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坯體和設置於陶瓷坯體表面的底釉層和麵釉層,所述陶瓷坯體,其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25-35、窯渣15-20份、煅燒滑石15-20份、鋁質粘土10-15份、鎂質粘土5-10、矽灰石粉5-10份、高嶺土1-5份、硫化鋇1-5份、鋰長石1-5份;所述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0-30份、煅燒碳酸鋇15-20份、絹雲母15-20份、長石尾礦粉末10-15份、鉀長石10-15份、氧化鉻5-15份、高嶺土2-10份;所述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0-30份、石英20-30份、高嶺土10-15份、錫晶料5-10份、玻璃5-10份、糯米粉1-5、草酸銅1-5份、氧化鋅1-5份、氧化鈉1-5份、竹炭1-5份、長石尾礦粉末1-5份。
最佳化的,陶瓷坯體的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28、窯渣19份、煅燒滑石16份、鋁質粘土13份、鎂質粘土7、矽灰石粉6份、高嶺土3份、硫化鋇4份、鋰長石4份。
最佳化的,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燒碳酸鋇17份、絹雲母16份、長石尾礦粉末13份、鉀長石14份、氧化鉻6份、高嶺土8份。
最佳化的,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6份、石英24份、高嶺土14份、錫晶料9份、玻璃8份、糯米粉4、草酸銅3份、氧化鋅4份、氧化鈉3份、竹炭2份、長石尾礦粉末3。
最佳化的,面釉層的厚度為0.1-0.2mm,所述底釉層的厚度為0.3-0.5mm。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製備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按陶瓷坯體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製得陶瓷坯體釉漿,;
步驟2,按底釉層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加水球磨後分別製得底釉,料:球:水的質量比為3:1-2:1-3進行溼法球磨1h~3h,球磨後過80目-100目篩;
步驟3,按面釉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加水球磨後分別製得面釉,料:球:水的質量比為2:1:2-3,進行溼法球磨5h~8h,球磨後過200目-300目篩;
步驟4,等待陶瓷坯體完全乾燥後,在陶瓷坯體表面施底釉;
步驟5,使用釉漿製作陶瓷坯體,等待陶瓷坯體完全乾燥後,在陶瓷坯體表面施一層底釉,等待面釉乾燥後,向底釉表面噴塗面釉;
步驟6,將施有開裂底釉層和麵釉層的陶瓷坯體放入窯爐中一次燒製成型,燒成溫度為1220-1260℃,窯爐到達燒成溫度後,勻速降溫至自然冷卻。
進一步的,步驟1、步驟2中陶瓷坯體原料與底釉中使用的長石尾礦,依次經粉碎、磁選後,煅燒1080攝氏度。
進一步的,施釉時底釉的波美計濃度為50-60度,施釉時面釉的波美計濃度為30-40度。
進一步的,步驟4坯體乾燥後的含水率為1-2%。
進一步的,步驟6中燒成時,步驟6中窯爐的燒製溫度控制共分為五段,具體如下:
A:氧化氣氛下,窯爐經30-40分鐘,勻速升溫至500℃;
B:窯爐繼續升溫,經1.5-2小時升溫至800℃,保溫20-30分鐘;
C:轉還原氣氛,經3-5分鐘,窯爐升溫至燒成溫度,保溫2-3小時;
D:窯爐在還原氣氛下以100℃/h-120℃/h的降溫速率降溫至1000℃;
E:轉氧化氣氛,快速降溫經10-30分鐘由1000℃度降溫至600℃,在自然降溫至出窯。
本發明提供的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及其製作方法,使用獨特的原料配方和低溫窯變燒製工藝,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褐色、醬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佈粉紅、桃紅色的斑點,每塊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顯得粗糙乾澀,遇水後水會迅速填滿缺釉毛孔,使釉面渾然一體,自然就晶瑩剔透,有如“雨花石”見水就亮的特質,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該種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的陶瓷坯體、底釉、面釉的原料中大量使用了長石尾礦粉末作為原料,具有顯著的環保價值,同時有效降低原料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透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坯體和設置於陶瓷坯體表面的底釉層和麵釉層,
所述陶瓷坯體,其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25-35、窯渣15-20份、煅燒滑石15-20份、鋁質粘土10-15份、鎂質粘土5-10、矽灰石粉5-10份、高嶺土1-5份、硫化鋇1-5份、鋰長石1-5份;
所述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0-30份、煅燒碳酸鋇15-20份、絹雲母15-20份、長石尾礦粉末10-15份、鉀長石10-15份、氧化鉻5-15份、高嶺土2-10份;
所述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0-30份、石英20-30份、高嶺土10-15份、錫晶料5-10份、玻璃5-10份、糯米粉1-5、草酸銅1-5份、氧化鋅1-5份、氧化鈉1-5份、竹炭1-5份、長石尾礦粉末1-5份。
具體實施例一: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體,還包括坯體和設置於陶瓷坯體表面的底釉層和麵釉層,面釉層的厚度為0.1-0.2mm,所述底釉層的厚度為0.3-0.5mm;
陶瓷坯體的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28、窯渣19份、煅燒滑石16份、鋁質粘土13份、鎂質粘土7、矽灰石粉6份、高嶺土3份、硫化鋇4份、鋰長石4份;
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燒碳酸鋇17份、絹雲母16份、長石尾礦粉末13份、鉀長石14份、氧化鉻6份、高嶺土8份;
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6份、石英24份、高嶺土14份、錫晶料9份、玻璃8份、糯米粉4、草酸銅3份、氧化鋅4份、氧化鈉3份、竹炭2份、長石尾礦粉末3。
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褐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佈粉紅的斑點,每塊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由於面釉中引入的有機材料燒製後會發在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
具體實施例二:
所述陶瓷坯體,其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32、窯渣16份、煅燒滑石18份、鋁質粘土12份、鎂質粘土6、矽灰石粉8份、高嶺土2份、硫化鋇3份、鋰長石3份;
所述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燒碳酸鋇18份、絹雲母17份、長石尾礦粉末14份、鉀長石11份、氧化鉻6份、高嶺土8份;
所述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9份、石英28份、高嶺土13份、錫晶料6份、玻璃9份、糯米粉3、草酸銅4份、氧化鋅2份、氧化鈉3份、竹炭1份、長石尾礦粉末2份。
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醬色的底色,在醬色的底釉上分佈桃紅色的斑點,由於面釉中引入的有機材料燒製後會發在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
具體實施例三:
所述陶瓷坯體,其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33、窯渣19份、煅燒滑石16份、鋁質粘土11份、鎂質粘土6、矽灰石粉6份、高嶺土4份、硫化鋇3份、鋰長石2份;
所述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8份、煅燒碳酸鋇19份、絹雲母16份、長石尾礦粉末11份、鉀長石12份、氧化鉻6份、高嶺土8份;
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醬色的底色,在醬色的底釉上分佈粉紅色的斑點,由於面釉中引入的有機材料燒製後會發在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的製備工藝,製備上述的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4,等待陶瓷坯體完全乾燥至含水率為1-2%後,在陶瓷坯體表面施底釉;
步驟5,使用釉漿製作陶瓷坯體,等待陶瓷坯體完全乾燥後,在陶瓷坯體表面施一層底釉,等待面釉乾燥後,向底釉表面噴塗面釉,施釉時底釉的波美計濃度為50-60度,面釉波美計濃度為30-40度;
步驟6,將施有開裂底釉層和麵釉層的陶瓷坯體放入窯爐中一次燒製成型,燒成溫度為1220-1260℃,燒製溫度控制共分為五段,具體如下:
其中步驟1、步驟2中陶瓷坯體原料與底釉中使用的長石尾礦,依次經粉碎、磁選後,煅燒1080攝氏度。
上述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及其製作方法,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褐色、醬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佈粉紅、桃紅色的斑點,每塊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顯得粗糙乾澀,遇水後水會迅速填滿缺釉毛孔,使釉面渾然一體,自然就晶瑩剔透,有如“雨花石”見水就亮的特質,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該種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的陶瓷坯體、底釉、面釉的原料中大量使用了長石尾礦粉末作為原料,具有顯著的環保價值,同時有效降低原料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上述僅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並不侷限於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於侵犯本發明保護範圍的行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坯體和設置於陶瓷坯體表面的底釉層和麵釉層,所述陶瓷坯體,其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25-35、窯渣15-20份、煅燒滑石15-20份、鋁質粘土10-15份、鎂質粘土5-10、矽灰石粉5-10份、高嶺土1-5份、硫化鋇1-5份、鋰長石1-5份;所述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0-30份、煅燒碳酸鋇15-20份、絹雲母15-20份、長石尾礦粉末10-15份、鉀長石10-15份、氧化鉻5-15份、高嶺土2-10份;所述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0-30份、石英20-30份、高嶺土10-15份、錫晶料5-10份、玻璃5-10份、糯米粉1-5、草酸銅1-5份、氧化鋅1-5份、氧化鈉1-5份、竹炭1-5份、長石尾礦粉末1-5份。
最佳化的,陶瓷坯體的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28、窯渣19份、煅燒滑石16份、鋁質粘土13份、鎂質粘土7、矽灰石粉6份、高嶺土3份、硫化鋇4份、鋰長石4份。
最佳化的,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燒碳酸鋇17份、絹雲母16份、長石尾礦粉末13份、鉀長石14份、氧化鉻6份、高嶺土8份。
最佳化的,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6份、石英24份、高嶺土14份、錫晶料9份、玻璃8份、糯米粉4、草酸銅3份、氧化鋅4份、氧化鈉3份、竹炭2份、長石尾礦粉末3。
最佳化的,面釉層的厚度為0.1-0.2mm,所述底釉層的厚度為0.3-0.5mm。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製備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按陶瓷坯體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製得陶瓷坯體釉漿,;
步驟2,按底釉層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加水球磨後分別製得底釉,料:球:水的質量比為3:1-2:1-3進行溼法球磨1h~3h,球磨後過80目-100目篩;
步驟3,按面釉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加水球磨後分別製得面釉,料:球:水的質量比為2:1:2-3,進行溼法球磨5h~8h,球磨後過200目-300目篩;
步驟4,等待陶瓷坯體完全乾燥後,在陶瓷坯體表面施底釉;
步驟5,使用釉漿製作陶瓷坯體,等待陶瓷坯體完全乾燥後,在陶瓷坯體表面施一層底釉,等待面釉乾燥後,向底釉表面噴塗面釉;
步驟6,將施有開裂底釉層和麵釉層的陶瓷坯體放入窯爐中一次燒製成型,燒成溫度為1220-1260℃,窯爐到達燒成溫度後,勻速降溫至自然冷卻。
進一步的,步驟1、步驟2中陶瓷坯體原料與底釉中使用的長石尾礦,依次經粉碎、磁選後,煅燒1080攝氏度。
進一步的,施釉時底釉的波美計濃度為50-60度,施釉時面釉的波美計濃度為30-40度。
進一步的,步驟4坯體乾燥後的含水率為1-2%。
進一步的,步驟6中燒成時,步驟6中窯爐的燒製溫度控制共分為五段,具體如下:
A:氧化氣氛下,窯爐經30-40分鐘,勻速升溫至500℃;
B:窯爐繼續升溫,經1.5-2小時升溫至800℃,保溫20-30分鐘;
C:轉還原氣氛,經3-5分鐘,窯爐升溫至燒成溫度,保溫2-3小時;
D:窯爐在還原氣氛下以100℃/h-120℃/h的降溫速率降溫至1000℃;
E:轉氧化氣氛,快速降溫經10-30分鐘由1000℃度降溫至600℃,在自然降溫至出窯。
本發明提供的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及其製作方法,使用獨特的原料配方和低溫窯變燒製工藝,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褐色、醬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佈粉紅、桃紅色的斑點,每塊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顯得粗糙乾澀,遇水後水會迅速填滿缺釉毛孔,使釉面渾然一體,自然就晶瑩剔透,有如“雨花石”見水就亮的特質,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該種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的陶瓷坯體、底釉、面釉的原料中大量使用了長石尾礦粉末作為原料,具有顯著的環保價值,同時有效降低原料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透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坯體和設置於陶瓷坯體表面的底釉層和麵釉層,
所述陶瓷坯體,其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25-35、窯渣15-20份、煅燒滑石15-20份、鋁質粘土10-15份、鎂質粘土5-10、矽灰石粉5-10份、高嶺土1-5份、硫化鋇1-5份、鋰長石1-5份;
所述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0-30份、煅燒碳酸鋇15-20份、絹雲母15-20份、長石尾礦粉末10-15份、鉀長石10-15份、氧化鉻5-15份、高嶺土2-10份;
所述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0-30份、石英20-30份、高嶺土10-15份、錫晶料5-10份、玻璃5-10份、糯米粉1-5、草酸銅1-5份、氧化鋅1-5份、氧化鈉1-5份、竹炭1-5份、長石尾礦粉末1-5份。
具體實施例一: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體,還包括坯體和設置於陶瓷坯體表面的底釉層和麵釉層,面釉層的厚度為0.1-0.2mm,所述底釉層的厚度為0.3-0.5mm;
陶瓷坯體的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28、窯渣19份、煅燒滑石16份、鋁質粘土13份、鎂質粘土7、矽灰石粉6份、高嶺土3份、硫化鋇4份、鋰長石4份;
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燒碳酸鋇17份、絹雲母16份、長石尾礦粉末13份、鉀長石14份、氧化鉻6份、高嶺土8份;
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6份、石英24份、高嶺土14份、錫晶料9份、玻璃8份、糯米粉4、草酸銅3份、氧化鋅4份、氧化鈉3份、竹炭2份、長石尾礦粉末3。
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褐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佈粉紅的斑點,每塊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由於面釉中引入的有機材料燒製後會發在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
具體實施例二: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坯體和設置於陶瓷坯體表面的底釉層和麵釉層,
所述陶瓷坯體,其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32、窯渣16份、煅燒滑石18份、鋁質粘土12份、鎂質粘土6、矽灰石粉8份、高嶺土2份、硫化鋇3份、鋰長石3份;
所述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燒碳酸鋇18份、絹雲母17份、長石尾礦粉末14份、鉀長石11份、氧化鉻6份、高嶺土8份;
所述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9份、石英28份、高嶺土13份、錫晶料6份、玻璃9份、糯米粉3、草酸銅4份、氧化鋅2份、氧化鈉3份、竹炭1份、長石尾礦粉末2份。
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醬色的底色,在醬色的底釉上分佈桃紅色的斑點,由於面釉中引入的有機材料燒製後會發在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
具體實施例三: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坯體和設置於陶瓷坯體表面的底釉層和麵釉層,
所述陶瓷坯體,其重量份如下:長石尾礦粉末33、窯渣19份、煅燒滑石16份、鋁質粘土11份、鎂質粘土6、矽灰石粉6份、高嶺土4份、硫化鋇3份、鋰長石2份;
所述底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8份、煅燒碳酸鋇19份、絹雲母16份、長石尾礦粉末11份、鉀長石12份、氧化鉻6份、高嶺土8份;
所述面釉層,其重量份如下:鉀長石20-30份、石英20-30份、高嶺土10-15份、錫晶料5-10份、玻璃5-10份、糯米粉1-5、草酸銅1-5份、氧化鋅1-5份、氧化鈉1-5份、竹炭1-5份、長石尾礦粉末1-5份。
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醬色的底色,在醬色的底釉上分佈粉紅色的斑點,由於面釉中引入的有機材料燒製後會發在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
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的製備工藝,製備上述的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按陶瓷坯體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製得陶瓷坯體釉漿,;
步驟2,按底釉層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加水球磨後分別製得底釉,料:球:水的質量比為3:1-2:1-3進行溼法球磨1h~3h,球磨後過80目-100目篩;
步驟3,按面釉原料配方進行配比稱重,加水球磨後分別製得面釉,料:球:水的質量比為2:1:2-3,進行溼法球磨5h~8h,球磨後過200目-300目篩;
步驟4,等待陶瓷坯體完全乾燥至含水率為1-2%後,在陶瓷坯體表面施底釉;
步驟5,使用釉漿製作陶瓷坯體,等待陶瓷坯體完全乾燥後,在陶瓷坯體表面施一層底釉,等待面釉乾燥後,向底釉表面噴塗面釉,施釉時底釉的波美計濃度為50-60度,面釉波美計濃度為30-40度;
步驟6,將施有開裂底釉層和麵釉層的陶瓷坯體放入窯爐中一次燒製成型,燒成溫度為1220-1260℃,燒製溫度控制共分為五段,具體如下:
A:氧化氣氛下,窯爐經30-40分鐘,勻速升溫至500℃;
B:窯爐繼續升溫,經1.5-2小時升溫至800℃,保溫20-30分鐘;
C:轉還原氣氛,經3-5分鐘,窯爐升溫至燒成溫度,保溫2-3小時;
D:窯爐在還原氣氛下以100℃/h-120℃/h的降溫速率降溫至1000℃;
E:轉氧化氣氛,快速降溫經10-30分鐘由1000℃度降溫至600℃,在自然降溫至出窯。
其中步驟1、步驟2中陶瓷坯體原料與底釉中使用的長石尾礦,依次經粉碎、磁選後,煅燒1080攝氏度。
上述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及其製作方法,所燒製出的瓷器具有褐色、醬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佈粉紅、桃紅色的斑點,每塊斑點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狀佈置的缺釉毛孔,顯得粗糙乾澀,遇水後水會迅速填滿缺釉毛孔,使釉面渾然一體,自然就晶瑩剔透,有如“雨花石”見水就亮的特質,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該種低溫窯變梅花釉瓷器的陶瓷坯體、底釉、面釉的原料中大量使用了長石尾礦粉末作為原料,具有顯著的環保價值,同時有效降低原料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上述僅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並不侷限於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於侵犯本發明保護範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