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82435321426
-
2 # 鯤鵬翅展
先秦時期,丘氏活動的地區主要在山東,後向西進入陝西。姜子牙封於齊而都營丘(今山東臨淄,一說今山東昌樂),其支庶(支孫 /子孫)居於營丘者,遂以丘為氏,世居扶風,其歷史至少有3000年。
最早見於古籍的丘姓先祖是《孔子家語》中長事齊君、後為孝子代稱的丘吾(又稱丘吾子、吾丘子),接著見於古籍的丘姓先祖是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大夫丘弱。魯左史左丘明後有丘姓。
據《姓纂》記載:“齊太公封於營丘,支孫以地名為姓,代居扶風”。《後漢書烏桓傳》提到“烏桓有丘氏”。 從這些文獻可以知道過去的“邱”姓有兩個來源,第一支是周朝初年姜太公呂尚的後裔,由於他們的始祖受封於營丘(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而以地為姓,後來到陝西省扶風縣一帶繁衍,併成為當地的望族。第二支則是南北朝五胡亂華時,外族的丘敦氏改姓為“丘”。 追溯起來,姜、呂、丘、邱同出一源,因為姜太公的祖先伯夷本姓“姜”,他幫助大禹治水,封為呂侯,後人以“呂”為姓。 至於“丘”姓與“邱”的出現是270年前的事。邱氏族人本來是姓“丘”,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頒發詔諭指示,孔子是至聖,孔子名“丘”,為了尊敬先師,後人必須避諱。於是朝廷的文官開會討論,議決凡是姓“丘”的人,必須在’丘”字的右旁加上“耳朵”成為“邱”,地名如有“丘”字則改為其他名字。 文官們把議決案向雍正皇帝上奏獲得批准,從此,“丘”姓族人都奉旨改姓“邱”。到了民國初年(1912年)丘逢甲提出:“姜太公是周朝初年人,孔子是東周春秋時人,沒有前人避後人諱的道理。避諱是封建意識,現在是民主時代,不必避諱。” 經過丘逢甲登高一呼,主張恢復姓“丘”,於是,福建、廣東一帶很多邱姓族人,尤其是與丘逢甲同屬一個方言群的客家人恢復“丘”姓,但是仍有不少邱姓族人繼續姓“邱”。 邱(丘)姓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丘逢甲(1864—1912)是其中的佼佼者。丘逢甲被譽為民族英雄及愛國詩人,他誕生於臺灣彰化,曾在臺中、臺南各書院講學。1884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他預料日本會侵略臺灣,便召集鄉民進行軍事訓練,防備日本侵略。 同年9月丘逢甲奉旨組織團練(民兵),他捐出自己的財產作為軍糧費用,以“守土拒倭”為號召,組織鄉民,把全臺灣的團練編成192營。1885年中國戰敗,滿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他三次刺血上書,要求再戰。 眼看朝廷無意再戰,丘逢甲只好發起建立臺灣民主國,致電清廷:“臺灣士民,義不臣倭,願為島國,永戴聖清”。表示臺灣永遠屬於中國。1885年,日軍進入臺灣,他率領義軍抵抗,血戰20多天,糧盡彈缺,他只好撤退,回到祖籍廣東鎮平(今蕉嶺縣)。 回返中國大陸後,他創辦學校,推行新教育,曾任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廣東諮詢局局長。民國成立,他到南京,被推舉為參議院參議員,因病回返家鄉便去世。 此外,南朝文學家丘遲,曾任交趾太守,以安定荒域而著名,後來歸順唐太宗李世民,而被封為交州大都督的丘和。貞觀年間討伐高昌有功,被封為天水郡公的丘行恭,明朝的英殿大學士丘■,明朝的政治家丘浚,有“星洲大才子”之稱的邱菽園都是邱(丘)氏族人的傑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