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LF888

    當所有農民都能清楚的認識到土地不是農民的出路自然就來了,現在還有些年紀較長的還扔不掉這個觀念,但這種情況很快就會過去,所以不要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

  • 2 # 專長古玩

    如果人均只有0.6畝土地,按全家六口人計算也就是3.6分地,每畝按一千斤幹谷就算你地種非常好,一般八九百斤幹谷很正常。3.6畝地總計稻穀是三千六百斤,每斤稻穀1.5元,1.5x3600=5400元。再來算算一畝地開資要花多少錢,肥料複合肥每畝100斤尿素50斤,複合肥每百斤180元,尿素50斤70元,總共合計230元。機器耕地120,收割機130每畝,種子每畝雜交種4斤,每斤40元合計就是160元,農藥每畝50元,總共合計460元,230十460=690元,1500一690=810元,3.6分地總共就是3906元。還有人工費沒算在內,全家六口人靠這點人錢能生活嗎!叫專家來算算農民能維持生活嗎!以上我說的還是豐收年,如果遇到災年討飯都沒有路啊!有些專家說農民種地能致富,叫專家來農村種一年地試試,光憑嘴說算什麼東西。如果有疑問可到農村來調查事實再發言,否則誰聽你瞎說!目前農民出路還是靠打工或做生意。

  • 3 # 清香益遠5

    農民的出路在於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不單指種田,包括建設發達農業,進行規模化農業生產,走集體化合作化道路;建設富庶的鄉村,發展農村工業化,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建設優美環境等。大寨村、南街村、南山村、周家莊人民公社等,凡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村,都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他們無論地多地少,都依靠集體有吃的糧、有花的錢,過上了富裕的幸福生活。

    實踐證明,分田單幹,小農經濟,只能解決一時的溫飽,勢單力薄,很難有大的發展。人均0.6畝地,遇到自然災害,連吃飯也難保,還是走農業現代化、集體化道路,才是農民的好出路。

  • 4 # 百川王佔功

    佔世界百分之九的土地上,養育著佔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具體到人均0.6畝地的農村,以種糧供養家人顯然是杯水車薪,如果讓農民致富奔小康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農民的出路在哪裡?在解決了農民溫飽問題和9000多萬人的貧困問題後,就成了黨中央和全華人民又一大戰略任務,黨和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深化“三農”體制改革的新舉措,即:農村土地、宅基地確權,土地依法、有償、自願流轉,實現規模化種植,產業多元化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的理念,在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2、3產業,讓種地農民合理、有序轉移,具體實施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以及表準要求在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中有了具體方案。

  • 5 # 東方欲曉52

    土地不在乎多少,人只要勤勞富有智慧,沒有理由你不富裕,目前的社會可謂正通人和,只要精打細算,認真策劃,富裕的路就在你的腳下!

  • 6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農村人均0.6畝土地,確實太少了,即使是保證高產也難以供養家人生活。主要是現在生活消費水平太高了。

    那麼,農民的出路在哪裡?

    別無選擇,唯有棄地(或流轉承包出去),選擇打工搞其他事業來保證家人的生活。

    事實已經證明,棄地搞其他創收是農村約80%農民已經選擇的生存方式。

    最基本大眾化的方式是打工,一般情況下,一個打工者月工資3000~5000元很正常,年收入30000~50000元,相當於種植10~20畝地常規糧食作物的收入。

    特殊行業的打工者,月工資8000~10000元或以上的也有部分人,這樣的收入更可觀了。

    我一個表弟在北京打工,乾的是維修工作,每月工資均在萬元以上。我大女兒的女婿在江蘇某鋼廠打工,月工資也是萬元左右。

    農民如果只種地0.6畝,除了投資,年純收入也就是1000多元,連基本生活都難應對。更甭說孩子上學、結婚彩禮、車、房了。

    即使是近兩年糧食價格有點上漲,也沒有什麼大意思,土地少是硬傷。沒有千頃地難打萬擔糧,除非承包大規模的土地經營,薄利多銷還行。農民只種自己的0.6畝或一畝三分地,是沒有出路的。

  • 7 # 小草144270718

    二、三十年前,下崗職工在沒有任何保障、補貼的前提下,不都全部被流放社會自主覓食,還得繳納高額的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否則,不僅生活難以為繼,老了啥也沒有,只剩悽慘悲涼的份了。

    農村居民好歹人均還有0.6畝土地和一些補貼,該知足了!現在社會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只要自己肯努力用心做事,條條大路通羅馬,哪有生活無著落事?

    農村居民也許有個認知誤區,以為別人的幸福生活都是靠政府救濟等來的。

    實話告訴你,城鎮居民可沒農村居民那麼幸運,除了無償佔有國家的田土和宅基地,還有各種惠農補貼。城鎮居民除了享有全民免費的空氣,自己擁有的仼何幸福生活都是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

  • 8 # 榮990

    我們村人均8分地,今年百分之九十以上交給村集體管理土地了,自己可以放心的外出打工也可以,在家搞搞農產品深加工也可以啊!經營蔬菜水果,買輛客貨兩用車,跑運輸也可以啊!農村創業青年有150萬元的創業基金貸款,利息只有2釐多,何不借用一下?現在種地不如打工一個月收入多,現在網路很發達,還可以直播帶貨,在手機上學習一下就會了。

  • 9 # 使用者曹建軍

    農民‍苦,農民‍累,農民‍艱難,農民‍地少人多種良田;化肥漲,農藥貴,柴油良種價格翻了幾倍,農機不良,物價上漲,一瓶農夫山泉換二斤糧;種地掙錢少,顧全家吃穿和溫飽。

    農民‍的出路在於農業機械化、機械科技現代化建設!合村並鎮,合塊整田,便宜機械大型裝置農業肥沃的土地土壤資源管理耕耘運輸便利。

    農民股份制、農場分紅制度,學校義務教育制度,全民健身免費醫療,農業良田國有制,農民‍工資或股份分紅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實施細則正確✅的方案。

  • 10 # 觀天佛

    農民就是種地的,把地荒廢了, 就是不務正業 ,一分地也別種吃個球 ,都去打工,不等於是把鍋給砸了嗎 。

    靠別人吃飯,喝稀湯 ,摳人家的飯碗底一天也沒法過 ,打工仔可比不上人家當老闆 的。

    我曾打過一年工,頭髮全部掉了個光 ,受苦受累,回想起來真的好可憐 。

    十里地去趕嘴,不如在家喝冷水 ,把你入到坷垃地,哪有親爹心疼你 。

    萬古千年到如今,種地還是老包準,沒本事的人學種地 ,打了一升算一升,收了半碗算半碗。

    有那半碗稀飯也餓不死,別想那金貓玉兔 ,沒有那鉤嘴吃不了瓢食。

    車到山前必有路 ,事到決處辦 ,農民的出路多得很,他們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過去曾有個老光棍 ,攢了那麼多糧食 ,還一直盼望著過災荒年,討兩個好媳婦呢。

  • 11 # 於佔興

    自稱衣食父母,養活十四億華人的農民,還需要什麼出路嗎?

    他們不是羨慕工人嗎?放棄土地進城當工人,交社保,退休就有養老金了,過上羨慕已久的生活不好嗎?

    出路就是放棄土地進城當工人!

  • 12 # 嶺北農夫

    △△人均0.6畝常規種糧的土地,在南方,指的農田為主、包括常耕旱土的耕地面積。人均0.6畝以下的村組、即0.3畝、0.4畝左右的還有不少。新中國七十年檢驗,一年常規種植糧食作物兩茬、即複種指數達到80%,畝產實現跨“綱要"、即1600市斤,一般供養家人吃飯的問題不大。隨著國蒙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融入,人均耕地難兔持續下降,有的地方的面積與產量知底不足。人口大國的糧食自產與供養矛盾敏感。未來農民出路在哪呢?

    △△一是堅決保底全國18億畝“耕地紅線”不突破。縣域是農村農業農民主體,應蔸底耕地係數,嚴格面積“建補平衡”、落地防空。確保“紅線”不突破的目標,對接農業種植“最後一公里”。立足鎮村基礎,結合治荒墾荒、用地佈局和調優產業結構,減少了的農田面積應設法䃼上。

    △△二是大規模投資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度推進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最佳化劣質耕地、改造低產農田、改良升級土壤、實現穩產高效。透過實施治溝治坡治荒與區域化整合土地資源相結合,調整最佳化用地與產業結構,增強農田生產能力、提高機械化耕作率和自然災害抗衘率。買現糧食穩產高產高效率。

    △△三是實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變,推進農業多產業發展。在南方丘崗地區,人均土地擁有4、5畝左右面積的鄉村約佔三分之二。有的荒山殘林佔到總面積10%左右,有的農田荒象比較嚴重。有的海拔200米以內、利用潛力巨大的面積很多。要透過資源整合綜合,實施土地空間規劃建設,治劣揚優,治荒復耕、治水保土。把削坡治溝填高耕層治水患、建設綠色穩產高產農田,作為世紀工程推進。加強青山綠水揚優治劣、加快農業多產業發展。

    △△四是進一步改革農民社保醫保體系,完善城鄉協同機制。加強縣級城市發展與鄉村中心鎮城區規劃建設,配建鄉村學校、醫療、幼兒、養老、文化等基礎設施,延伸政務到基層中心鎮。進一步改善交通環境,加強第三產業服務消費,引導農業勞動力分工分流,促進農村人口轉移。為現代農業、鄉村振興、城鄉融入發展而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寬闊,未來農民前程似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學友的音樂素養如何?真算得上歌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