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欲塵清風15

    什麼是“特點”“特徵”類的主觀題呢?


    特點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之處,通俗地說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歷史特點是指某一個歷史事物的特殊之處,既反映了歷史事物的具體性,又顯現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其設問一般含有以下詞語:主要特點、新特點、時代特點、基本特點、共同特點、不同特點(各自特點)等。


    特點、特徵類試題的答題模板(答題思路)


    模板一:從歷史事物的要素角度分析


    “對事物的特點進行歸納,可以從分析事物各方面的表現入手,在把握其各方面狀況的基礎上進行”。


    一般來說,根據要素概括特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背景——某事件發生前是否產生了新的經濟因素、階級力量,是否採用特殊的方式作準備,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等。比如,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與以往儒家思想產生和發展的背景相比,其特點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2)時間——發生時間的早晚、經歷時間的長短等方面。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相比,具有爆發時間早、經歷時間長的特點。


    (3)目的——為某個階級或某部分人服務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國運動同屬舊民主主義革命,但從目的來說,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點(從經濟上說,是為資本主義發展開闢道路;從政治上說,是要建立資產階級統治,挽救民族危亡)。


    (4)過程——“歷史事物的新發展和新變化,往往能夠明顯地體現出其自身出現的新特點,抓住其新變化的特徵,也是認識特點的有效方法”。比如,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與英國、美國相比,就具有艱難曲折的特點。


    (5)內容(措施)——產生依據、體現某種思想、最突出的特點、包括的方面、側重的方面、實行的辦法等。比如,《資政新篇》的內容,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體現了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的思想。


    (6)程度——完成或實現的情況、是不是徹底、侷限性等。比如,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相比。


    (7)範圍——包括地域、領域等。比如,1929~1933 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與以往的危機相比,就具有範圍廣(波及地域廣、涉及的經濟部門多)的特點。


    (8)本質——“對事物本質屬性進行分析,是把握事物特點的基本方法”。例如,德國君主立憲制:


    君主專制是實,民主立憲是虛,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相比,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的特點。


    (9)影響——影響的廣度、深度,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等。“事物所具有的特點,往往會表現在事物的作用上,甚至是決定了事物的功能。因此,歸納歷史事物的特點,還可以從其歷史作用上進行分析,以加深認識”。比如商鞅變法的特點:是春秋戰國時期實行最徹底、對舊貴族打擊最嚴重、變法措施最全面、為期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改革;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增加政府收入,實現富國強兵,建立新型地主階級的統治;不僅為秦國完成統一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與國家政治基礎,對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


    歸納:特點=本質(階級屬性)+各方面狀況(指導思想、主導者、目標、內容、方式手段、範圍、地域或領域、規模速度等)+新發展、新變化(比較)+時間(時間早晚、經歷時間長短)+目的+過程+程度(徹底、侷限性)+因素+性質+地位(最早、首創、領先)+作用+影響(廣泛、深遠、持久)。


    模板二:專項分析(多角度分析)


    (1)政治角度:可從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權的變更、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民族關係等方面考慮。


    (2)經濟角度:可從經濟政策、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狀況(交通狀況、城市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文化角度:思想方面的特點可從對人民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對新生事物的阻礙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點要結合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狀況進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專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讚揚了人們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反映。


    模板三:從歷史特點的角度看主要答題思路和內容


    (1)某一時期的特徵。如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一般從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民族關係、對外交往等方面歸納。


    (2)某一歷史現象發展的階段特點,可從技術發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經濟形態等方面進行概括。


    (3)某一歷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點,可從原因、性質、過程、特殊性、結果、歷史 地位與影響等方面進行歸納。這類設問一般適用於重大革命、改革、思想運動等。


    (4)針對某一歷史現象可利用材料資訊,歸納其發展過程反應的特點。如綜合材料資訊說明該時期解決民生問題的突出特點、總結材料資訊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發展的特點等。


    特點類材料題解題模板


    【題型特點】


    特點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因素,通俗地說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透過和同類事物比較、鑑別中得出結論。歷史特點類設問一般含有以下詞語:主要特點、新特點、時代特點、基本特點、共同特點、不同特點(各自特點)、共同特徵、不同特徵。


    【解題方法】


    特點=本質(階級屬性)+各方面狀況(指導思想、主導者、目標、內容、方式手段、範圍、地域或領域、規模速度等)+新發展、新變化(比較)+時間(時間早晚、經歷時間長短)+目的+過程+程度(徹底、侷限性)+因素+性質+地位(最早、首創、領先)+作用+影響(廣泛、深遠、持久)。


    【具體地說有以下幾種解題方法】(模板)


    (1) 從歷史特點的設問角度看主要答題思路和內容


    ① 某一時期的特徵,一般從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民族關係、對外交往等方面歸納。


    ② 某一歷史現象發展的階段特點,可以從技術發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經濟形態等方面進行概括。


    ③ 某一歷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點,可以從原因、性質、過程、特殊性、結果、歷史地位與影響等方面進行歸納。這類設問一般適用於重大革命、改革、思想運動等。


    ④ 針對某一歷史現象可利用材料資訊,歸納其發展過和反映的特點,如綜合材料資訊說明該時期解決民生問題的突出特點、總結材料資訊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發展的特點等。


    (2) 專項分析


    ① 政治方面:可從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權的變更、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民族關係等方面考慮。


    ② 經濟方面;可從經濟政策、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狀況(交通、城市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③ 思想文化方面:要體現時代特色。思想方面的特點可從人們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對新生事物的阻礙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點要結合當時政治、經濟狀況進行思考。


    (3) 從歷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題內容


    ① 背景:某事件發生前是否產生了新的經濟因素、階級力量,是否採用特殊的方式作準備,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等。


    ② 時間:發生時間的早晚、經歷時間的長短等方面。


    ③ 目的:為某個階級或某部分人服務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④ 過程:相關準備、發生的變化(領導力量、力量對比)、


    ⑤ 內容(措施):產生依據、體現某種思想、最突出的特點、


    ⑥ 程度:完成或實現的情況、是不是徹底、侷限性等。


    ⑦ 範圍:包括地域、領域等。


    ⑧ 性質:是否具有時代特徵、雙重性質、性質發生變化等。


    ⑨ 影響:影響的廣度、深度,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等。

  • 2 # 使用者8701613515760

    如果說初中歷史靠記憶好就能學好,那高中歷史有時候簡直有點像另外一門學科了。


    高中歷史加註重思維能力、綜合能力,那麼只靠記憶無疑是不夠用了。


    那麼如何獲取上述兩種能力呢?其實每個同學只要用心都不是問題,何況還有老師時常幫助構建知識網和專題呢。


    這裡綜合名師意見整理出了一些非常實用的技巧,尤其是後面的萬能答題模板,可以很快地將同學們鑄造成一個高中歷史的答題高手。


    選擇題解題技巧


    “三看三思”的方法


    審題幹“三看”:看時間、空間,界定答題範圍;看否定、肯定,確定答題方向;看關鍵詞語,明確內涵外延。特別要注意提取隱性時間資訊,明確時限。搞清歷史現象的橫向、縱向的歷史空間和階段特徵,明確題目的時間範圍和空間。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實;思是否符合題幹要求;思是否與題幹有必然的邏輯聯絡。特別要注意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諸如生產力觀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觀點、階級鬥爭觀點、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這些理論觀點為指導,再進行論證和分析。


    非選擇題解題技巧


    五步法


    1.先仔細研究問題,準確把握問題的要求。


    2.正確、全面理解材料含義,邊閱讀材料,邊把與該問題有關的關鍵字、詞、句,甚至標點符號,分值都勾畫出來。


    3.分層,材料越長,越要處亂不驚,要一層一層來找層意,就是找段句號的關聯句,每個段句號就是一個意思,每個關聯詞的轉折和並列就是另外一層意思或者兩個意思的構成,這樣就會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應。


    4.回憶所學過的有關史實,觀點及方法,根據問題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煉觀點。


    5.歸納整理,以簡煉準確的文字去表述。


    非選擇題萬能答題模式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保險制度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