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時間:1917年3月
2.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3.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革命後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臨時政府對內鎮壓革命,對外繼續進行一戰。
2.領導人及地點:列寧,彼得格勒。
3.經過: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建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蘇維埃政權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來。
4.性質: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5.政權鞏固: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國內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6.意義:
⑴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⑵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⑶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
7.鞏固政權:經過三年國內戰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勝的無產階級政權。此後,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
8.對中國的影響:十月革命後,中國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新經濟政策
1.背景:
⑴國內戰爭結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
⑵農民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烈不滿。
2.時間:1921年
3.領導人:列寧
4.內容: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5.作用: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政權。
6.評價:是列寧從俄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典範。
二、蘇聯成立
1.時間:1922年底
2.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3.最初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4.擴大:後來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
5.解體:1991年底。
三、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領導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3.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實現。
4.斯大林模式(又叫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1)形成標誌:1936年蘇聯新憲法頒佈(蘇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誌)
(2)評價:在一定歷史階段裡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具有嚴重弊端,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締結和約,建立戰後世界新秩序。
3.操縱會議的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4.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對德條約)
⑴時間:1919年6月
⑵內容: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
5.意義:《凡爾賽和約》與對奧、匈、土、保和約一起構成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6.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或戰勝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
二、華盛頓會議
1.時間: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係,他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依然尖銳,日美矛盾尤為激烈。
3.主導國:美、英、日
4.簽訂的主要條約——《九國公約》
⑴時間:1922年
⑵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3)影響: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條件。使中國重新回覆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形成:透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
2.實質:一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3.評價: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它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第4課經濟大危機
一、經濟大危機爆發
1.相對穩定時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3.時間:1929--1933年。
4.開始國:美國
5.特點:涉及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6.影響:
⑴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矛盾加深。
⑵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盪。
二、羅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盪。
2.目的: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根本目的:鞏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3.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4.時間:1933年(羅斯福就任總統)
5.中心措施:調整工業,透過《國家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生產的調控。
6.評價:
(1)取得了顯著成效,美國經濟恢復,人民生活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2)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3)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7.啟示: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先例,成為今天許多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制定政策法規的依據,說明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具有自我調節和改良的功能。
★第5課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一、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激化了德國社會階級矛盾。
(2)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展開欺騙宣傳活動,贏得了中下層人民的信任和統治階級及大壟斷資本家的大力支援。
2.標誌:1933年,希特勒上臺,集總理和總統大權於一身。
3.影響:標誌著世界大戰在歐洲策源地形成。
4.內外政策:對內: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
二、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1)時間:1922年
(2)頭目:墨索里尼
(3)標誌:向羅馬進軍
2.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
(1)時間:1936年2月
(2)標誌:日本軍部的少壯派軍官發動兵變,主張擴張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3)影響:標誌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慕尼黑陰謀
1.內容:簽訂《慕尼黑協定》(1938年9月)
2.目的:禍水東引,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3.實質:縱容侵略,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
4.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
5.啟示:對待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為不能姑息養奸,要堅決鬥爭。反對綏靖政策,制止爭霸的區域性侵略戰爭,是清除大戰隱患的重要舉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1.全面爆發標誌: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
2.規模擴大的標誌: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3.進一步擴大的標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第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1.標誌: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2.意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3.啟示: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聯合。
二、雅爾塔會議
1.召開時間:1945年2月
2.目的:為了協調行動,儘快打敗法西斯。
3.與會首腦: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
4.內容:
(1)打敗德國後,對德國實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
(2)決定成立聯合國
(3)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作戰。
5.影響:為二戰後兩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二戰的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
四、二戰的勝利
1.歐洲第二戰場開闢: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國東西兩面受敵。
2.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1945年5月8日,標誌二戰在歐洲結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誌二戰結束。
4.勝利的原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協同作戰,相互支援,共同對付法西斯。
5.二戰性質: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五、二戰的影響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2.影響:
(1)它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幾千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的財產被毀。
(2)徹底改變了世介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程序。
六、二戰的啟迪
1.和平來之不易,悲劇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
3.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迎接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國與國之間應該和平共處;人類命運休慼相關,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
★第8課美國經濟的發展
一、發展概況
時期
主要表現(特點)
主要原因
20世紀
五六十年代
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尤其迅速,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佔據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改善人民生活,創造發展環境。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危機,經濟地位下降;80年代調整,經濟發展受限。
經濟發展弊端顯露;經濟危機打擊;通貨膨脹,債務沉重。
九十年代
持續穩定發展,發展速度名列西方發達國家前列,進入新經濟時代。(新經濟的主要特徵:資訊化和全球化)
社會經濟改革;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力度,促進以資訊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二、啟示:
1.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自我調節與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實力對於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的經濟建設在產業結構上應該注意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合理配置;在空間佈局上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開發的力度。
★第9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一、歐洲的聯合
1.戰後經濟發展(50-70年代)
(1)原因:
外因:美國大力援助。
內因: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採用最先進科技成果和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2)表現:持續繁榮。
2.歐共體的成立
(1)時間:20世紀60年代
(2)作用:對成員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3.歐盟的成立
(1)時間:1993年
(2)單一貨幣——歐元
(3)性質: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
(4)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至2007年,已有27個成員國)
(5)影響:各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於歐洲經濟發展。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國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2)美國扶持日本;
(3)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
(4)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
2.表現: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3.影響:隨著經濟發展,國際地位加強,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慾望也開始膨脹。
4.1974-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使日本經濟發展速度一度減緩。
5.80年代中期以後促進日本經濟發展原因:實行“科技立國”的政策
★第10課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一、赫魯曉夫改革
1.時間:1953--1964年。
2.內容: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弊端,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3.評價: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斯大林模式,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二、戈爾巴喬夫改革
1.時間:1985年
2.前期重點:經濟改革,沒取得成效。
3.後期重點:政治改革。
4.影響:蘇聯政治體制發生
★第11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1)措施:政治(略)經濟(略)
(2)影響:政治經濟形勢逐步穩定,80年代面臨新的經濟困難。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被蘇聯鎮壓。
二、東歐劇變
(1)內因: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造成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經濟困難又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2)外因:蘇聯放鬆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政策。
2.實質:社會制度的根本性改變。(由社會主義變成資本主義)
3.概況:各國執政黨喪權;社會制度改變;政治版圖的改變。
4.啟示:(1)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2)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依法治國;(4)加強執政黨建設,維護黨的領導地位等等。
★第12課亞非拉的奮起
一、印度獨立
1.背景:二戰後初期,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再次高漲。
2.時間:1947年,英國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
3.領導人:尼赫魯
4.南韓、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現代化國家
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
1.埃及獨立(1952年,納賽爾領導),收回蘇伊士運河(1956年)。
2.非洲獨立年(1960年,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
3.1990年那密比亞獨立(標誌著歐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曆史的結束,也標誌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三、拉丁美洲捍衛民族主權的鬥爭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透過武裝鬥爭,推翻親美的傀儡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2.巴拿馬人民透過不懈鬥爭,從美國手裡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1999年)
★第13課動盪的中東地區
一、戰火頻仍的中東
1.“中東”概念:亞洲西部,歐亞非三洲交界地帶,以阿拉伯人為主,也是猶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水資源匱乏。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錯綜複雜。
2.特點:戰火頻仍和動盪不安
3.表現:四次中東戰爭(發生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國建立,引發第一次中東戰爭)
二、錯綜複雜的矛盾
(1)重要根源:列強的介入。
(2)爭奪實質:領土之爭。
(3)加劇衝突因素:水資源之爭。
(4)民族矛盾、宗教鬥爭:聖城之爭
2.中東問題的關鍵:巴以衝突
★第14課冷戰中的對峙
一、冷戰政策
(1)二戰後,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世界首位,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
(2)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日益強大。
2.含義: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
3.本質: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
4.具體表現:
(1)政治上: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誌著美蘇戰時同盟關係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
(2)經濟上:1947年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軍事上: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5.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標誌著冷戰的結束
6.1955年,蘇聯成立華約,標誌著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形成。
7.1991年蘇聯解體,標誌著兩極格局結束。
二、美蘇爭霸:
1.根本原因:美蘇兩國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
2.實質:是美蘇兩國在實力的基礎上對世界勢力範圍的劃分。
3.過程:
(1)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美攻蘇守。事件: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2)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高潮,蘇攻美守。事件:1979年12月,蘇聯出兵佔領阿富汗。(3)80年代到90年代初,雙方實行有限緩和。
4.影響:美蘇爭霸影響世界和平,也影響世界局勢。
5.認識:美蘇等大國違背客觀的歷史潮流,實施霸權主義,導致恐怖主義氾濫,直接威脅世界安全、和平與發展。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當今世界政治格局
1.特點: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發展,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還未定型。
2.“一超多強”:“一超”指美國,“多強”是指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集團,它們的實力不斷增強,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經濟實力。
二、科索沃戰爭
1.時間:1999年3-6月
2.概況: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以南斯拉夫聯盟軍隊屠殺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族人為藉口,對南聯盟境內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南聯盟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在此期間,中國駐南使館也遭到北約導彈襲擊,三名中國記者不幸犧牲。
3.影響: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聯合國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表明世界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的、曲折的鬥爭過程。
★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一、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冷戰結束,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發展主要趨勢(當今世界兩大主題);
(2)科學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條件;
(3)各國積極尋求國際經濟合作。
2.表現:
(1)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
(2)跨國公司影響增大;
(3)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
(4)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
3.影響:
有利影響:(針對所有國家)
(1)國家間經濟往來的障礙減少,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2)各國經濟互相依存,互相競爭,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競爭
不利影響:(主要針對發展中國家)
(1)容易拉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
(2)跨國公司常常把一些技術水平低、汙染程度高的企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3)國際經濟風險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影響進一步加大。
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全球化對於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1.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措施:
(1)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
(2)引進國外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2.取得成就:
(1)2001年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
(2)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17課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
1.興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首先發生在美國。
2.標誌: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4.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資訊化社會(資訊時代)。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
1.特點:
(1)不僅湧現了大量的科學成果,而且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
(2)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相互滲透,一種技術的發展引起好幾種技術的革命;
(3)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技進步在促進經濟增長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
(1)推動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
(2)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推動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3.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
★第1課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時間:1917年3月
2.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3.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革命後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臨時政府對內鎮壓革命,對外繼續進行一戰。
2.領導人及地點:列寧,彼得格勒。
3.經過: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建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蘇維埃政權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來。
4.性質: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5.政權鞏固: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國內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6.意義:
⑴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⑵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⑶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
7.鞏固政權:經過三年國內戰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勝的無產階級政權。此後,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
8.對中國的影響:十月革命後,中國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新經濟政策
1.背景:
⑴國內戰爭結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
⑵農民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烈不滿。
2.時間:1921年
3.領導人:列寧
4.內容: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5.作用: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政權。
6.評價:是列寧從俄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典範。
二、蘇聯成立
1.時間:1922年底
2.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3.最初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4.擴大:後來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
5.解體:1991年底。
三、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領導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3.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實現。
4.斯大林模式(又叫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1)形成標誌:1936年蘇聯新憲法頒佈(蘇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誌)
(2)評價:在一定歷史階段裡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具有嚴重弊端,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締結和約,建立戰後世界新秩序。
3.操縱會議的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4.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對德條約)
⑴時間:1919年6月
⑵內容: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
5.意義:《凡爾賽和約》與對奧、匈、土、保和約一起構成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6.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或戰勝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
二、華盛頓會議
1.時間: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係,他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依然尖銳,日美矛盾尤為激烈。
3.主導國:美、英、日
4.簽訂的主要條約——《九國公約》
⑴時間:1922年
⑵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3)影響: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條件。使中國重新回覆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形成:透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
2.實質:一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3.評價: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它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第4課經濟大危機
一、經濟大危機爆發
1.相對穩定時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3.時間:1929--1933年。
4.開始國:美國
5.特點:涉及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6.影響:
⑴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矛盾加深。
⑵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盪。
二、羅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盪。
2.目的: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根本目的:鞏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3.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4.時間:1933年(羅斯福就任總統)
5.中心措施:調整工業,透過《國家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生產的調控。
6.評價:
(1)取得了顯著成效,美國經濟恢復,人民生活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2)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3)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7.啟示: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先例,成為今天許多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制定政策法規的依據,說明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具有自我調節和改良的功能。
★第5課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一、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激化了德國社會階級矛盾。
(2)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展開欺騙宣傳活動,贏得了中下層人民的信任和統治階級及大壟斷資本家的大力支援。
2.標誌:1933年,希特勒上臺,集總理和總統大權於一身。
3.影響:標誌著世界大戰在歐洲策源地形成。
4.內外政策:對內: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
二、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1)時間:1922年
(2)頭目:墨索里尼
(3)標誌:向羅馬進軍
2.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
(1)時間:1936年2月
(2)標誌:日本軍部的少壯派軍官發動兵變,主張擴張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3)影響:標誌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慕尼黑陰謀
1.內容:簽訂《慕尼黑協定》(1938年9月)
2.目的:禍水東引,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3.實質:縱容侵略,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
4.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
5.啟示:對待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為不能姑息養奸,要堅決鬥爭。反對綏靖政策,制止爭霸的區域性侵略戰爭,是清除大戰隱患的重要舉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1.全面爆發標誌: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
2.規模擴大的標誌: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3.進一步擴大的標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第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1.標誌: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2.意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3.啟示: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聯合。
二、雅爾塔會議
1.召開時間:1945年2月
2.目的:為了協調行動,儘快打敗法西斯。
3.與會首腦: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
4.內容:
(1)打敗德國後,對德國實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
(2)決定成立聯合國
(3)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作戰。
5.影響:為二戰後兩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二戰的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
四、二戰的勝利
1.歐洲第二戰場開闢: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國東西兩面受敵。
2.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1945年5月8日,標誌二戰在歐洲結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誌二戰結束。
4.勝利的原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協同作戰,相互支援,共同對付法西斯。
5.二戰性質: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五、二戰的影響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2.影響:
(1)它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幾千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的財產被毀。
(2)徹底改變了世介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程序。
六、二戰的啟迪
1.和平來之不易,悲劇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
3.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迎接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國與國之間應該和平共處;人類命運休慼相關,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
★第8課美國經濟的發展
一、發展概況
時期
主要表現(特點)
主要原因
20世紀
五六十年代
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尤其迅速,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佔據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改善人民生活,創造發展環境。
20世紀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危機,經濟地位下降;80年代調整,經濟發展受限。
經濟發展弊端顯露;經濟危機打擊;通貨膨脹,債務沉重。
20世紀
九十年代
持續穩定發展,發展速度名列西方發達國家前列,進入新經濟時代。(新經濟的主要特徵:資訊化和全球化)
社會經濟改革;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力度,促進以資訊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二、啟示:
1.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自我調節與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實力對於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的經濟建設在產業結構上應該注意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合理配置;在空間佈局上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開發的力度。
★第9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一、歐洲的聯合
1.戰後經濟發展(50-70年代)
(1)原因:
外因:美國大力援助。
內因: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採用最先進科技成果和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2)表現:持續繁榮。
2.歐共體的成立
(1)時間:20世紀60年代
(2)作用:對成員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3.歐盟的成立
(1)時間:1993年
(2)單一貨幣——歐元
(3)性質: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
(4)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至2007年,已有27個成員國)
(5)影響:各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於歐洲經濟發展。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國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2)美國扶持日本;
(3)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
(4)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
2.表現: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3.影響:隨著經濟發展,國際地位加強,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慾望也開始膨脹。
4.1974-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使日本經濟發展速度一度減緩。
5.80年代中期以後促進日本經濟發展原因:實行“科技立國”的政策
★第10課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一、赫魯曉夫改革
1.時間:1953--1964年。
2.內容: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弊端,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3.評價: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斯大林模式,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二、戈爾巴喬夫改革
1.時間:1985年
2.前期重點:經濟改革,沒取得成效。
3.後期重點:政治改革。
4.影響:蘇聯政治體制發生
★第11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1)措施:政治(略)經濟(略)
(2)影響:政治經濟形勢逐步穩定,80年代面臨新的經濟困難。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被蘇聯鎮壓。
二、東歐劇變
1.原因:
(1)內因: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造成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經濟困難又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2)外因:蘇聯放鬆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政策。
2.實質:社會制度的根本性改變。(由社會主義變成資本主義)
3.概況:各國執政黨喪權;社會制度改變;政治版圖的改變。
4.啟示:(1)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2)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依法治國;(4)加強執政黨建設,維護黨的領導地位等等。
★第12課亞非拉的奮起
一、印度獨立
1.背景:二戰後初期,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再次高漲。
2.時間:1947年,英國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
3.領導人:尼赫魯
4.南韓、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現代化國家
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
1.埃及獨立(1952年,納賽爾領導),收回蘇伊士運河(1956年)。
2.非洲獨立年(1960年,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
3.1990年那密比亞獨立(標誌著歐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曆史的結束,也標誌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三、拉丁美洲捍衛民族主權的鬥爭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透過武裝鬥爭,推翻親美的傀儡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2.巴拿馬人民透過不懈鬥爭,從美國手裡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1999年)
★第13課動盪的中東地區
一、戰火頻仍的中東
1.“中東”概念:亞洲西部,歐亞非三洲交界地帶,以阿拉伯人為主,也是猶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水資源匱乏。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錯綜複雜。
2.特點:戰火頻仍和動盪不安
3.表現:四次中東戰爭(發生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國建立,引發第一次中東戰爭)
二、錯綜複雜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強的介入。
(2)爭奪實質:領土之爭。
(3)加劇衝突因素:水資源之爭。
(4)民族矛盾、宗教鬥爭:聖城之爭
2.中東問題的關鍵:巴以衝突
★第14課冷戰中的對峙
一、冷戰政策
1.原因:
(1)二戰後,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世界首位,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
(2)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日益強大。
2.含義: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
3.本質: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
4.具體表現:
(1)政治上: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誌著美蘇戰時同盟關係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
(2)經濟上:1947年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軍事上: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5.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標誌著冷戰的結束
6.1955年,蘇聯成立華約,標誌著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形成。
7.1991年蘇聯解體,標誌著兩極格局結束。
二、美蘇爭霸:
1.根本原因:美蘇兩國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
2.實質:是美蘇兩國在實力的基礎上對世界勢力範圍的劃分。
3.過程:
(1)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美攻蘇守。事件: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2)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高潮,蘇攻美守。事件:1979年12月,蘇聯出兵佔領阿富汗。(3)80年代到90年代初,雙方實行有限緩和。
4.影響:美蘇爭霸影響世界和平,也影響世界局勢。
5.認識:美蘇等大國違背客觀的歷史潮流,實施霸權主義,導致恐怖主義氾濫,直接威脅世界安全、和平與發展。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當今世界政治格局
1.特點: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發展,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還未定型。
2.“一超多強”:“一超”指美國,“多強”是指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集團,它們的實力不斷增強,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經濟實力。
二、科索沃戰爭
1.時間:1999年3-6月
2.概況: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以南斯拉夫聯盟軍隊屠殺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族人為藉口,對南聯盟境內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南聯盟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在此期間,中國駐南使館也遭到北約導彈襲擊,三名中國記者不幸犧牲。
3.影響: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聯合國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表明世界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的、曲折的鬥爭過程。
★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一、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原因:
(1)冷戰結束,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發展主要趨勢(當今世界兩大主題);
(2)科學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條件;
(3)各國積極尋求國際經濟合作。
2.表現:
(1)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
(2)跨國公司影響增大;
(3)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
(4)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
3.影響:
有利影響:(針對所有國家)
(1)國家間經濟往來的障礙減少,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2)各國經濟互相依存,互相競爭,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競爭
不利影響:(主要針對發展中國家)
(1)容易拉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
(2)跨國公司常常把一些技術水平低、汙染程度高的企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3)國際經濟風險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影響進一步加大。
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全球化對於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1.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措施:
(1)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
(2)引進國外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2.取得成就:
(1)2001年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
(2)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17課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
1.興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首先發生在美國。
2.標誌: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4.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資訊化社會(資訊時代)。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
1.特點:
(1)不僅湧現了大量的科學成果,而且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
(2)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相互滲透,一種技術的發展引起好幾種技術的革命;
(3)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技進步在促進經濟增長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
2.影響:
(1)推動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
(2)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推動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3.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