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謝花飛飛滿天 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 落絮輕沾撲秀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 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 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灑淚 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 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 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 教汙淖陷渠溝 爾今思去儂收葬 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儂知是誰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試看春殘花漸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孤獨詩情 黛玉的三首歌行體長詩《葬花吟》《秋窗風雨夕》以及《桃花行》,是在《紅樓夢》中大放異彩的三篇文學精品。它們不僅是曹雪芹極盡筆工的佳篇力作,篇幅之長勝過其他詩詞,而且還是具有重要命運啟示性的“詩讖”之作。詩讖,就是以詩為讖語,詩裡預言的是人物的未來。所以這首《葬花吟》,黛玉寫出的花,其實就是她。 而《葬花吟》的創作,又是這三首長詩中,作者著墨最多、用心最深的描寫。這首詩甚至不是寫出來的,而是黛玉一邊葬花、一邊泣誦出來的!可以說,這是一首由春光參與、由落花參與、由淚水參與、由大自然參與的天地之作,它一誕生,就不屬於人間,只屬於天地間。 所以,這樣的佳作天成,在世間的綻放一定是十分吝惜、十分講究緣法的。黛玉的好詩大多都有詩社姐妹們的稱讚賞讀,而這首《葬花吟》,由於沒有落筆的記 載,它只閃耀在黛玉吟誦而過的唇齒間,隨著語音落下,詩情也如那葬花一般、化入泥土,不復再現。這樣疏忽而逝的驚豔之作,不肯常對人間開放。 因為上天知道,這樣一首悲泣春花、悲哀命運、風流自然卻不夠吉利喜慶的詩章,也不是人間喜愛的調調,也不是凡人接受的風格。所以,這樣的文章辭藻只肯在知音的面前驚鴻一現。 “佳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種靈性之作的知音是誰呢?顯然,是寶玉。 這首詩,是孤苦愁悶的黛玉吟給自己聽的,她的聽眾,本來只有在落寞春朝陪伴著她的自然天地。然而春天卻嫌這精彩的詩篇不該湮沒於花謝花飛的孤獨裡,於是安排了寶玉湊巧在此時路過小山坡,一字不落地聽到了這篇《葬花吟》。 寶玉不愧是黛玉的知己、是大自然的知己,他被這婉轉傷懷的詩句深深打動,不覺痴倒。他懂黛玉,他懂葬花的行為和葬花詩裡的情懷,他憐惜這個女孩兒獨自一人訴說無處的憂傷。如果說,黛玉是花草的守護者,那麼寶玉,就正是黛玉的守護者。 黛玉前世本是一棵絳珠草,所以她對花草格外有一份敏銳的感知和獨特的理解。因此,雖然大觀園詩社裡眾人歌詠的海棠詩、菊花詩、柳絮詞等詩作都各有高妙,但只有黛玉的詩,寫出的是海棠的香魂,問倒的是菊花的心事,嘆破的是柳絮韶華白頭、飄搖一生的悲涼。她關注的永遠是這些花草熱鬧背後的孤獨。就像她自己,熱鬧和孤獨在她身上矛盾又激烈地衝突著,她能在歡宴時體會到人群中的孤獨,又能在孤獨時得到一個人的精神狂歡。 眾人都賞花,唯有黛玉葬花,她看過了花綻放在人前的笑臉,更要聽花在人背後的哭訴。見花惜淚,黛玉才是真正的惜花人。她並非將花木看作是賞玩的物件,她是在用惺惺相惜之心,看待一場生命的悲喜。 她用葬花,隆重為花的生命禮讚。 之所以她會頻頻對花傷懷,是因為她在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一樣
花謝花飛飛滿天 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 落絮輕沾撲秀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 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 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灑淚 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 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 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 教汙淖陷渠溝 爾今思去儂收葬 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儂知是誰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試看春殘花漸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孤獨詩情 黛玉的三首歌行體長詩《葬花吟》《秋窗風雨夕》以及《桃花行》,是在《紅樓夢》中大放異彩的三篇文學精品。它們不僅是曹雪芹極盡筆工的佳篇力作,篇幅之長勝過其他詩詞,而且還是具有重要命運啟示性的“詩讖”之作。詩讖,就是以詩為讖語,詩裡預言的是人物的未來。所以這首《葬花吟》,黛玉寫出的花,其實就是她。 而《葬花吟》的創作,又是這三首長詩中,作者著墨最多、用心最深的描寫。這首詩甚至不是寫出來的,而是黛玉一邊葬花、一邊泣誦出來的!可以說,這是一首由春光參與、由落花參與、由淚水參與、由大自然參與的天地之作,它一誕生,就不屬於人間,只屬於天地間。 所以,這樣的佳作天成,在世間的綻放一定是十分吝惜、十分講究緣法的。黛玉的好詩大多都有詩社姐妹們的稱讚賞讀,而這首《葬花吟》,由於沒有落筆的記 載,它只閃耀在黛玉吟誦而過的唇齒間,隨著語音落下,詩情也如那葬花一般、化入泥土,不復再現。這樣疏忽而逝的驚豔之作,不肯常對人間開放。 因為上天知道,這樣一首悲泣春花、悲哀命運、風流自然卻不夠吉利喜慶的詩章,也不是人間喜愛的調調,也不是凡人接受的風格。所以,這樣的文章辭藻只肯在知音的面前驚鴻一現。 “佳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種靈性之作的知音是誰呢?顯然,是寶玉。 這首詩,是孤苦愁悶的黛玉吟給自己聽的,她的聽眾,本來只有在落寞春朝陪伴著她的自然天地。然而春天卻嫌這精彩的詩篇不該湮沒於花謝花飛的孤獨裡,於是安排了寶玉湊巧在此時路過小山坡,一字不落地聽到了這篇《葬花吟》。 寶玉不愧是黛玉的知己、是大自然的知己,他被這婉轉傷懷的詩句深深打動,不覺痴倒。他懂黛玉,他懂葬花的行為和葬花詩裡的情懷,他憐惜這個女孩兒獨自一人訴說無處的憂傷。如果說,黛玉是花草的守護者,那麼寶玉,就正是黛玉的守護者。 黛玉前世本是一棵絳珠草,所以她對花草格外有一份敏銳的感知和獨特的理解。因此,雖然大觀園詩社裡眾人歌詠的海棠詩、菊花詩、柳絮詞等詩作都各有高妙,但只有黛玉的詩,寫出的是海棠的香魂,問倒的是菊花的心事,嘆破的是柳絮韶華白頭、飄搖一生的悲涼。她關注的永遠是這些花草熱鬧背後的孤獨。就像她自己,熱鬧和孤獨在她身上矛盾又激烈地衝突著,她能在歡宴時體會到人群中的孤獨,又能在孤獨時得到一個人的精神狂歡。 眾人都賞花,唯有黛玉葬花,她看過了花綻放在人前的笑臉,更要聽花在人背後的哭訴。見花惜淚,黛玉才是真正的惜花人。她並非將花木看作是賞玩的物件,她是在用惺惺相惜之心,看待一場生命的悲喜。 她用葬花,隆重為花的生命禮讚。 之所以她會頻頻對花傷懷,是因為她在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