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的德國為何幫助破爛不堪的中國 1840年,英國用鴉片戰爭的炮火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割地、賠款,各種不平等條約讓西方列強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紛紛加入瓜分中國的浪潮中。
於是,又出現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殖民中國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德國也有參與,比如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德國就是其中一員。?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當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拉落後地區被瓜分完的時候,以德國為首新興帝國主義列強要求重新劃分世界版圖,於是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一觸即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一戰宣傳畫)
最終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以失敗告終。中國雖為戰勝國,但是由於實力落後,所以是以戰勝國的身份“享受”這戰敗國的義務。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又把中國置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境地。帝國主義繼續對中國進行“合法化”的侵略,肆無忌憚的掠奪,制止二戰結束。
但是,在這期間德國隊中國的態度卻是非常友好,甚至還幫助中國發展經濟,進行軍事訓練。
作為西方列強魚肉的中國,德國的行為太讓人匪夷所思了。是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對中國的同情,亦或是德國帝國主義對中國心存善念? 其實不然。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凡爾賽條約》嚴重得削弱了德國的經濟實力。條約規定,德國需支付2260億馬克,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的戰爭賠款,並且必須以黃金方式賠付。(德國於2010年10月3日賠付完最後一筆戰2爭賠款,歷時92年)。
德國在一戰中本身損失就巨大,在加之鉅額的戰爭賠款,讓德國雪上加霜。而中國雖為戰勝國,但是卻沒有話語權,也是被剝削的一方。
德國看到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所以對中國進行經濟援助,目的是從中分一杯羹。
也許你會問:何不像日本美國一樣直接掠奪,不是更為直接?莫忘記,德國是戰敗國,它沒有實力與其他國家於中國進行爭奪。?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圖)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海陸空三軍加起來只能保留十萬人。但是德國一戰後有百萬軍人,這部分退伍軍人應該如何安置?德國想到了中國。
大量的退伍軍人來到中國撈外快,不僅解決了德國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德國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德國還對中國軍事力量進行援助,簽署了《五年軍事工業發展計劃》,並打造了60個“德械師”,為了將這些軍隊真正德國化,中國於1936年花了2300萬馬克購買德國軍事裝備,這也為德國帶來了鉅額財富。?
(德械師)
戰敗後的德國百業待興,軍工企業,重工業優先發展,但是《凡爾賽條約》令德國失去了八分之一的領土,阿爾薩斯和洛林也歸還法國,資源一度匱乏。
中國地大物博,各種礦產資源豐富,且當時的中國還處於殖民地的境地,根本意識不到這些礦產資源的重要性。
所以,德國就可以廉價向中國購買各種礦產。據統計,德國在二戰前的鎢和銻兩種戰略資源90?是來自於中國。
最後說一點,“希特勒曾受華人資助完成學業,所以對華人感恩戴德,誓死要報答華人“,這純屬無稽之談。
所以,德國為什麼幫助破舊不堪的中國?因為“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二戰前的德國為何幫助破爛不堪的中國 1840年,英國用鴉片戰爭的炮火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割地、賠款,各種不平等條約讓西方列強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紛紛加入瓜分中國的浪潮中。
於是,又出現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殖民中國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德國也有參與,比如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德國就是其中一員。?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當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拉落後地區被瓜分完的時候,以德國為首新興帝國主義列強要求重新劃分世界版圖,於是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一觸即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一戰宣傳畫)
最終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以失敗告終。中國雖為戰勝國,但是由於實力落後,所以是以戰勝國的身份“享受”這戰敗國的義務。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又把中國置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境地。帝國主義繼續對中國進行“合法化”的侵略,肆無忌憚的掠奪,制止二戰結束。
但是,在這期間德國隊中國的態度卻是非常友好,甚至還幫助中國發展經濟,進行軍事訓練。
作為西方列強魚肉的中國,德國的行為太讓人匪夷所思了。是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對中國的同情,亦或是德國帝國主義對中國心存善念? 其實不然。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凡爾賽條約》嚴重得削弱了德國的經濟實力。條約規定,德國需支付2260億馬克,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的戰爭賠款,並且必須以黃金方式賠付。(德國於2010年10月3日賠付完最後一筆戰2爭賠款,歷時92年)。
德國在一戰中本身損失就巨大,在加之鉅額的戰爭賠款,讓德國雪上加霜。而中國雖為戰勝國,但是卻沒有話語權,也是被剝削的一方。
德國看到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所以對中國進行經濟援助,目的是從中分一杯羹。
也許你會問:何不像日本美國一樣直接掠奪,不是更為直接?莫忘記,德國是戰敗國,它沒有實力與其他國家於中國進行爭奪。?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圖)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海陸空三軍加起來只能保留十萬人。但是德國一戰後有百萬軍人,這部分退伍軍人應該如何安置?德國想到了中國。
大量的退伍軍人來到中國撈外快,不僅解決了德國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德國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德國還對中國軍事力量進行援助,簽署了《五年軍事工業發展計劃》,並打造了60個“德械師”,為了將這些軍隊真正德國化,中國於1936年花了2300萬馬克購買德國軍事裝備,這也為德國帶來了鉅額財富。?
(德械師)
戰敗後的德國百業待興,軍工企業,重工業優先發展,但是《凡爾賽條約》令德國失去了八分之一的領土,阿爾薩斯和洛林也歸還法國,資源一度匱乏。
中國地大物博,各種礦產資源豐富,且當時的中國還處於殖民地的境地,根本意識不到這些礦產資源的重要性。
所以,德國就可以廉價向中國購買各種礦產。據統計,德國在二戰前的鎢和銻兩種戰略資源90?是來自於中國。
最後說一點,“希特勒曾受華人資助完成學業,所以對華人感恩戴德,誓死要報答華人“,這純屬無稽之談。
所以,德國為什麼幫助破舊不堪的中國?因為“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