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曹操怕死後被人發掘墳墓,在漳河一帶造了七十二個疑冢。 明陶宗儀《輟耕錄·疑冢》:“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宋俞應符有詩題之曰:‘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機到丘壟。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屍。’此亦詩之斧鉞也。” 宋范成大有《七十二冢》詩,自注曰:“在講武城外,曹操疑冢也。”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迷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他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親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後裔,後來成為宦官曹騰的養子。曹操文武雙全,《魏略》說他"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三國志》說他"才武絕人"。 公元192年,他正式組建了自己的軍事集團"青州兵",公元196年率軍進駐京城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經官渡之戰等戰役,打敗袁紹和其他割據軍閥,統一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於赤壁之戰中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從此形成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割據的局面。公元213年,曹操進爵魏王,名義上雖為漢臣,但權傾朝野,實際上已是皇帝。曹操死於公元220年3月15日,終年六十六歲。 但是這樣一個權力與地位不亞於帝王的梟雄卻提倡薄葬,公元218年,他頒佈了一道《終令》,再次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一年後,他為自己準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並留下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 為了防止死後陵墓被盜,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他還採取了"疑冢"的措施。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七十二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各個城門抬出。那麼這種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假如是真的,這七十二座陵墓在什麼地方呢? 一種觀點認為,曹操並沒有秘葬,更未設疑冢,只不過是主張喪葬從簡而已。 從現存的史料看,曹操對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認真的落實。他的兒子曹丕的《策文》、曹植的《誄文》中都描述了葬禮和入殮的情況,不僅交代了葬在鄴城之西,而且寫到曹操入殮時穿的是補過的衣服。晉代文人陸機、陸雲兄弟的《吊魏武帝文(並序)》等作品中,都有關於曹操喪葬和墓田情況的介紹。在《三國志》、《晉書》等史書中司馬懿、賈逵、夏侯尚等人的傳記裡也都有他們護送曹操靈柩到鄴城入葬的記載。 這是一個在《聊齋志異》中叫作“曹操冢”的故事。這個故事說,在鄴城外有一條河,河水十分湍急,靠近岸邊的地方尤其深邃幽暗。盛夏時有人到河裡洗澡消暑,忽然從水裡傳來敲擊刀斧的聲音,下水的人就斷為兩截浮上水面;後來又有一人也下河洗澡,結果和第一個人一樣遭到腰斬。這種現象在百姓中流傳,引起百姓驚恐奇怪。當地的地方官聽說了這事,就派多人到上流截斷河流,讓水流枯竭。於是人們發現巖崖之下有個幽深的洞穴,洞中安置了一個轉輪,輪上安裝著鋒刃如霜的利刃。人們拆除了轉輪進入洞穴,發現洞中有一座小石碑,上面的字型是漢朝的篆書。仔細閱讀這些文章,得知原來這就是曹操的墓穴。於是人們開啟曹操的棺材,拋散曹操的骨骸,把給他陪葬的金銀珠寶全都拿走了。 作者蒲松齡最後總結說:“‘盡掘七十二個假墓,肯定有一個墓裡葬著曹操的屍體,可怎麼知道曹操的屍體竟然在七十二個墓之內呢?’曹操奸詐啊!然而千餘年後腐朽的骨頭不保,使這些詐術又有什麼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 小說家之言雖然近於荒誕,但曹操生性多疑卻是史實。有一個傳說這樣說道,曹操為了防止後人挖掘他的墳墓,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殯的那一天,鄴城內所有的城門同時開啟,72具棺木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抬出,葬入事先準備好的墓室內。於是,後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墳,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這就是“七十二疑冢”的來歷, 據說,在曹操設定“七十二疑冢”的幾十年後,司馬氏篡奪了曹魏的天下。朝中對曹操有宿怨的大臣們聯合起來,四處尋找曹操的真墳,想把他的屍體找出來打碎掉,以謝天下。可這些人挖遍了七十二座曹公墓,也沒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屍體,最後萬般無奈之下,這些人釋出公告稱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墳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職。 佈告貼出去一個多月,仍沒有人來應召。就在這些人幾乎喪失信心時,一個白髮老頭揭了榜文來到京城洛陽,說自己有辦法找到曹操的真墓。官員們一聽半信半疑,派出了一百多名士兵跟著老頭沿京城不遠的洛河逆水而上。一路上,老頭左看右看,終於在一個地方停下來,指著一處土丘說,就在這裡。 士兵們開始挖,果然挖出了曹操的屍體。老頭所指的地方位於洛陽以西,是從堤旁鑿穴,深入洛水河床之下。士兵們進入墓室,將金銀財寶一掃而空;又把曹操的屍體搬出,剁成碎塊,甩入河中餵了烏龜。最後,官員們吩咐請出白頭老人,準備給他官做,可是老頭消失了,像是神仙一樣無影無蹤。 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曹操高陵墓門專家六依據認定曹操高陵打破“72遺冢”說中新社鄭州十二月二十七日電(記者趙敏李志全)一千多年來,中國著名歷史人物曹操的墓所在地一直撲朔迷離、疑雲重重,民間流傳有“七十二遺冢”之說。河南官方二十七日公佈:魏武王曹操高陵最終在該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被發現。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介紹,認定依據主要有六方面:首先,這座墓葬規模巨大,總長度近六十米,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出土魯潛墓誌等材料記載完全一致。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0年)病逝於洛陽,並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地屬安陽縣安豐鄉豐樂鎮。 第四,文獻還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的《遺令》稱“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也在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第五,最為確切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第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鑑定年齡在六十歲左右,與曹操終年六十六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 陳愛蘭表示,綜上所述,經權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根據考古資料現場考證研究,認定這座東漢大墓為魏武王曹操高陵。目前,曹操高陵的發掘尚有許多工作在進行,如陵園建築、墓地佈局的調查等。 專家們表示,曹操高陵的發現,印證了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諡號、他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有關記載是確鑿可靠的信史。
傳說曹操怕死後被人發掘墳墓,在漳河一帶造了七十二個疑冢。 明陶宗儀《輟耕錄·疑冢》:“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宋俞應符有詩題之曰:‘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機到丘壟。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屍。’此亦詩之斧鉞也。” 宋范成大有《七十二冢》詩,自注曰:“在講武城外,曹操疑冢也。”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迷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他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親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後裔,後來成為宦官曹騰的養子。曹操文武雙全,《魏略》說他"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三國志》說他"才武絕人"。 公元192年,他正式組建了自己的軍事集團"青州兵",公元196年率軍進駐京城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經官渡之戰等戰役,打敗袁紹和其他割據軍閥,統一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於赤壁之戰中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從此形成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割據的局面。公元213年,曹操進爵魏王,名義上雖為漢臣,但權傾朝野,實際上已是皇帝。曹操死於公元220年3月15日,終年六十六歲。 但是這樣一個權力與地位不亞於帝王的梟雄卻提倡薄葬,公元218年,他頒佈了一道《終令》,再次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一年後,他為自己準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並留下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 為了防止死後陵墓被盜,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他還採取了"疑冢"的措施。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七十二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各個城門抬出。那麼這種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假如是真的,這七十二座陵墓在什麼地方呢? 一種觀點認為,曹操並沒有秘葬,更未設疑冢,只不過是主張喪葬從簡而已。 從現存的史料看,曹操對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認真的落實。他的兒子曹丕的《策文》、曹植的《誄文》中都描述了葬禮和入殮的情況,不僅交代了葬在鄴城之西,而且寫到曹操入殮時穿的是補過的衣服。晉代文人陸機、陸雲兄弟的《吊魏武帝文(並序)》等作品中,都有關於曹操喪葬和墓田情況的介紹。在《三國志》、《晉書》等史書中司馬懿、賈逵、夏侯尚等人的傳記裡也都有他們護送曹操靈柩到鄴城入葬的記載。 這是一個在《聊齋志異》中叫作“曹操冢”的故事。這個故事說,在鄴城外有一條河,河水十分湍急,靠近岸邊的地方尤其深邃幽暗。盛夏時有人到河裡洗澡消暑,忽然從水裡傳來敲擊刀斧的聲音,下水的人就斷為兩截浮上水面;後來又有一人也下河洗澡,結果和第一個人一樣遭到腰斬。這種現象在百姓中流傳,引起百姓驚恐奇怪。當地的地方官聽說了這事,就派多人到上流截斷河流,讓水流枯竭。於是人們發現巖崖之下有個幽深的洞穴,洞中安置了一個轉輪,輪上安裝著鋒刃如霜的利刃。人們拆除了轉輪進入洞穴,發現洞中有一座小石碑,上面的字型是漢朝的篆書。仔細閱讀這些文章,得知原來這就是曹操的墓穴。於是人們開啟曹操的棺材,拋散曹操的骨骸,把給他陪葬的金銀珠寶全都拿走了。 作者蒲松齡最後總結說:“‘盡掘七十二個假墓,肯定有一個墓裡葬著曹操的屍體,可怎麼知道曹操的屍體竟然在七十二個墓之內呢?’曹操奸詐啊!然而千餘年後腐朽的骨頭不保,使這些詐術又有什麼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 小說家之言雖然近於荒誕,但曹操生性多疑卻是史實。有一個傳說這樣說道,曹操為了防止後人挖掘他的墳墓,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殯的那一天,鄴城內所有的城門同時開啟,72具棺木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抬出,葬入事先準備好的墓室內。於是,後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墳,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這就是“七十二疑冢”的來歷, 據說,在曹操設定“七十二疑冢”的幾十年後,司馬氏篡奪了曹魏的天下。朝中對曹操有宿怨的大臣們聯合起來,四處尋找曹操的真墳,想把他的屍體找出來打碎掉,以謝天下。可這些人挖遍了七十二座曹公墓,也沒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屍體,最後萬般無奈之下,這些人釋出公告稱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墳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職。 佈告貼出去一個多月,仍沒有人來應召。就在這些人幾乎喪失信心時,一個白髮老頭揭了榜文來到京城洛陽,說自己有辦法找到曹操的真墓。官員們一聽半信半疑,派出了一百多名士兵跟著老頭沿京城不遠的洛河逆水而上。一路上,老頭左看右看,終於在一個地方停下來,指著一處土丘說,就在這裡。 士兵們開始挖,果然挖出了曹操的屍體。老頭所指的地方位於洛陽以西,是從堤旁鑿穴,深入洛水河床之下。士兵們進入墓室,將金銀財寶一掃而空;又把曹操的屍體搬出,剁成碎塊,甩入河中餵了烏龜。最後,官員們吩咐請出白頭老人,準備給他官做,可是老頭消失了,像是神仙一樣無影無蹤。 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曹操高陵墓門專家六依據認定曹操高陵打破“72遺冢”說中新社鄭州十二月二十七日電(記者趙敏李志全)一千多年來,中國著名歷史人物曹操的墓所在地一直撲朔迷離、疑雲重重,民間流傳有“七十二遺冢”之說。河南官方二十七日公佈:魏武王曹操高陵最終在該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被發現。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介紹,認定依據主要有六方面:首先,這座墓葬規模巨大,總長度近六十米,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出土魯潛墓誌等材料記載完全一致。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0年)病逝於洛陽,並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地屬安陽縣安豐鄉豐樂鎮。 第四,文獻還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的《遺令》稱“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也在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第五,最為確切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第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鑑定年齡在六十歲左右,與曹操終年六十六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 陳愛蘭表示,綜上所述,經權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根據考古資料現場考證研究,認定這座東漢大墓為魏武王曹操高陵。目前,曹操高陵的發掘尚有許多工作在進行,如陵園建築、墓地佈局的調查等。 專家們表示,曹操高陵的發現,印證了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諡號、他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有關記載是確鑿可靠的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