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大王顯坤
-
2 # 帝三明
現在的中中國產車已經不是幾年前廉價代名詞了,以前的中中國產只有幾萬的車,而幾年前十幾萬的中中國產車已經成為主流了,而現在二三十萬的中中國產車已經成為常態,而且銷量還不錯!
現在中中國產車不斷爭奪低端市場的同時已經發力中高階市場,以比亞迪漢為例,其售價二十多萬,但是已經連續多月銷量過萬,而中中國產新能源汽車,幾十萬的售價加起來銷量也很不錯!
不過現在中中國產車魚龍混雜,傳統車企和以營銷為主的新勢力品牌,以及不知名雜牌太多了,很多車企誇大宣傳,營銷過度,這樣引起很多人反感,中中國產車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人們已經摒棄中中國產車廉價的觀念了,因為現在很多中中國產車華人都買不起了!
有時候發展過快不是好現象,只有穩紮穩打才是硬道理,我相信只有那些有技術儲備穩紮穩打的品牌才能持續走下去,那些靠營銷靠賣情懷靠噱頭的品牌只會曇花一現,等國家規範了汽車市場,我相信90%的中中國產品牌將從市場上消失,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想撈一筆,濫竽充數的!
-
3 # 隨心所遇pro
第一點、價效比高,同價位的中中國產車的配置真的是遠高於合資車的,就目前的自主中中國產品牌的車,這個普遍性的價位都在20萬以內的。而且尤其十多萬的居多,而10多萬內的合資車呢,那可就真的是不值一提了,甚至很多基本的功能都沒有,那估計真的沒多少人會願意買。 第二點、在外觀、內飾、空間方面。同等的價位,我們的中中國產車在功能配置方面都較為豐富,而且都是貼近於我們開車習慣的。他的實用性比較強,而在內飾、空間、外觀上那更是完勝合資車啊,而且在這一方面的技術含量也不是很高,所以二者之間差距也都很小。
-
4 # 天和Auto
中中國產汽車的形象有了很大的變化,轉變共計經歷三個階段
概述:
廉價主流正統中中國產汽車的形象與氣質經歷了三個階段,現在已經成功蛻變,咱們就來捋一捋吧。
第一階段的中中國產汽車以價格低廉的入門級車為主,比如奇瑞QQ、風雲系列,吉利自由艦,比亞迪F3,長安奔奔等;這一階段的中中國產汽車多以小微型車,或者是緊湊級的轎車與SUV為主,支撐銷量的基本都是4~10萬區間內的車輛。超過10萬的選項基本以合資汽車為主,市佔率還是比較低的。
第二階段的中中國產汽車的定位在逐步提升,主攻10-15萬區間內的SUV;比如哈弗H6、吉利博越、長安CS75,二線陣營裡有比亞迪的S6/7,奇瑞瑞虎系列,傳祺GS4,以及已經消失的品牌裡的眾泰、陸風、力帆等,轎車只有吉利EMGRAND EC7的表現挺好,在第一階段後期表現較好的中華駿捷、奇瑞A3等車陸續失去競爭力,在第二階段後期才有長安逸動和奇瑞艾瑞澤系列表現尚可。
第三階段是中中國產汽車定位衝高的階段,主攻20萬以上的中高階市場;首先破局的車輛有哈弗H8、榮威W5、榮威950、紅旗H7等,這些車雖然銷量都很差且大部分都陸續停產,但卻讓熱門看到了中中國產汽車衝高的開始。於是就有了第二階段的超越,而這個階段裡的中中國產汽車選擇了“彎道超車”,以比亞迪汽車為核心,打造的插電式混動秦、唐、宋三款車一步步突破20和30萬的價格天花板,並且這些車均以超高效能和超高的“能效比”逐步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今天,中中國產汽車的形象和氣質不同過去了,在比亞迪打開了中高階市場之後形成了頭部效應,隨即出現了主攻高階陣營的新品牌;比如蔚來、理想、小鵬,這些新勢力品牌初期並不被看好,因為“太年輕”,但電驅動平臺需要的是活躍的思維,創新的能力,這是一種與內燃機車完全不同的驅動系統;簡而言之,年輕的企業也能打造出高階的電動汽車,因為這是一種“天生高效能”的系統。
此時在傳統陣營裡,除了比亞迪以外的車企,思想似乎還是偏保守一些;依靠傳統陣營全線破局真的很難,比亞迪單槍匹馬終究勢單力薄,所以蔚小理獲得了市場最大的鼓勵,不論是宏觀層面還是企業本身的努力,最終都將這些品牌打造成為成功的高階品牌。
時至今日,中中國產汽車裡有比亞迪王朝、紅旗汽車、蔚來、理想、小鵬、問界、嵐圖、坦克、極氪等高階品牌,市佔率指數級增長;隨著這些車的保有量的提升,在路上總能看到這些車,中國汽車品牌的形象也就從之前的“廉價品牌”到“親民品牌”,變成了高階品牌,但用“正統品牌”來定義今天的中中國產汽車也許更合適。
因為之前的人們普遍認為駕駛合資汽車、外國汽車才能體現出實力,其底層的邏輯其實是“媚外”,是一種在西方文化入侵嚴重的階段裡形成的一種病態的“集體崇洋”的心態;這是非常危險的,最和諧的場景應當是華人駕駛優秀的中國汽車,中國汽車在中國市場裡覆蓋低中高階定位,讓不同消費層級的人們都能選擇到中中國產汽車才對。
正統代表著傳承,中國汽車品牌經過了三次升級,成功扭轉了形象;這是完美的蛻變,同時也做到了傳承,此時中中國產汽車的形象就應當是正統,這樣才能讓中國汽車工業蓬勃發展,讓優秀品牌和汽車文化得以傳承。
-
5 # 廣汽三菱張掖吉元4S店
首先是價格,十萬以內的中中國產車的選擇有很多,讓很多普通家庭都能夠開得起車;其次是配置高,中中國產車在配置方面真的是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最後是車輛小問題多,當然不會有大題,現在的車,十幾年是沒有問題的。
-
6 # 老於1971
從2015年開始,主流中中國產車的質量就接近合資車了,配置和外觀甚至更好。當然你買了那些掙“快錢”的雜牌車另當別論。
本人16年底買的EMGRAND EC7GL,至今為止沒有故障維修過,進行過一次事故維修,也沒有異響和生鏽,動力和油耗也沒啥變化。走爛路把護板都刮爛了,也沒傷到底盤和發動機。
-
7 # 盛是_小魚
部分人說外觀內飾好看,配置多。
部分人說中中國產車已起來,比日本合資硬。
部分人怕被說跪久了,不願說中中國產很多不行。
部分人認為中中國產車基礎品質行多不行,技術都是抄搬,只會加電子裝置,沒真研發專利技術。
回覆列表
人們現在心裡的中中國產車還是很好的。十多萬的中中國產車都不錯,配置,效能省油…。向奇瑞,比亞迪,長安,等各方面都不錯,質量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