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生活的無奈156

    教育是什麼?每個人都可以給出自己的闡述,但追本溯源,卻發現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教育自遠古時期即已產生,這源於人類智慧的發展及嚴苛的自然環境壓力,它直接發源於上古先民最切近的謀生方式之中,內容涉及生活的各個領域,反映了當時氏族文化的主要特徵及部落間、部落內的知識文化傳播交流的特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教育包含“教”和“育”兩種含義。“教,上所施,下所孝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是指傳授,既把前人歸納總結的文化知識傳授出去,讓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屬於理性實在的可見世界;“育”是指培育,既引導人們認識和合理利用自然的熱情,啟發人們向善的心智,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屬於靈性變化的可知世界。教中帶育,育中含教,教與育結合才能稱之為教育。


    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和社會功能的實踐活動,以及對人類各民族歷史、文明的傳承與發展。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的有組織機構的教育,根據背景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人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教育深刻影響著人類文化的發展,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不同時代、不同國度對教育也有不同的認知。不同歷史背景下的教育者,會推崇不同的教育目標與方式。孔子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孟子則認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魯迅強調“教育是要立人”。陶行知則覺得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美國的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英國的斯賓塞認為“教育為未來生活之準備”。將不同時代、不同國度教育家的思想統合起來,或可淺嘗教育的實質。


    教育是人的基本需求,是權利也是義務。歐洲早期的教育受宗教影響很大,中國古代教育始於經典著作。當今社會的教育,則是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增強人的體質。


    教育的物件是人,所以教育的內容必須是良性、有意義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規劃、管理教育活動的方向和目標、傳遞資訊的內容和方式。教化育人,就是讓人接受各種有用的知識,以期將這些知識吸收、內化,能夠將其直接作用於社會,或者把這些知識作為基礎,昇華出新的知識,即發現和發明,從而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不斷前行。


    教育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傳授知識;第二層次是在掌握一定知識基礎後培養能力;第三層次是在知識和能力基礎上提高素質,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這些內在的品質,更多的是文化的積澱、知識的內化和轉化的結果,也與個人的智商、情商等相關。困難的解決要靠知識完成,深層次的美與醜需要知識判斷,善與惡的區分需要知識甄別,幸福的人生要靠知識鋪路,高尚的心靈需要知識啟迪。能力培養是教育的過程,傳授知識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如果傳授知識的基本功能沒做好,肯定無法達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學校教授知識、傳承文明;家庭培養道德品質和良好習慣;在良好品德基礎上,積累大量知識後,經過社會教育才能體驗和感悟人生。我們不能無限擴大學校教育的範圍,也不能任性推脫家庭和社會教育的責任。


    現代教育已實現國家化、法治化、初等教育義務化以及學校型別多樣化,並朝著教育終身化、全民化、教育技術現代化一步步發展。教育的內涵一直在不斷地革新變化,教育手段的演進會因科學技術的發展愈加頻繁,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 2 # 保大樹

    《教育何為?》原名《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是尼采的一部早期著作,寫於1872年,生前未出版。
    這是尼采唯一一部談教育的專著。哲學家、詩人尼采以故事手法,講述了兩個年輕的另類大學生,一個年老的哲學家和他的弟子——一位年輕教師,於一個美麗的黃昏,在萊茵河畔一處林中空地相遇的故事。
    雙方由誤會、衝突而至於相互理解和暢談,談話的內容圍繞著教育,分別從學生、教師和哲學家的立場對德國教育現狀進行了批判。尼采對當時初露端倪的現代文化和現代教育的批判,今天讀來依然振聾發聵,啟人深思。

  • 3 # 悔當初£&

    一、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增長能力經驗,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控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


    二、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英寸的拉桿箱是什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