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奮發帆船qY
-
2 # 寧靜致遠DW
儘自己的心就好,大道理是父母有權想怎麼支配那是法定的,也是的,多想想父母帶你帶到了這個世界,世界有開心快樂,也有不盡人意的,但開心快樂總是要多那麼一點點,一小點,別琢磨那些不開心的事,生活會更美好,你說呢?
-
3 # 上善若水5128
我的父親在生病前,生活陷入困境之時,是我不計前嫌,將他接到我在外的家裡,幫我買買菜燒燒飯。每天供飯供菜供酒供一切生活開支,另外還發工資(26年前的事)。
這一住就是幾年。
後來,又過了多年以後,父親突患癌症。我陪他各處求醫問藥,又將他帶到身邊盡力侍候。
記得父親曾經當面對我說:"想不到你對我這麼好?不管你對我有多好,你用的錢,我會還你。我留下的財產,你別想拿到一分。女兒就是女兒,兒子就是兒子,這個得分清"。
我不假思索回答說:"我用的錢不要還。誰叫我是你親身養的呢?你餘的錢,我從來沒想過要拿。因為,心裡不想,所以就不會難過"。
父親去世後,兩個舅媽分帳,給了我女兒500元紅包。(我說:父親在世說過,不會給我一分錢。我女兒舅媽說:不聽他,現在是我們做主)。
說實話,對父親好,是出於自己做人女兒,報答養育之恩的想法。
雖然20多年過去了,但我認為自己當時真的做對了。
至少現在沒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題主問為什麼父母生病,女兒出錢出力,父母卻將省下的錢給兒媳婦?
也可能你的父母,跟我父親一樣,就是傳統的老思想老習俗。
也許他們的兒媳婦,相對來說,過得比你們差。
也許他們的兒媳婦,不是省油的燈,錢給她,是為了少惹廢話。
也許他們認為,兒子媳婦,才是自家的根。
總結
即使有許多不合理不公平。我們做女兒的,也只能尊重父母的做法。
我們自己要做的就是"問心無愧",不留遺憾。
以上回答,不知朋友是否滿意?
回答完畢,不喜勿噴。
-
4 # 霖霖愛分享
我們老家有句老話:兒的江山,女的飯店。說的是家產得給兒子,女兒出嫁後可以回孃家吃飯。這種封建傳統思想在一些老人心裡根深蒂顧,所以才有現在的老人生病後女兒出錢出力,父母卻蔣省下的錢給兒媳婦的的情況。如果兒子兒媳生活狀況不好,而女兒的生活狀況比兒子強,老人從心裡找個平衡,認為兒子兒媳不容易,也會這麼做。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上困難所致。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這樣的情況不多了。許多老人都很開明,對待兒子和女兒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少了,因此這樣的情況不多了。
-
5 # 高冷溪水gl
關於這個問題很真實也很現實,我親身體驗過了,我父母雖然不重男輕女,兒女長大上學讀書,只要到了上學年齡就馬上報名,不管姑娘兒子只要肯讀,借債也要讓她讀下去,從不像別家的父母不讓女兒讀書,說隨讀幾高將來是別人家裡人,我父母這一點讓我佩服,我很感激父母,現在我70多歲了會搞網購,會玩抖音,在我們村很難找一個,雖然父母在我們讀書時沒有偏見,可是後來我們都成家立業了,我的侄姑娘,侄兒子讀書,我老媽總是找我要錢幫助,其實我弟在學校門口開商店,很賺錢,比我條件好,我知道老媽的心思,把孫子培養的有出息了,她臉上有光,後來我侄姑娘很爭氣,讀了博士,她一提到孫女有出息了,恨不得要笑掉大牙了,我後來明白了,老媽專門顧兒子媳婦,孫子,就是要她臉上有光,說起來好聽,她一生會做人,兒子媳婦,孫子都過的比別家好,她的為人值得,睡著了笑醒了,她臉上有光了,我認為這就是父母專門顧兒子媳婦的重要原因吧!
-
6 # 神馬悠悠
謝謝邀請,我感覺作為子女,為父母出錢出力,都是應該的,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父母將省下的錢給兒媳用,或許是自古以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老一輩的人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因為在父母看來,女兒已經嫁出去了,兒媳婦是他最親近的人,所以老人有了錢財,就會想到給兒媳婦。
我感覺只要老人高興,他的錢想補貼給他的哪個子女都無所謂。
我們做子女的,只要盡到自己的孝心就可以了,至於老人的怎麼支配自己的錢,那是他自己的自由,你的錢孝順父母,那就是父母的錢,父母不捨得花,又送給其他子女。這也是正常的,不要去計較父母的做法。老人怎麼樣高興,就讓他怎麼去做,不要去幹涉老人的自由。你在老人身上再怎麼捨得花錢,如果讓老人不開心,我個人認為,那也不叫孝順。能讓老人開心快樂,無憂的安度晚年生活,才是最好的孝順。
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也有自己最惦記的那個孩子。子女當中,總有父母最喜歡的那個孩子。子女中如果大家過的都很好,或許父母就會偏好他最閤眼緣的那個。如果子女中有經濟實力差的,父母就會接濟日子過的最差那個,因為我們也都是為人父母的人了,指頭咬一咬,哪個都疼。
我家兄弟姐妹六人,但我們從來沒有鬧過矛盾,也沒有因為孝順父母的事情而有紛爭。父母有事情,都積極的去解決。誰都沒有說過誰付出的多少,因為孝順父母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去攀比誰做的多,誰給的少。
有時候回父母家,買好了所有吃喝拉撒的東西,父母感覺吃不完,他就會打電話,送給其他子女,我覺得父母做的沒有錯,他即使送給了其他子女,也無可厚非。再者說了,送給的都是自己的親人,兄弟姐妹,又不是大事大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有必要計較那麼多。
一家人,兄弟姐妹一起,大家都要有“讓”的心態,也要有“吃虧”的心態,大家才能相處融洽。對父母要有對“孩子”一樣耐心,這樣一家人才能有其樂融融的氛圍。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觀點,因為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不同,相處模式也不同。但不管怎樣,和睦的家庭,每個子女對待父母的態度,都是不去計較得失的。
-
7 # 向錘頭
作為父母,有權支配自己的錢財,女兒儘自己的孝心就行了。
至於父母將省下的錢給兒媳婦兒,我認為有兩點:
1.父母跟兒媳婦住在一家過日子,父母有個大病小災的,畢竟用兒媳婦兒方便一些,就拿我大姐來說吧,有一次她突然腿疼的歷害,一下子不能動了,兒子和媳婦兒急忙揹她上車去了醫院,當然住院費,在醫院伺候大多都是兒子和媳婦兒,兩個女兒,大女兒結婚後和丈夫在唐山發展,回來看了看病設有多歷害,待了兩天,家裡還有年邁的公婆就回去了,二女兒家裡孩子還小,晚上離不開媽媽,只白天來醫院看看大姐,晚上又回去了,透過這件事,大姐
還是有病主要靠的還是兒子媳婦兒。
2.父母愛自己的兒子,愛屋及烏也愛自己的兒媳婦兒,兒媳婦兒把家經營的紅紅火火,家裡一團和氣,父母當然更高興,家裡的大權都交給兒子,媳婦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做女兒的不是不孝順,自己出家了有了自己的家,照顧父母不方便了,所以多給父母個零花錢也是應當的,至於他們怎麼支配,他們高興就好。
回覆列表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看破不說破!
人到中年,誰都有自己的小家,作為父母,他們也都是平凡的鄉下人,他們的文化水平、思想認知決定了他們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更何況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要適當的允許這種不完美或者說侷限性的存在。作為子女,我們無需過分的解讀他們的做法,更無需指責他們的對錯!
歲月不聲不響,你且不慌不忙。在凡俗的煙火裡,閱來日方長,願你全力以赴的過,風輕雲淡的活,看淡一切,方得始終!
個人一點粗俗見解,若有不妥,望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