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玉剛新青年
-
2 # 河山吾血
暫且不說你說問的其人品如何,先看一下他的生平主要事蹟及著作。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註》,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註》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這樣的履歷如果是在當今社會,那隨便拿出一段來都值得普通人抬頭而視了,更不要說眾多光環加於一身。現在我們去了解古人,難免會帶著當今社會普遍認可的社會倫理道德標準去評價和認知一個人,但普世的價值觀都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變化而隨之改變的,更何況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想想距離我們很近的祖輩們,他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與我們那巨大的差異就能理解了。
現在去看一個古人,無論其做了什麼都已成為歷史,具體當時待人接物如何又有什麼意義。學習歷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暫且不論是否有其糟粕,光是其精華就足以讓我們受益無窮了。
-
3 # 夢寄鄉情
朱喜是福建人,在我們家鄉漳州當過知府:他的理學思想對漳州及至閩南粵東的歷史文化影響很大,至於如何評價,吾輩不敢妄言。
-
4 # 之瀚海孤舟
朱熹註定是要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的,正是他的理學思想把中國帶入暗無天日的“中世紀”——明清兩朝對人性的極端壓制,成為中華民族走向衰落的催命符!
關於朱熹的失德事蹟,文史多有記載,只是封建統治階級為著他們的統治利益才把他捧至高位。
-
5 # 雲上文心
18歲舉鄉貢,19歲登第。青年時曾師事李侗,為二程四傳弟子。
主張抗金,但反對盲目用兵,強調準備,要“蓄銳待時”。
致力於學術研究。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教育、樂律、自然科學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
朱熹還討論了心與物的關係,認為心不僅是一身的主宰,而且可以超出主體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天下之道,皆原於此。”(同上書卷四)在他看來,“心雖主乎一身而其體之虛靈,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物而其用之微妙,實不外乎一人之心。”(《大學或問》卷二)這一思想後來被心學家們所重視和發揮。
可見,所謂“存天理”者,即維護“三綱”、“五常”、“五倫”;所謂“滅人慾”者,即掃除一切與“三綱”、“五常”、“五倫”相背之意念行為。所謂“重義輕利”者,也即是要求人們自覺地按“三綱”、“五常”、“五倫”思考問題、實施行為,“克己復禮”,以達“天理”。朱熹的這些思想,後經統治階級推崇宣揚,成為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對南宋以後的中國封建社會以至日本等海外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因此,朱熹的貢獻應該要看到,但朱熹學說的被提升和改變,也不可忽略。一分為二地看待。
-
6 # 海佑講史
我們把他的生平貼出來,至於他到底是不是偽君子,大家自己判斷吧。
在歷史的長河中,頭頂光環的人數不勝數,但有些人品德雖然不如普通人,卻在其榮耀的遮掩下成為了超越普羅大眾的完美之人。我們今天就來剖析一位名貫聖賢書的聖人,來解讀一下其不為人知的一面如何讓人眼鏡大跌,令人咂舌。
他就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存天理滅人慾是其提出的理學概念,這位在理學上登峰造極的大師雖然在古籍中光彩照人,但翻看史書的另一面,就能發現他是一位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的人。
朱熹是江西人,世稱朱子,出生於公元1130年,十九歲中進士,官途直到寶文閣待制,可謂獲得了雙重高階的社會地位。清康熙稱朱熹: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可見朱熹的歷史評價有多高,堪比孔孟這樣開宗立派的人物,自然宣告遠揚,被元明清三朝尊奉為儒學繼承的大成者,影響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
從學問的成就方面來考察朱熹,其自然是一位震鑠古今的人物,但是在理學方面他極端的提倡“存天理,滅人慾”這一套理論,教化人們泯滅人慾,做道德上的完人,自己卻幹著背道而馳的事情,就說不過去了。
朱熹手跡
古籍上面記載,朱子早慧,在五歲的時候,就能看懂《周易》,並且還編撰了一本叫《周易本義》的冊子,足見其對易書的見解之廣博。受易學影響,朱熹也成為了一個風水痴迷者,沉迷其中深信不疑,自古帝王陵寢選地都要風水大師親自勘察山水風貌,地理位置,朱子作為百姓之身,對此事也相當重視,其家人的墓地,都由他親自勘察選定,可見朱子也是一位私心重的人,這與他理學中輕利重義的思想背到而馳的。
南宋一一八二年,朱熹時任朝廷命官浙東常平使,當時其在臺州巡行,永康學派的關鍵人物唐仲友因為反對朱熹的理學,朱熹遂在朝堂之上連上幾道奏摺要求皇上彈劾他,朱熹不僅陽謀使出,還玩出了下三濫的招數,按照其理學價值觀,抓住了唐仲友的個人生活問題,當時名妓嚴蕊因與唐仲友有寬衣解帶之情,朱熹遂下令逮捕嚴蕊,打入死牢,嚴刑逼供,想利用這個事情來打倒唐仲友,但嚴蕊誓死不招。
嚴蕊劇照
很快這件事,就傳到了民間,且不論唐仲友的生活問題是否清潔,但朱熹用這種招數對付人,很難與其君子形象貼合,嚴蕊一個女子,傲骨錚錚,反而得到了民間的讚許,這件事很快被南宋皇帝宋孝宗得知,一時間朝野沸騰,朱熹被調任其他官職。
在訴訟原則中,本不應該引入原告被告的倫理地位,社會地位,只有一視同仁,才能理清是非曲直,但朱熹對訴訟原則有著自己的偏見,認為不管孰是孰非,一律先排輩份和地位再論是非,可見朱熹理學中道德原則的可怕之處,如果人微言輕,那處於底層的人還怎麼申冤呢?
史料記載,在公元一一九六年,也就是宋慶元2年,時任監察御史的沈繼祖向朝廷上奏章彈劾朱熹,列舉了其諸多罪狀,例如帶著姿色非凡的尼姑遊玩,最後讓尼姑還俗,納尼姑為妾;自己的大兒媳在丈夫死後懷孕,懷疑是朱老夫子乾的事情;利用兒女婚嫁之事,大肆收授鉅額錢財;開辦學院,開出高昂學費;指使弟子偷盜耕地的黃牛;看中別人的墓地風水上佳,丟掉自己滿口的理學道德,把墓中骸骨掘出棄於荒野,安葬自己的親人。
無風不起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雖然有人認為朱熹的這些罪過是朝堂之上政敵打擊他而捏造的藉口,可但凡是臣子提交給皇上的奏摺中的事情都要經過朝廷考察的,沈繼祖作為監察御史,其奏摺陳述的內容,皇上自然要進行詳細考察,可見朱老夫子坐實這些事情的可能非常大。
南宋慶元二年12月,朝廷對理學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批判,理學被斥責為“偽學“,朱熹成為了罪魁禍首,甚至有人提出將朱熹處以死刑,朱熹整個家族由此衰落,部分家族成員被流放到煙瘴之地,部分被打入死牢,從此一振不撅。
朱老夫子風燭殘年,晚景淒涼,變成了半個盲人,足疾使其不能活動,為了使自己的理學道統後繼有人,在加緊編撰了一段時間著述後,朱熹病死於西元1200年。
從朱熹身上我們發現,古代不乏這樣的持雙重標準立世的名流聖人,雖然他們貴為聖賢,但在世俗事務面前仍不能脫俗,而是戴著面具過著雙面人生,如魯迅所言,面具戴的久了就長在臉上了。每個人都逃脫不了自己人性的限制,實在是讓人嘆息……
回覆列表
絕對的偽君子!
憑心而言,我不攻擊任何人的政見和理論方針,在當時的社會上有一定的封建性和侷限性,為統治者服務意識;也不願意多管別人的私生活,跟尼姑還道姑談戀愛,每個人都有慾望,人性本惡,體記憶體在邪惡因子,無時無刻不存在,只是時間未到,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我只說一件事,就是王安石,儘管王安石在變法上讓人罵得狗血淋頭,可是當時,從沒有人,也不會有人在他私生活上罵過他一句!
相比朱熹,不要跟我說誣陷,也不要跟我說無辜,你真要是如王安石一般!誰敢說你是偽君子,我和他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