相對來說,出錢的那一方略佔上風,再說白一點,老闆只有看到你的勞動成果,才會給你更高的勞動報酬,這就是為什麼計件工資存在的合理性。

    只有你先付出,給老闆創造更高的效益,他才有錢給你提高待遇,他都還沒掙到錢,就先給你,換位思考一下,你會這麼傻麼?

    所以,別再糾結給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這樣的蠢問題了,好好幹認真幹,吃虧就是佔便宜,別那麼斤斤計較,想被注意到,你要先讓自己發光,別做那種等別人看到你,你再發光的傻事,那麼多人,憑什麼你要被看到?

  • 2 # 天有東西地有南北

    給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你這觀點一定是錯的。一,你怎樣量化你的工作對應你的工資呢?不能量化,證明你的觀點是沒依據,行為上就是怠工。二,如果個個都是跟你一樣,公司怎樣維持呢?燈油火蠟這些成本誰給呢?最後,只有“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具體點說,你剛到公司時,什麼都不懂,老闆發給你工資,還教你工作技能,這些日子不會是三朝兩日吧。有點羽毛了就跟老闆較真了,你好意思嗎?我覺得做人要厚道,世上沒有“半斤八兩這麼理想”的。

  • 3 # 道蒞天

    正確,,說這話證明你有超越目前工資的能力,,只不過不想被老闆過多的剝削,你對市場薪資有精準的把控,,誰都不會把兩天的活一天干,,人話一輩子,活幹不完,,就和做生意一樣誰也不會五塊拿的東西賣三塊

  • 4 # 時間旅行者J

    如果一直按這個觀點來工作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晉升空間了。

    這個想法有2個最大的誤區:

    我不需要學習新的工作內容我也不需要晉升

    只是以工資的多少來衡量工作內容和工作量的話,屬於存量思維。

    這樣的你,就少了挑戰和突破自己的機會。

  • 5 # 彎弓射鵰er

    這個觀點要分不同的角度來看。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但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甚至是有害的。

    首先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市場經濟,公平買賣,你買我賣,以雙方意思一致為基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作勞動也是一種商品,給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理所當然。我願意幹多少活,得看你給多少工資為前提。你給兩千,我就幹兩千的活;你給五千,我就幹五千的活;你給三千,就不要想我給你幹四千的活,公平買賣,互不虧欠,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

    所以說,從市場的角度來說,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基於這個觀點,對於老闆來說,如果想要員工工作認真,多幹活、幹好活,一定不能在待遇上虧欠員工。馬雲說過,員工跳槽走人,無非就是錢給少了,人家覺得委屈了。待遇匹配不上員工的付出,員工自然就會覺得不值得,就會委屈,就會另謀高就。因此,這個觀點如果能灌輸給老闆,對員工來說是有一定好處的。

    但是,從員工自身的角度來說,如果員工用這種觀點,對待自己的工作和職業規劃發展,是大錯特錯,甚至是百害無一利的。

    首先,你無法精確的衡量多少工作匹配多少工資,而且主動權並不在你手裡。

    絕大部分工作是無法精確衡量多少工作量匹配多少工資的,哪怕是簡單的計件工作,也會因為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影響計件工資的多少。此外,在工作中,衡量工作和工資是否匹配的主動權一般由老闆掌握,你自己的衡量標準往往和老闆的衡量標準存在差距,決定權又不在你手裡,如果你是用這種觀點對待自己的工作,往往會覺得老闆給的不夠,自己很受傷。

    其次,這種觀點將自己的工作侷限於眼前的得失,迷失了長遠的職業規劃。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計較於工作收入完全匹配的人,必定對自己長期的職業發展缺乏規劃。對自己的發展有清晰想法的人,對待工作,考慮的因素不會只是眼下收入這一個因素,是否能學到東西、是否有助手經驗、人脈的積累等,綜合判斷後才能做出最終的選擇。

    對於有長遠規劃的人來說,即便眼下的收入和工作嚴重不匹配,只要其它方面有收穫,如學識、經驗等,可能也會繼續幹下去;而對於那些僅關注於眼下收入的人來說,僅僅關注於現時收入的高低,完全不顧今後的發展。

    前幾年,有個新聞,一個高速公路的收費員被離職,她痛哭,除了收費,我還能幹什麼啊。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收費員的工作,暫時可能輕鬆,收入還不錯,但想不到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簡單重複的收費工作慢慢被自動收費系統代替,沒有事先謀劃和準備,到時哭都來不及了。

    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打工,表面看起來都是為了一份收入而工作,但有些人是為自己而工作,為未來而工作,他會把眼下的工作看成是學習和積累,而不僅僅侷限於眼前的一份收入。

    和這種人比較起來,那種給多少錢就幹多少工作的人,孰對孰錯、孰優孰劣呢?

  • 6 # 溫馨社保

    “給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工資和工作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量化關係呢?不論你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在企業,你能把一天的工作量化在每小時幹什麼,幹到什麼程度嗎?又怎麼把工資量化到相對應的工作量呢?

    既使是有的企業實行的是計件工資,量化最明確了,但那也等於是你幹了多少工作給你多少工資,而不是給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

    可以說,“給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無法量化,不可操作,因而也就只能是一句牢騷話了。

    常言說,吃虧是福。人不要太能算計,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凡成名立業者都是實實在在幹出來的,而不是算出來的。

  • 7 # 李茂同學

    給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看似有道理,但卻害了不少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兩個人幹相同的事情,拿一樣的工資,但一個幹得多,一個幹得少,如果你是老闆你會喜歡哪個?肯定是幹活多的那個。

    有人可能會說:“老闆當然會喜歡幹活多一點的人,但誰這麼傻這麼幹?

    這麼幹的好處是什麼?

    我有一個親戚,在北京工作,和他一同面試去上班的有好幾個人,入職後有人上班看電視,有人偷奸耍滑,他們的想法是拿多少工資幹多少事。

    而我的親戚卻和其他人不一樣,他努力工作,乾的事情比其他人多很多,領導看到他的努力後給升職加薪,而其他的人有些被辭退,有些至今還是一個普通員工,拿著底層的工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機會不是等來的,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當然,有些公司不管你怎麼努力還是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像這種公司趁早離開吧。

  • 8 # 人力資源專家潘新民

    。從三個維度給你講!

    1、你有庫存商品,還要挾買主?!:“看你給我多少錢,我再考慮給你多少貨吧”。現在職場是賣方市場,有足夠多的賣方。

    2、工資可以量化且無質量之說,工作很難量化,特別是數量和質量雙重量化。績效考核也難以將兩者對等。不能操作。

    3、不是實物交換,無法同時進行,誰先誰後你自己掂量。

    4、給你1塊錢的,或10萬塊錢的,你有貨賣嗎

  • 9 # 職場管理學

    雷軍問一名員工:“如果公司付給你一千元錢的話,你應該做多少事情才對?” 這名員工回答說:“你給我一千元,我就為你做一千元的事。” 雷軍說:“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公司是要開除你的,因為公司給你一千元錢,你就做一千元的事,這樣公司就會沒有利潤,就是在賠錢,所以公司是不會要你的,你自然一分薪水也領不到。”

    事實就是如此。你拿多少工資,幹多少事,表面是平衡的,其實是公司虧本了。公司開在那地方,運營沒有成本麼?房租,水電,物業等等,都是花銷,你佔用的公司資源,包括桌椅,電腦,印表機等等都需要錢。你自己的產出,剛好是自己的工資,其他費用是公司給你倒貼的。換句話說,如果公司把你開除了,沒有了你創造的價值一千元的價值,但是,也不用發你一千元的工資。但是,你佔用的公司資源節省出來,公司反倒是相比把你招進來,少虧了一點。

    企業存在的價值就是賺錢,如果沒有利潤,企業五一維繼。員工的存在,不是拿多少錢幹多少事,而是要創造利潤。

  • 10 # 左手詩詞右手煙火

    給多少工資幹多少活兒,看似有道理,卻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第一,你怎麼計算出你乾的那些活兒,確實是符合你的那些工資。即使是計件工資,你也不能把你的工資和乾的活進行細分量化。所以這個根本沒有辦法衡量。

    第二,如果你和公司同事開一樣的工資,同事天天加班,而且努力工作。而你到點下班,到點上班從不加班。老闆看在哪裡會更喜歡哪一個呢?如果裁員的話,你也許會被裁掉。此時你還有什麼工資可談?

    第三,不是所有的辛苦都是白費的。如果讓老闆看到了,你拿一塊錢的工資幹10塊錢的活。那麼你的工資以後才可能"漲到10塊。所以說不是給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而是幹了多少工作,老闆會給你多少工資。

    所以我們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養家餬口,為了掙錢。有時候也是為了自己的心有所安放,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寶貴的,不能用金錢去量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年前建設信用卡6次逾期,目前網貸餘額1萬,我的徵信能買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