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局外道人
-
2 # 江寒山
漢元帝時期,諸葛家族出了一位大人物——諸葛豐,官至司隸校尉(相當於國家安全域性局長兼首都衛戍區司令),為人正直,給司馬家留下了好名聲,所以子孫後代們說起家門歷史都喜歡提他。但是得罪的人太多,後來被罷官,沒給家族留下實質性的東西。
諸葛家再度崛起要歸功於一個人——諸葛玄,荊州牧劉表手下屬官,也是諸葛亮父親諸葛珪的弟弟。諸葛珪病逝的時候諸葛亮才7歲。諸葛玄隨即把三個侄子兩個侄女帶到荊州拉扯大,兩個侄女都嫁進了荊州豪門——蒯氏跟龐氏(所以臥龍跟鳳雛還有點親戚關係)。實際以蒯、龐在荊州的地位來講,諸葛家已經算是高攀了,不過這也證明了一點:諸葛玄的個人魅力居然能夠彌補這門第間的差距。
諸葛玄的個人奮鬥,給他下一代的集體爆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大侄子,諸葛瑾。26歲躲避戰亂的時候跟家族走散,孤身前往江東。做上了孫權手下長史(幕僚長),深得孫權信賴,後官至大將軍。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被稱為三國時代智商第一(當然,聰明不等於智慧)。雖然一生沒有做出什麼功績,但是陪伴孫權42年沒有一次惹領導生氣、被領導挑刺(晚年孫權的多疑在整個古代史上都能排上號),成為孫權知心好友。反觀諸葛亮,政敵一大堆,劉備劉禪對自己的態度又是“也只能這樣了”。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哥諸葛瑾比諸葛亮要厲害。引用劉軒鴻的話:“諸葛瑾縱然沒有處理實際事務的能力,卻也從不算計別人,擅長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以德服人、使人如沐春風,放在任何時代,都會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二侄子,諸葛亮。這個不多說了。
三侄子,諸葛均。從小跟孔明在一起,半耕半讀。劉備把諸葛亮請走後諸葛均仍舊留在南陽臥龍崗種田。諸葛亮在蜀漢發達後把他叫過去做長水校尉,手下七八百兵力,負責拱衛都城。
還有一個叫諸葛誕的,是諸葛亮的族弟。沒人知道他爹是誰,有傳聞說是諸葛玄的親兒子。諸葛誕在魏國官至徵東大將軍,也是非常厲害。
一門四傑,除了諸葛均有點不問世事之外,其餘三位分侍三國,而且都是位高權重的大忠臣。諸葛一家在東漢末年士族階層中只能算是小康,個人的飛黃騰達主要還是憑藉個人奮鬥,真的沒有從家族方面獲得多少優越條件。
-
3 # 大唐雷音寺
三國上承東漢,下啟兩晉。
這段時期各地爭據,無數人想將家族發揚光大,各種風險投資數不勝數。
說到風險投資,就不得不提諸葛一家了。
當然,諸葛家族先後三家都玩脫了,這是後話。
世說新語中對諸葛一族有過記載,諸葛亮自不必說,官至蜀漢丞相,諸葛瑾也深得孫權看中,官至孫吳大將軍,兩人的族弟諸葛誕在曹魏也混得風生水起,被委任徵東征南大將軍。史書上稱三人“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
一族分侍三主,真的能天下共榮嗎?
或許,這其中有諸葛一族打的主意:別人家只押寶一個主,押準了就飛黃騰達,押錯了就灰飛煙滅。我諸葛家為何不三家都押一下,這樣,哪怕他歷史的車輪滾滾,最後怎麼著都能有一個押準,我諸葛一家都能是贏家。
這當然是一種猜想,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有時候,個人、家族,都有很多身不由己之處。
不管如何,事實是,漢末三國,諸葛三兄弟各自白手起家,開始了其分侍三主的風險投資,甚至一度控制了整個蜀國(諸葛亮)、整個吳國(諸葛恪)以及魏國區域性(諸葛誕)。
正是:蜀得其龍諸葛亮,吳得其虎諸葛瑾,魏得其狗諸葛誕。
諸葛家三人的投資看似都成功了,但也都失敗了。
數次北伐的諸葛亮沒等完成統一大業,就含恨走到了人生盡頭。秋風徹骨,諸葛亮仰天長嘆:“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蜀國諸葛家,投資失敗。
陪著孫權走了42年的諸葛瑾也去世了,臨終,他沒有像諸葛亮般囑咐那麼多,說了一句:“喪事從簡。”
自此,吳國諸葛家,團滅,投資血本無歸。
再看魏國,公元257年,掌權的司馬氏想要收回兵權。諸葛誕面臨一個選擇,要麼乖乖的交出兵權回家頤養天年,要麼兵臨城下,自己選吧。
城沒守住,擁兵26萬的司馬昭衝破了諸葛誕的防線,一代了不起的俗人諸葛誕死於亂軍之中。
至此,諸葛家分侍三主,全部玩脫。
回覆列表
首先,諸葛亮他是荊州地方的,當時 劉備在新野的時候,首先遇到徐庶,徐庶說臥龍才是厲害,他的才能勝他十倍,劉備一開始應該是以為徐庶為人謙虛,後來碰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微,司馬微說,臥龍鳳雛,得一則可安天下,劉備發現重合,肯定了諸葛亮的才能,然後去草廬請諸葛亮下山,中間遇到了好多人,劉備都以為是諸葛亮,然而不是,但這些世外高人都說臥龍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連村夫唱的歌都說是孔明作的,這說明諸葛亮的家族很強大,宣傳工作做的很好,沒有強大的家族,怎麼宣傳?沒有手機也沒有微信qq。而且諸葛亮的岳父是荊州里面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