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16454872579363
-
2 # mayunjiao1986
1、講述活動具備一定的憑藉物:憑藉物是指講述活動中教師為兒童準備的或兒童自己參與準備的圖片、實物、情境等。
2、講述活動有相對正式的語言環境:講述活動為兒童提供的是一種學習和運用比較正式的語言進行說話的場臺。
3、講述活動的目的是鍛鍊獨白語言:講述的獨白語言特性,要求兒童的口頭語言表述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4、講述活動需要調動兒童的多種能力:講述時,兒童需要感知理解一定的憑藉物,藉助對這一憑藉物的認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構思組織自己的獨白語言,從而獨立完整地編碼。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中講述活動的特點:
1、語言發展迅速、聽說能力基本形成 2—3歲是兒童口語發展的關鍵期,此時的兒童變得特別喜歡說,詞彙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簡單的複合句來表達意願,基本理解常用的簡單句型。2歲後期會用“我”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願望,開始把自己從客體中區分出來,言語的發展促進自我意識的萌芽。 3-4歲幼兒已掌握一定的口語,逐漸學會正確的發音,對詞意的理解淺顯具體。喜歡聽故事、兒歌,能安靜聽別人講述並懂語意。
2、能用簡單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與需要 3歲兒童是語音發展的飛躍期,他們基本掌握本地區語言的全部語音,但在實際說話時發音還不夠準確。同時他們的詞彙量增加也很快,尤其是實詞增長更為迅速。兒童已能用簡單的言語與成人、同伴交往,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還敘述生活中的事,只是在獨白時很不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這時的兒童特別愛聽故事,常常纏著父母在空閒時間講,還喜歡一邊聽,一邊學故事中小動物有趣的動作和叫聲。 4歲的兒童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彙開始豐富,喜歡與家人及同伴交流。能夠獨立地講故事或敘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有時講話會斷斷續續,因為兒童還不能記清事物現象、行為動作之間的聯絡。會根據不同物件的理解水平調整自己的語言,如:對小妹妹說“爸爸走了”,對媽媽說“爸爸去商店買吃的東西了”。有時已能表述相當複雜的句子:“我還沒來得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紅就把它吃掉了”。
5、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他們不但能系統地敘述生活中的見聞,而且能生動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與成人和同伴的交談中,以自我為中心的表達逐步減少,能依據別人的言語調整談話內容。看圖講述能力也明顯提高,兒童在講述時根據圖片內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表達靈活多樣,併力求與別人不同。但是這一階段的兒童在語言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方面還存在個體差異。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作用: 1、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人們交往日益頻繁,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性顯著增加。未來的社會不僅要求人人都會說普通話,而且要具備相當水平的說話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從小培養,是嬰幼兒儘快地用表情,動作與周圍人交往,進入用口語與周圍人交往,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歡與人交際,並具有一定的交際能力。 2、學前期是人類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嬰幼兒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語言的發展時機錯過了則難以彌補。
3、學前期語言教育可以促進嬰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 語言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嬰幼兒在掌握語言之前,要認識一個物體的特徵,必須對該物體的各部分及特徵逐一進行詳細的感知。成人在帶領幼兒觀察周圍世界、傳授知識技能、解釋行為規則時,都將伴隨語言。語言的參與,將使幼兒的認識過程發生質的變化。
4、學前期語言教育可以為學習書面語打好基礎。 聽、說是讀寫的基礎,是入學後實現順利過渡到正式學習的重要條件。中國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成果證明,寫作能力低的學生,大多是獨白言語的能力低,不怎麼會說話,寫起文章自然雜亂無章。而獨白言語能力強,比較會說的學生,說起話來有條有理,生動自然,寫出文章一般都不錯。這是因為書面語以口語為基礎。幼兒入學前,如果能學會普通話的準確語音,掌握大量的詞彙,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入學後學習認字,讀書,寫作時,就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