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M小茗姐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學數學的料,一看就會、一點就通,而另外一些邏輯思維能力就要差一些,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這是天生的。我家孩子偏向於第二類,希望給情況類似的孩子做個對照參考。

    我家是男孩,數學天賦一般。在小學期間成績屬於中上,一直徘徊於班級10-15名之間,數學成績非常不穩定,可以考98、99,也會考88、89,多數情況在90-95之間。上課專注度比較差,老師反饋是一節課下來他只聽十分鐘左右,總是聽個皮毛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導致基礎不紮實、成績不穩定。但由於小學數學比較簡單,所以他數學上的問題還不是那麼明顯,但一進初中就遭到了當頭一棒。

    小升初的假期我們是完全放飛自我的,幾乎沒有做任何預習。進初中後的分班考成績進了年級前50,於是他又開始飄了,繼續沿用著小學聽一句不聽一句的學習習慣。於是,他的數學成績開始出現70幾,甚至60幾。孩子蒙了,我也蒙了。

    孩子說,老師講得太快了,加之上課不專心,他已經開始聽不懂數學了。於是,我們不得不開始一對一的補課,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期末數學提升到了86分。

    我們開始反思和調整學習方式,在初一下學期數學成績進步明顯,總結下來是以下幾點:

    1. 初一上學期數學成績優秀的孩子很多都在六年級或小升初暑假就提前學完了主要內容,上課的時候就相當於第二遍的複習提升,如果自己還在毫無準備的聽第一遍,效果差異真的很大。

    2.初中數學難度大大提升,老師講課速度又快,對數學天賦一般的孩子來說,不做預習的話,很容易在課堂中聽不懂、跟不上。預習之後帶著問題去聽,效果真的好得多。

    3. 提前學數學不一定非要去上小升初銜接班,可以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進行自學,再做一做書上的練習,足夠了。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敢於承認孩子的學習弱點在哪裡,用實際的行動去彌補,別寄希望於“逆襲”。對數學較弱的孩子,小升初的假期千萬別閒著,趕緊預習起來吧!

  • 2 # 夕陽紅情感世界

    數學我覺得重在理解,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只要弄懂一型別的題,所有有關題目基本可以迎刃而解。我認為如果小學數學成績不穩定是因為粗心大意而導致的,而不是沒有理解這部分內容所導致的,那就說明基礎沒有落下。如果是這部分內容不會,應該補一下這部分內容。至於要不要提前學初中的內容,我個人覺得可以提前自學,也可以不學。影響不大。如果感覺孩子的接受能力差點可以提前學習,這樣開學後,可以減輕孩子學習負擔。不至於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奏。

  • 3 # 語文思維

    學科不同,採取的措施就不一樣。小升初中間這個假期,語文、數學都不需要提前學。語文做好課外閱讀,數學做好查缺補漏、夯實基礎,思想心理能力方面,請參看我2022年7月1日的問答《小升初要準備什麼?》。

    題主問的是數學,以下就只談數學方面。題主對孩子數學擔心的原因有兩個方面:數學成績不穩定、數學反應也不特別靈敏。

    一、孩子在小學數學成績不穩定,本質上還是有沒掌握的內容,其次是熟練度不夠。

    方法建議:

    1.找幾套六年級的試卷,閉卷完成。記錄完成時間、錯誤的題。

    2.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一般有:審題錯誤、計算錯誤、看漏條件、看錯條件、粗心大意、知識點錯誤、完全沒理解、答題不規範、書寫不規範造成誤判等等。

    3.有針對性地一一解決。

    上述2中的原因,“完全不理解”會嚴重影響完成的速度;其它原因不影響答題速度,但嚴重影響試卷完成質量;其中“計算錯誤”、“書寫不規範”最難提高;“粗心大意”本質上是沒理解透徹,最應引起重視。

    你發現的問題,無論大小,都要把它作為大問題來看待,就圍繞那個問題去進行專項練習的拓展。

    就這樣,一套試題一套試題地解決。集訓5套試題後,你會發現孩子答題能力改觀非常大。至於書寫的問題,那是要堅持更長時間,才不至於反彈。

    二、關於孩子的數學反應不是很靈敏的問題。

    孩子能考上80分、90分,智力是非常正常的。這個就簡單了,在孩子糾正錯誤後,多做點題,就可以解決一部分,熟能生巧嘛。當然,引導孩子養成思考的習慣才是關鍵。

    三、像這樣中等水平的孩子,提前學有什麼弊端?

    小學的問題沒解決好,會影響他對初中知識的理解。如果現在就提前學習的話,舊問題沒解決,新問題又產生,到一定時間,問題成堆,孩子就對學習失去興趣了。好多中等生就是這樣掉下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員工生孩子醫保上沒錢怎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