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炒股學堂
-
2 # 柏拉圖和食鐵獸
達克效應:越無知的人越自信!
想象一下,你非常擅長某種遊戲。任何遊戲都可以——國際象棋、街頭霸王(日本任天堂公司在1987年釋出的經典街戰系列遊戲)、撲克。你經常和朋友們玩這個遊戲,而且你總能贏。你打遊戲打得那麼好,你便開始設想你能夠在比賽中贏得冠軍。你上網尋找到下一屆地區錦標賽在哪裡舉辦,你付了參賽入場費,然而在第一輪中就被打敗了。事實證明你沒有那麼聰明。一直以來,你以為自己是最棒的,但其實你只是個業餘愛好者。這就是達克效應,它是人類本性的一種基本要素。
達克效應指的是完成特定領域的任務時個體對自己的能力作出不準確的評價的現象,能力低者會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顯著超過平均水平,能力高者會低估自己的能力。
我們可以想象抖音上唱著拙劣歌曲的網紅——他們拙笨地彈著樂器,演唱著跑調的歌。這些表演非常糟糕,然而這些人並不是有意為之,也不是在自嘲。但是無論如何,他們的表演真的很糟糕,你想知道為什麼有人會把自己放在這樣一個尷尬的世界舞臺上。問題是,他們並不認為全世界的觀眾會比他們身邊的朋友、家人和同齡人更有見識。正如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曾經說過的那樣,“在現代世界裡,愚蠢的人自以為是,而聰明的人充滿懷疑”。
“達克效應”催生了《美國達人秀》和《美國偶像》等節目。在當地的卡拉OK酒吧裡,你可能是全屋子最好的歌手。但是若是放在全國來看呢?情況就並非如此了。
當然,這些都是較為籠統的說法。經濟學家羅賓·漢森(Robin Hanson)在2008年指出,“達克效應”在美國大選臨近時已經成了一個流行的口頭禪,因為它有助於將對手描繪成白痴。
創造“達克效應”這個術語的實際研究,是由賈斯汀·克魯格(Justin Kruger)和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於1999年左右在康奈爾大學進行的實驗中完成的,所以也叫“鄧寧·克魯格效應”。
1995 年的一天,一個大塊頭的中年男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匹茲堡的兩家銀行。他沒有戴面具或任何偽裝,在走出銀行之前,他甚至還對著監控攝像頭微笑。晚些時候,在警方給被捕的麥克阿瑟·惠勒看當天的監控錄影時,惠勒難以置信地說: “可我塗了果汁。”他咕噥著。
原來,惠勒認為把檸檬汁塗在面板上會使他隱形,這樣攝像機就拍不到他。檸檬汁可以被用作隱形墨水,用檸檬汁寫下的字跡只有在接觸熱源的時候會顯形。所以惠勒覺得,只要他不靠近熱源,他就應該是完全隱形的。
最後警方的調查認為,惠勒既沒有瘋,也沒有嗑藥,他只是很誇張地“搞錯了”檸檬汁的隱形用法罷了。
這個傳奇故事引起了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的注意,他與研究生賈斯廷·克魯格( Justin Kruger)想來研究這一現象。
他們讓學生參加關於幽默感的語法和邏輯測試,然後報告他們認為自己的分數有多高。有些人準確地預測了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些人知道他們不擅長幽默,他們的估計也是正確的。另一些人有一種直覺,他們比大多數人更擅長講笑話,並且這種想法得到了證實。所以,有時候真正擅長某件事的人是很清楚的,可以準確地預測他們的分數,但並不總是這樣。總的來說,研究表明你不太善於估計自己的能力。
最近的一些研究試圖反駁鄧寧和克魯格的那種非黑即白的預測——即缺乏技能的人是最不瞭解自己無能這一點的。波森(Burson)、萊瑞克(Larrick)和克雷曼(Klayman)200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完成較為容易的任務時,人們會產生積極的偏見,表現最好的人在估計自己的能力時是最準確的,但在完成最困難的任務時,人們會產生消極的偏見,表現最差的人在估計自己的能力時是最準確的”。
所以,當你實際上表現得很平庸時,“達克效應”並不總是會讓你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實際情況是,你掌握的技能越高,你練習得越多,你積累的經驗越多,你就越善於把自己和別人比較。當你努力提高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更好地理解你需要在哪些方面繼續努力。你會漸漸看出其中的複雜性和細微差別;你會尋找你掌握的那門手藝的高手,跟他們作比較,從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而相反,你掌握的技能越差,你練習得越少,你積累的經驗越少,你就越不善於在某些任務上與他人進行比較。跟你差不多的人一般不會指出來,因為他們知道的並不比你多,或者是他們不想傷害你的感情。你比新手好不了多少,會讓你把自己看作是廢物。
查爾斯·達爾文說得非常好:“無知比知識更容易帶來自信。”無論是彈吉他、寫短篇小說、講笑話還是拍照,不管是什麼,業餘愛好者更有可能認為自己是行家,但的確不是真正的專家。教育是學習你不知道的東西,同時也是找到你所要做的事情。
最近大量湧現的真人秀節目就是“達克效應”的一個非常好的例項。這個糟糕透頂的行業都在依靠一件事情,讓那些有吸引力但沒有才能的人相信他們實際上是天才導演。真人秀明星周圍的泡沫是如此之厚,他們可能永遠無法逃脫。在某種程度上,觀眾也是這些鬧劇的一部分,但處於悲劇中心的人們對此卻毫無察覺。
當一個人從新手到業餘愛好者,再到行家,再到大師,每個階段之間的界限很難辨認。你前進得越遠,再進一步所需的時間就越長。然而,從新手到業餘愛好者的轉變速度很快,此時就會受到“達克效應”的影響。你認為付出同樣多的練習可以讓你從業餘愛好者變成行家,但事實並非如此。
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經歷“達克效應”。對自己誠實,承認自己的缺點和弱點並不是一種愉快的生活方式。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會讓人有種無力的感覺——你必須努力克服這些情緒才能使得自己振作起來。從情感光譜角度來看,“達克效應”與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躁狂抑鬱症正好相反。
不要讓“達克效應”的陰影籠罩著你。如果你想在某件事上做得很好,你必須不斷練習,然後你必須向那些一生都在做這件事的人學習。把自己與那些大師們作比較和對比,永遠抱有謙卑的態度,不斷學習進步。
-
3 # 南方閒人一個
乞丐與富豪效應
話說一位大富豪住在一高階酒店,一天晚上在酒店公寓窗戶上看到街上長凳處有一名流浪汗在睡覺,突然間想做件好事,隨後第二天就邀請流浪汗住在公寓上,第三天再邀請流浪汗卻遭到拒絕,富豪百思不得其解就問流浪汗,流浪汗大吐苦水道,睡在豪華公寓一晚上都夢見又髒又冷的街上長凳,真是一場惡夢,而在街上朝公寓睡一晚上都夢見睡在公寓大床,睡得真香。富豪聽見啼笑皆非。
你是寧願安穩的在街上睡,還是選擇在豪華公寓中擔心受怕?
-
4 # 新思想文集
白熊效應。
如果你嘗試控制大腦不要去想白熊,那麼你滿腦子都會是白熊。
再比如我讓你腦子裡現在不要想五星紅旗,結果你腦子裡全是五星紅旗。
這就是心理學著名的白熊效應,它幫我解決了很多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讓自己不去想一個東西呢?很簡單,你找另外一個東西去想就行了。你去打乒乓球,你去打麻將,你去打遊戲,你去學習,你去做事情,你去看電視,你就不會想那件事情了。
如果你又想起了那件事情,那麼不要強制自己不去想它,小心觸發白熊效應,而是溫和的轉移注意力,到另外一件事情,時間長了自然不會去想了。
回覆列表
1、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是指在社會關係的鏈條中,一旦負面的事情在鏈條中傳遞,弱小者往往成為最終的犧牲品。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父親在公司被老闆批評,回家就把氣撒在妻子身上,妻子又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又再把氣撒在貓身上,踢了貓一腳。然後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汽車開過,司機躲避不及,把路邊的孩子給撞了。
2、馬太效應
很多人都聽過《聖經》中的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句話就是對馬太效應最好的詮釋,它是來自《聖經》新約中“馬太福音”裡的一則寓言:以前有個主人要出遠門,就把家裡的三個僕人叫來,並按他們的能力,把銀子分別分給他們。第一個僕人分得了5000兩,第二個僕人分得了2000兩,第三個僕人分得了1000兩。
主人走後,第一個僕人用這5000兩銀子做生意,又賺了5000兩;第二個僕人也賺了2000兩;第三個僕人則把1000兩銀子埋在了地裡。
過了一段時間,主人回來後,與三個僕人算賬。
主人見到第一個和第二個僕人都能錢生錢,非常高興的說:“我要把家裡的許多生意都交給你們管理,並讓你們和我一同享受快樂。”
當主人聽到第三個僕人竟然把銀子埋在地下,沒有用銀子賺到一分錢,把他罵了一頓,並把他的1000兩銀子分給了第一個僕人。
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馬太效應的影子,比如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沒錢的人越來越沒錢;朋友多的人朋友會越來越多,朋友少的人會越來越孤獨。
3、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指由於人們資訊掌握不充分,行為很容易被周圍人群影響,不知不覺會產生從眾行為。
在股市上,羊群效應非常的明顯,很多股民都是看別人買什麼股票,他也買什麼,盲目跟風。
從眾行為導致大多數股民具有相似的交易模式,所以容易被主力利用,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股民都是虧損的。
4、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也叫暈輪效應,是指當一個人身上的某些方面特別突出,就跟戴上了光環一樣,人們就會忽視她其它方面的不足,而一味的拜倒在她的光環之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追星,對於一些狂熱的追星粉絲,只會拜倒在明星的“光環效應”之下,而忽視他的種種缺陷,也不允許別人說他偶像的不是。
“情人眼裡出西施”說得就是光環效應,哪怕在外人看來他有很多缺點,但在你眼裡統統都被忽視掉,你只會看到他的好。
5、首因效應
也就是平常說的第一印象。初次見面時,對方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往往給人留下第一印象。而且這種第一印象一旦形成,短期內很難改變別人的看法。
所以,首因效應會影響我們對他人日後的看法,在人際交往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很多女孩子第一次約會時,都會精心打扮自己的原因。
6、近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用於陌生人的初次見面,而近因效應是用在熟人之間。
近因效應是指熟人近期“怪異”的行為,導致大家對他的印象一下子發生了很大改變。比如一個同事以前都是騎自行上下班的,今天突然開了一輛Q7上下班。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說得就是近因效應。
7、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人們往往把自己的意志、情感強加在別人身上,主觀認為別人與自己有相同的特性,認為自己是這樣,別人也應該是這樣。
比如自己賺不到錢,就認為別人也賺不到錢;自己婚姻不順,就認為別人夫妻也是逢場作戲;自我感覺良好,就認為別人也覺得他很優秀。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句諺語說的就是投射效應。
8、權威效應
權威效應是指如果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地位高,有威信,那麼他所說的話更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人們想更相信他的權威,甚至會屈服於他的權威。
在股市裡,權威效應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一些股評家經常上電視,把自己營造成股市權威人士,一旦他們預測股市漲跌,就容易得到股民的信任,甚至不少人會按他說的進行操作。
9、熱手效應
熱手效應是指如果一個人連續做對某事,他會想當然覺得他下次還會做對某事,是一種過度自信的表現。
比如一個球員連續投進幾個三分球,那麼他就覺得他下次還會投機。事實上,這次投機和下次能否投進沒有任何聯絡。
10、鯰魚效應
以前挪威人出海捕撈沙丁魚,船還沒靠岸,大部分沙丁魚就變成了死魚,漁民們為了增加沙丁魚的存活率,想了許多辦法,但都失敗了。
然而,其中有一條漁船沙丁魚的存活率特別高,活魚的價格自然比死魚高出許多,其它漁船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該漁船的人在沙丁魚裡放入鯰魚,由於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為了躲避天敵,沙丁魚就會拼命地遊動,激發了整個沙丁魚的活力,自然就活了下來。
整個就是鯰魚效應的由來,現在人們把鯰魚效應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比如我小區樓下原先只有一家包子店,由於小區人多,每次買包子都要排隊,店家經常都對顧客愛理不理。後來,其他人又開了一家包子店,有了競爭對手,原先包子店的服務態度一下子好了很多,而且包子還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