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球科學貓

    航天員所“犧牲”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體會到,並且,如果能夠輕而易舉成為航天員,那也不是誰都叫“航天英雄”了。所以,航天員返回地球后,為何都站不起來,需要人去抬起來,並且都要坐在輪椅上很久,這必然是存在原因的。他們的犧牲可以說大多數超出了人類的“極限”。

    所以,航天員的選拔非常嚴格 。同時,無論有沒有執行過航天任務,我們都應該稱他們為“英雄”,看完你就明白了,為什麼會這樣。

    從中國太空第一人,到神舟13號航天員都這樣

    楊利偉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在2003年10月15日時候,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而在2003年10月16日的時候,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地球,在搜救員的幫助下出艙,並且 坐在了輪椅上。

    而在2013年神舟10號任務的時候,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在太空再次執行了相關性的任務,並且在出艙之後,也是坐在了輪椅上。

    同時,神舟12號航天員劉伯明、聶海勝、湯洪波,神舟13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返回地球之後,也是在搜救人員的幫助下,協助出艙之後,將其放在了輪椅上,然後進行抬走等等。

    這都說明了,航天員們返回地球之後,的的確確是沒有直接走出來,而是需要人來進行協助幫忙。

    所以,從中國太空第一人,到神舟13號航天員都這樣。當然,對於國外的航天員來說,也是這樣的,國際空間站航天員返回的時候,也許需要人員幫助。所以無論是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還是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員,都是這樣的。沒有一個例外。

    航天員返回地球后,為何都站不起來?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之前也多次說明了。大家都知道,地球的環境與太空的環境完全不一樣,無論是從地球進入空間站,還是從空間站返回地球,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適應。那麼適應的這個過程就不能說怎麼樣就怎麼樣了,從航天員們的一些變化,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們犧牲太大了。

    由於在太空是處在失重環境之下。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航天員們在太空進行協調。很多人可能看到航天員們在太空之中,飛來飛去,毫無拘束。

    但是,每一次任務執行並沒有那麼簡單。同時,在漂浮狀態的時候,對航天員們的身體也產生了巨大變化。

    例如:之前大家說的,神舟13號航天員們“變胖”了,不少人還說是不是太空伙食太好了,航天員都長得那麼胖,其實並不是。這裡航天員所承受的可能很多人都難以想象。

    在太空失重環境之下,我們身體會出現生理反應,這個時候身體之中的體液不會跟我們地球相同,而是出現了相反的情況。在失重狀態,體液會快速上升到身體的上面部位,所以就像是將自己的身體“重現佈局”了。同時,這個時候的肌肉也會出現“失衡”。

    所以,在太空中,由於肌肉失去地心引力牽引還會出現“拉皮”的效果,讓大家覺得太胖了。然而等待返回地球之後,身體又會重新迴歸到地球上所變化適應的狀態。

    那麼對於身體來說,肯定不可能“秒變”過來,而是會出現緩慢進行調整才行。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航天員返回地球后,都站不起來的原因。

    這個過程的恢復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心血管系統發生改變,肌肉容易萎縮,骨量丟失,導致骨質疏鬆等問題,都需要在恢復之後,才能夠正常,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總結

    從我們對航天員的瞭解情況來看,可以想象下航天員們在執行一次任務是有多辛苦,犧牲有多大。很多人根本就難以理解。

    並且,航天員們在進入太空之中,並不是去“遊玩”,還要完成相關性的太空任務,執行各種實驗專案,以便在返回之後,透過在太空的實驗,來為地球相關性的專案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

    當然,隨著中國航天任務的持續發展,未來我們還將看到更多航天員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家也不用質疑什麼原因了。

    其實簡單的來說,地球的環境與太空環境不一樣,在航天員進入太空之後,身體會發生一定的改變,而回到地球,要適應這個過程,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進行“緩解”才行,並不能馬上就可以站起來。他們的犧牲多大,都是我們可以看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為什麼耳朵和犄角涼,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