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八卦娛小橙

    教學策略是教學心理學中的術語

    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策略,屬於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式計劃和採取的教學實施措施。

  • 2 # 素顏

    一、教學策略的概述

    教學策略指教師所採取的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一切活動計劃,包括教學事項的順序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環境的設定以及師生相互作用設計。它具有綜合性、可操作性、靈活性等基本特徵。

    綜合性是指教學策略包括教學活動的元認知過程、教學活動的調控過程和教學方法的執行過程。

    可操作性是指任何教學策略都是針對教學目標的每一具體要求而制定的,具有與之相對應的方法、技術和實施程式,它要轉化為教師與學生的具體行動。

    靈活性是指教學策略不是“萬金油”式的“教學處方”,不存在一個能包攬一切的大而全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的制訂一般是以教學過程的某個主要構成要素為中心,建立框架,將其他相關要素有機地依附於這個中心,形成一類相對完整的教學策略。據此可按教學策略的構成要素分為內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綜合型等四種主要型別。

    二、可供選擇的教學策略

    (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1、直接教學是以學習成績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結構化的有序材料的課堂教學策略。

    2、接受學習是奧蘇貝爾所倡導的,在他提出的認知結構同化理論基礎上提出來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 提的講授式教學策略。接受學習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先行組織者。接受學習的教學過程主要有三個環節:

    ①呈現先行組織者;②提供學習任務和學習材料;③增強認知結構。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1、發現教學是布魯納倡導的教學策略,其發現教學進行的階段:

    ①創設問題情境;②提出問題,提出解答的假設; ③從理論上或實踐上檢驗自己的假設;④根據實驗獲得的一些材料或結果,在仔細評價的基礎上引出結論。

    教學設計原則:

    ①教師要將學習情境和教材性質向學生解釋清楚;

    ②要配合學生的經驗,適當的組織教材;

    ③要根據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水平,適當安排教材難度與邏輯順序;

    ④確保材料的難度適中,以維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

    2、程式教學是斯金納依據強化理論提出的一種教學策略。 程式教學指一種能讓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學,以特定順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個別化教學方法。程式教學以精心設計的順序呈現主題,要求學習者透過填空選擇答案或解決問題,對問題或表述作出反應,在每一個反應之後出現及時反饋,學生能以自己的速度進行學習。

    3、掌握學習是布魯姆提出的教學策略。掌握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只要給了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達到完成80%~90%的評價專案)。

    (三)學習共同體取向的教學策略

    強調師生處於一個學習共同體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支持者、幫助者和合作者,可以稱為 學習共同體取向的教學策略。比如,合作學習、情景教學等。

    1、合作學習是相對於“個體學習”而言的一種學習組織形式,是指學生們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策略。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能力,而且發展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人際交流能力。

    合作教學在設計與實施上必須具備五個特徵:

    第一,分工合作,指以責任分擔的方式達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真正有效的分工合作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認識到工作是大家的責任,成敗是大家的榮辱;二是工作分配要適當,必須考慮每個學生的能力與經驗,做合理安排。

    第二,密切配合,指將工作中應在不同時間完成的各種專案分配給每個人,以便發揮分工合作的效能。

    第三,各自盡力,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取代為了獲得承認和評級而進行的競爭,轉而同心協力追求學業成就,因為合作學習的成就評價是以團體為單位的。因此大家都是成功者,沒有失敗者。要想成功,團體成員必須各盡其力,完成自己分擔的工作,並且要幫助別人。

    第四,社會互動,合作學習的成效取決於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作用,即大家在態度上互相尊重,在認知上集思廣益,在情感上彼此支援。為此,學生們必須具備兩項基本技能,一是語言表達能力;二是待人處事的基本社交技巧。

    第五,團體歷程,指由團體活動以達成預定目標的歷程。這些團體活動包括有如何分工、如何監督、如何處理困難、如何維持團體中成員間的關係等。

    (二)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指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的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在情境教學中:

    ①教學的環境是與現實情境相類似的問題情境;

    ②教學的目標是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習的材料是具真實性的任務,這些任務未被人為的簡化處理,隱含於現實問題情境之中,並且由於現實問題往往同時涉及多方面的原理和概念,因此這些任務最好能體現學科交叉性;

    ③教學的過程要與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相似,教師不是直接將事先備好的概念和原理告訴學生,而是提出現實問題,然後引導學生進行與現實中專家解決問題的過程相類似的探索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拜關公神像有什麼用處,請求什麼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