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媛媛

    關於古彝文的起源時間,有這樣幾種說法:
    明代說。認為所見彝文文獻僅見於明代(唐蘭),“文獻的記載,句子的規整”乃是其標誌。對這種見解持不同意見者較多,認為“我們研究一個民族文字的創始期,不能以現存文獻為憑證,即以漢文而論,我們不能以今存最早的甲骨文年代推斷漢文創始於殷代,同樣我們也不能以今存明代彝文文獻即斷為彝文的創始期”。(馬學良)。這種觀點自貴州威寧中水陶文於本世紀七十年代出土後已被否定。
    元代說。這是法國學者亨利·科爾迪埃在其《倮族的現實形態》中說的:“大理的爨人堅持使用爨文。雲南馬龍地區納垢部落一個頭人的子孫軻爨造了爨文”,“文字來源不清,可能起源於歷史上的元朝”。
    唐代說。持此說者認為“即今安譯‘夷書’所謂唐阿軻撰爨字的說法可靠”,“證以現存和剛出土的彝文碑碣皆系明清兩代之物……,我們不妨假定彝文創始於唐代而集大成於元代”  (陳士林,1984)。此說也因為中水陶刻和《妥阿哲紀功碑》的發現而被否定。
    漢代說。持此說者依據《華陽國志·南中志》裡關於“南人言論,雖學者亦半引夷經”的記載,並認為東漢獻詩《白狼歌)是“倮倮文的前身”,而推斷“彝文就可上推到東漢,從而表明彝族也是中國有較古文化和文明民族之一”,(馬學良,1980)。朱文旭 (1993)也認為:“彝文起源時期為秦漢之際,漢末已初具一定規模”。
    半坡說。源於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距今6000多年前的51個陶刻符號能用古彝文識讀。多數彝族學者和一些漢族學者主張此說,認為:“彩陶刻劃符號是中國文字的始祖。它既是漢字的原始階段,而與彝文的創始溯源可能也有關係”(餘宏模,1978)。“它們是一脈相承的一個家族的子孫”(李喬,1983)。“彝文和漢文的淵源,都可以遠溯到西安半坡出土六千多年前的刻劃符號”(陳英,1980)。“從彝文的原始刻劃符號起到現在,彝文已經有了七至八千年的發展史”,(李家祥,1992)。
    半坡刻劃符號有不少和彝族文字完全相同或相近似,因而可以透過彝族文字解開這些符號之謎”(田昌武,1982).。半坡出土陶文應是彝文的前身。如果說彝族文字與半坡出土陶文沒有關係,是很難說得過去的,”“彝文系起源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彝族‘哎哺’世代,今半坡出土的陶文即是今見彝史的前身。”(丁椿壽,1993)。
    萬年說,持此說者主要依據是近年湖南澧縣彭頭山,河南舞陽賈湖等地出土的一批刻劃符號也可以用古彝文釋讀。最早提出古彝文萬年曆史說的學者是劉志一教授,認為:“古彝文有九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如果加上它的草創時期,可能有一萬年以上”(1991),並稱古彝文是“世界文字的始祖”(1997)。彝族學者朱琚元亦主張此說,認為。彝族傳統文字與約九千年前的賈湖刻符之間有著明顯的淵源關係”(1993),亦用彝文釋讀出三個龜甲刻符為“禽”,“福祿”,“神座”;釋讀出契刻四個豎排連線符號,直譯為“冒天門閉”,意譯為“天重門英開”,從而推斷。彝文之絕非巧合地對賈湖刻符能予釋讀,當可證明彝族具有萬年文明史。”
    由於學術界至今尚持中華文明五千年曆史的觀點,根據彝文能識讀九千年前刻劃符號而提出中國彝族乃至中華民族萬年文明史的觀點,其震動非常之大,許多學者尚持懷疑態度,但至今卻沒有人提出有力的反駁或否定,因而古彝文起源於何時至今尚無定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mate8觸屏沒反應是內屏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