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物質是熱脹冷縮的,所以溫度越高,物質的密度越小。但也有一些例外情況,如水在0℃~4℃之間是熱縮冷脹的,人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反常膨脹。設想把一定質量的水從0℃加熱到10℃,水的體積是先減小後增大的,4℃是轉折點,此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水的這種奇異特性很容易在自然界中看到,如冬天河塘裡的水結冰時,總是從水面開始的。也就是說首先是河面的水溫降到0℃,下面的水溫則高於0℃,從上向下溫度逐漸升高,河底溫度在4℃左右;密度則逐漸增大,河底密度最大。正因為水的這種奇異特性,才出現“人在冰上走,魚在冰下游”的自然景象。 我們的問題是,水為什麼會出現反常膨脹現象?或者說,為什麼水在4℃時密度最大呢?一般來說,熱學中的宏觀現象都有它的微觀本質,所以水的反常膨脹也跟水分子特殊排列有關。但要從分子論的角度給出詳細的解釋,困難比較大。到目前為止,人們對水分子的研究還是很不夠的,有關水的反常膨脹現象尚沒有統一的解釋。介紹兩種常見且通俗的解釋,供參考。 一 在溫度較低時,水中不完全是液態,還有一些微小的冰晶體。在冰晶體中,每個分子以一定的規律排列在晶體點陣內,每個分子都被四個分子所包圍,四個分子在空間構成一個四面體。而液態水中的分子,排列比較雜亂,不像冰晶體中的分子那樣規則排列。雖然這些水分子在液態水中運動比在冰晶體中更自由些,但是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卻比在冰中小,所以液態水的密度比固態水的密度大。科學家用X射線研究接近0℃的水的結構時,證實在液態水中存在著非常小的冰晶體。根據推算,在接近0℃的水中大約有0.6%的這種冰晶體。當溫度逐漸升高時,這些冰晶體逐漸被破壞,引起了體積的減小,致使密度增大。 在溫度4℃上下,水中有兩種使密度發生改變的效應:一是由於溫度升高,液態水的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增大,致使水的密度減小;另一種是由於溫度升高,水中所含有的冰晶體逐漸熔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減小,致使密度增大。在1大氣壓(101.325千帕)下,水溫低於4℃前,後一種效應占優勢;而水溫高於4℃後,前一種效應占優勢。設想一定質量的水,溫度從0℃逐漸升高到5℃,根據上面的分析,水的體積將先減小後增大,密度則先增大後減小,在4℃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實際上,溫度越過4℃以後,冰晶體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水就進入正常膨脹狀態了。 二 水由不斷運動著的水分子組成,而水分子是有極分子,即它的正、負電荷“重心”不重合。在一般情形下,水並不是以單個分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由多個分子相互吸引聯在一起的。在0℃時,由三個分子聯在一起組成分子團;當溫度升高到4℃時,這種組合轉化為兩個分子聯合在一起的分子團,顯然兩個分子組合的排列要比三個分子組合的排列緊密些;當溫度升高到4℃以上時,分子熱運動加劇,動能增大,吸引在一起的兩個分子又逐漸拆開為單個分子,運動的範圍更大了,導致水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變大,密度減小。所以水在4℃時密度最大。 上面兩種觀點雖然都解釋了水在4℃時密度最大這一現象,但在沒有經過實驗嚴格驗證之前,只能稱為科學假說,理論本身是否正確還有待人們進一步研究。事實上,為解釋自然現象而提出假說,再用實驗去驗證假說,從而得到正確的理論,正是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物質是熱脹冷縮的,所以溫度越高,物質的密度越小。但也有一些例外情況,如水在0℃~4℃之間是熱縮冷脹的,人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反常膨脹。設想把一定質量的水從0℃加熱到10℃,水的體積是先減小後增大的,4℃是轉折點,此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水的這種奇異特性很容易在自然界中看到,如冬天河塘裡的水結冰時,總是從水面開始的。也就是說首先是河面的水溫降到0℃,下面的水溫則高於0℃,從上向下溫度逐漸升高,河底溫度在4℃左右;密度則逐漸增大,河底密度最大。正因為水的這種奇異特性,才出現“人在冰上走,魚在冰下游”的自然景象。 我們的問題是,水為什麼會出現反常膨脹現象?或者說,為什麼水在4℃時密度最大呢?一般來說,熱學中的宏觀現象都有它的微觀本質,所以水的反常膨脹也跟水分子特殊排列有關。但要從分子論的角度給出詳細的解釋,困難比較大。到目前為止,人們對水分子的研究還是很不夠的,有關水的反常膨脹現象尚沒有統一的解釋。介紹兩種常見且通俗的解釋,供參考。 一 在溫度較低時,水中不完全是液態,還有一些微小的冰晶體。在冰晶體中,每個分子以一定的規律排列在晶體點陣內,每個分子都被四個分子所包圍,四個分子在空間構成一個四面體。而液態水中的分子,排列比較雜亂,不像冰晶體中的分子那樣規則排列。雖然這些水分子在液態水中運動比在冰晶體中更自由些,但是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卻比在冰中小,所以液態水的密度比固態水的密度大。科學家用X射線研究接近0℃的水的結構時,證實在液態水中存在著非常小的冰晶體。根據推算,在接近0℃的水中大約有0.6%的這種冰晶體。當溫度逐漸升高時,這些冰晶體逐漸被破壞,引起了體積的減小,致使密度增大。 在溫度4℃上下,水中有兩種使密度發生改變的效應:一是由於溫度升高,液態水的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增大,致使水的密度減小;另一種是由於溫度升高,水中所含有的冰晶體逐漸熔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減小,致使密度增大。在1大氣壓(101.325千帕)下,水溫低於4℃前,後一種效應占優勢;而水溫高於4℃後,前一種效應占優勢。設想一定質量的水,溫度從0℃逐漸升高到5℃,根據上面的分析,水的體積將先減小後增大,密度則先增大後減小,在4℃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實際上,溫度越過4℃以後,冰晶體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水就進入正常膨脹狀態了。 二 水由不斷運動著的水分子組成,而水分子是有極分子,即它的正、負電荷“重心”不重合。在一般情形下,水並不是以單個分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由多個分子相互吸引聯在一起的。在0℃時,由三個分子聯在一起組成分子團;當溫度升高到4℃時,這種組合轉化為兩個分子聯合在一起的分子團,顯然兩個分子組合的排列要比三個分子組合的排列緊密些;當溫度升高到4℃以上時,分子熱運動加劇,動能增大,吸引在一起的兩個分子又逐漸拆開為單個分子,運動的範圍更大了,導致水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變大,密度減小。所以水在4℃時密度最大。 上面兩種觀點雖然都解釋了水在4℃時密度最大這一現象,但在沒有經過實驗嚴格驗證之前,只能稱為科學假說,理論本身是否正確還有待人們進一步研究。事實上,為解釋自然現象而提出假說,再用實驗去驗證假說,從而得到正確的理論,正是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