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殘雪影視5N9K

    現象一:好逸惡勞、嫌貧愛富,不尊重勞動和普通勞動者。


    受社會不良風氣以及家庭教育不當影響,一些孩子從小形成了“勞動分貴賤”的錯誤價值觀。“爸爸媽媽教育我,如果不好好學習,以後就要去掃大街,當清潔工,進工廠,回家種田”……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勞動已然分了貴賤。


    以前的孩子談到理想,大多數是說當科學家、老師、醫生等,現在的孩子不少是說想當老闆、明星、像巴菲特一樣的股神等,因為“又光鮮又亮麗又多金”。“誰都渴望有一份不髒不累還掙錢多的職業。”一名中學生告訴記者。


    現象二:小皇帝、小公主層出不窮,“老兒童”“巨嬰”越來越常見。


    當前青少年的教育環境和成長氛圍呈現“三獨”特點,即家長是獨生子女、教師是獨生子女、孩子也是獨生子女。70後、80後父母是獨生子女一代,大多不重視勞動,所以在教育下一代時,很容易缺失勞動教育這一塊,本來應該由家庭承擔的勞動教育被大量的課外補習替代。


    現象三: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在青少年中存在苗頭傾向。


    當前,大中小學生超前消費的苗頭已經顯現,中小學生使用奢侈品、高檔化妝品的新聞頻現報端,大學校園貸、裸貸案例層出不窮。南方某大學學生小於的微信朋友圈“曬圖”,各種大牌化妝品琳琅滿目。她向記者出示了其中一個月的賬單:滴滴打車1174.87元,外賣訂餐2218.69元,網購4513.85元。支撐如此高的消費,一些大學生並沒有透過勤工儉學的方式去掙錢。


    現象四:不思進取,青年“啃老”現象日益凸顯。


    相關問卷調查顯示,多數青年更看重的是經濟收入水平。在工作中,一些90後青年職工工作主動性較差。對於不少青年來說,幹一行愛一行,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任何職業都值得尊敬的勞動價值觀念已經不那麼重要了,賺錢越多的工作越高貴、賺錢越少的工作越低賤的觀念反而相當有市場。一些年輕人除了手頭的任務,不會再去積極承擔其他工作。


    隨著城鄉經濟條件的改善,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不就業或慢就業的情況比較常見。如果找不到“不苦不累,冬暖夏涼,坐辦公室”的工作,有些青年寧可回家“啃老”,每天在家上網打遊戲,或者拿著父母的錢周遊世界,吃喝揮霍。


    現象五:“年輕人寧送外賣不進工廠”,職業教育沒有吸引力。


    高職院校招生困難,職校畢業生不願進工廠,青年擇業就業觀扭曲,工匠流失嚴重。當前,選擇職業教育的基本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孩子,被認為是差生。以廣東為例,接近50%的初中畢業生進入中職學校學習,其中大約30%的中職畢業生能升入高職院校,只有10%的高職畢業生能升入應用型本科院校深造。


    同時,由於社會分配結構問題,產業工人收入不高,社會地位也不高,導致職業教育沒有吸引力。記者採訪中發現,珠三角、長三角企業頻現“用工荒”,製造業一線工人出現年齡斷層,年輕人寥寥無幾,中年人往往來去匆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五十歲了想學駕照但怕科目一和科目四,開車基礎是有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