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1538974497
-
2 # 晚倦338
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家聖教十三經。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最早為詩、書、禮、易、春秋、樂經共六經,後《樂經》早佚,便只有五經。十三經是由漢朝的五經逐漸發展而來的,最終形成於南宋。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遭受重創。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儒家是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又稱儒學、儒家學說,或稱為儒教,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它是中華法系的法理基礎,對中國以及東方文明發生過重大影響並持續至今的意識形態。

儒家文化既是一種文化形態,更是華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至少有這樣一些基本特點。儒家主張人的生活方式應該符合禮,即主張持禮、守禮、尊禮和循禮,禮的觀念,貫穿了華人生活的始終。
-
3 # 蘇樂航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
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經典著作:《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1,儒家經典又稱儒家典籍,是儒家學派的典範之作,被世人奉為“經”,受到歷代帝王的推崇。《十三經》作為儒家文化的經典,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他任何典籍所無法比擬的。《周禮》所記載的禮的體系最為系統,既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等的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製度等等的具體規制,還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的記載。
2,《儀禮》書中不僅反映了周代貴族冠婚喪祭、飲射朝聘的生活,而且它還保留了一些遠古禮俗的外殼。《儀禮》一書所反映的禮節形式,不僅有東周時代周魯各國的,也含有更早一些時候的。《禮記》章法謹嚴,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左氏春秋傳》中豐富的內容,多姿多彩的歷史故事,還作為一部分重要的創作素材為後代的小說、戲曲所利用和發揮,這在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上也是並不多見的。《論語》的一般用法都是相當於“他老人家”的,孔子學生當面稱孔子為“子”,背後才稱“夫子”,別人對孔子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孔子稱別人也是背面才稱“夫子”。
3,《春秋公羊傳》是今文經學的重要經籍,歷代今文經學家時常用它作為議論政治的工具。同時它還是研究先秦至漢間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春秋穀梁傳》中曾引“穀梁子曰”,竟然自己稱引自己;又引“屍子曰”,屍子是戰國中期一位思想家,可見唐人說法不一定可靠。書中還有引用公羊子的話並加以辯駁的情況,因此有人認為它成書要較《公羊傳》為晚。《孝經》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絡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絕對化神秘化,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