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麈飛揚

    李紳喜歡吃鴨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四句膾炙人口,就是出自這位李紳。

    李紳生於官宦人家,祖父是曾經做過中書令的李敬玄,父親則是金壇、塢城的等多地的縣令。不過李紳六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家道中落,母親含辛茹苦把她養大。


    李紳少年時,目睹了農民終日勞作,但是依然填不飽肚子,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下了著名《憫農》流傳於世。


    那時的李紳,毫不客氣的說,滿懷壯志和憂愁,心裡總是裝著百姓的疾苦。誰知進入仕途之後,判若兩人。


    李紳考取了進士,在仕途過程中,捲入了牛李之爭,隨著李黨得勢,李紳逐步發跡,官職不斷升遷,最後位居宰相之職。


    當了宰相之後,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忘記了自己本性。


    李紳喜歡吃鴨舌,每餐都要耗費300多隻鴨子,其後院宰殺鴨子堆積成山。


    李紳除了奢侈之外,還變得非常殘暴無情,從以下兩個事件中,我們可以窺知一二。


    《云溪友議》中記載,李紳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這位李元江乃是自己家族中的一個長輩,按照備份應該稱之為叔叔,所以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叔叔”。


    李紳發跡之後,根本不顧及往日舊情,又因為李元將有事求他,不得不巴結於他,於是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為“弟”、為“侄”,李紳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在當時成為笑談。


    另外一件事就是,有一位姓崔的巡管,與李紳有著同科進士之誼。所以特地的來拜訪他,剛住到驛站,自己的僕人與一位市民打了起來。於是李紳便把僕人與市民都除以極刑,並下令把崔巡管抓起來。直接大聲訓斥:“過去我們曾經相識,你既然來到這裡,為何不來相見?”


    崔巡管聽完,連忙扣頭謝罪,但是李紳根本不念及舊情,居然仗責崔巡管20大板。嚇得崔巡管,面如死灰,甚至都不敢大聲哭泣。


    李紳殘酷無情,不禁讓人心之一震。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如此。


    據歷史記載,公元845年,74的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但是揚州有一個名叫吳湘的縣蔚被人舉報貪汙公款,強取民女。李紳接到報案後,立即將吳湘逮捕歸案,自作主張判處極刑。


    但是此案上報給朝廷時候,朝中言官認為此案必有冤情,於是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揚州複查。崔元藻經過嚴密的審查之後,發現吳湘確實貪汙國家款項,但是所貪錢財並沒有那麼多,而且對於強娶民女,根本不存在。


    但是李紳卻一意孤行,根本不顧及朝廷所調查出來的事實真相,強行將吳湘送上了斷頭臺。


    這件事情,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經過大家的分析,李紳之所以執意殺死吳湘,是為討好李黨的老大李德裕,而實施的一次報復行動。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前,吳湘的叔父吳武陵當年得罪過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兩家成為了世仇。李德裕當上宰相後,為了出口惡氣,於是故意的整治吳武陵,他貶為潘州司戶參軍,後來吳武陵鬱鬱而終。


    李紳身在官場,自然得知官場之道,而且非常的清楚吳李兩家的歷史恩怨。於是為了取悅李德裕,李紳將吳武陵的侄子吳湘也列為報復物件,這才想辦法羅織罪名,千方百計殺死吳湘。


    本質上來說,這件事情,李德裕也脫不了干係。御史崔元藻回京後詳細的敘說了事實的真相,認為吳湘罪不至死。時任宰相李德裕立即將他貶為崖州司戶參軍,讓他遠離長安,企圖掩蓋事實真相。


    不過人間還是有正義存在,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即位後罷免了李德裕宰相職務,李黨等人也被紛紛貶職。這時,吳湘的哥哥吳汝納為弟鳴冤,請求朝廷複查吳湘案,三司複查後吳湘終於得到平反。


    李紳雖已去世,但按照唐朝的規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剝奪爵位,子孫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紳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李紳前半生有著悲天憫人的心懷,但是一到做官之後,其本性暴露無遺。李紳的轉變或許與當時的環境有著莫大關聯,畢竟人是環境的產物,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否認,李紳的這種轉變本質還是來自身慾望。


    一個人慾望越大,底線越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首四言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