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是因為避諱規則的演變。
所謂避諱,就是避開名諱,普通人在使用尊者和至親的名諱時,不能直呼、直寫,要麼換成其他字,要麼缺筆等等。
這一制度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建立,重視禮制的儒家更是將其系統化成為一條準則,孔子在作《春秋》時就嚴格遵照這條準則,《公羊傳》解釋為“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皇帝自尊為天子,圍繞他的避諱自然是這一制度的核心,但這項制度卻不是一直嚴格的。從先秦時期一直到清末,避諱制度的鬆緊始終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有時松到只要不直呼皇帝全名即可,如果皇帝是雙字名,只要雙字不連用,那就沒事;有時又緊到同音字都要避諱。
就清朝而言,避諱情況可以分四個階段。
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簡單粗暴
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和世祖順治帝福臨三朝是清朝的建立階段,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關外,雖經漢化,但卻不徹底,比如三帝的名字,前兩位都是純粹的滿語音譯,福臨也是滿語,不過已經有漢語的意蘊。
這時期的避諱也是簡單粗暴,以前不講究直呼名諱的檔案之類,拿黃布條把皇帝的名諱遮擋住即可,入關後講規矩了,提到皇帝名諱,滿蒙字母改一下,漢文缺一下筆就行。
至於皇帝的兄弟以及他們本人,自然是不用改名字的,因為他們的同輩名字也都是滿語,沒有避諱的必要。
聖祖、世宗兩朝:漸趨嚴密
聖祖康熙帝名玄曄,這是實實在在的的漢名,漢文避諱的規矩一下子多了起來,加上康熙帝也是個講究的主,對避諱頗為看重,連一千多年前的唐玄宗都要改成唐明皇。
在康熙朝,“玄”字需要缺筆,“曄”需要改寫成“燁”,滿蒙則用類似讀音、拼寫方式不同的方法避諱。
順治帝給兒子取名時並沒有考慮字輩,諸皇子的名字不帶重複的,所以康熙帝並不需要給兄弟們改名,但到了他兒子世宗雍正帝可就不同了。
康熙帝在世時給子孫們定下了字輩,首先由他的兒子們使用“胤”字輩,當皇四子胤禛登上皇位成為雍正帝以後,他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兄弟們如何避諱。
對兄弟們一向苛刻的雍正帝自然不客氣,很快下令把兄弟們的“胤”字改成了“允”,滿文寫法同時更改,保證與他的名諱不重樣。
高宗、仁宗、宣宗三朝:皇帝主動
似乎是為了標榜與父親的不同,高宗乾隆帝弘曆對近支宗室頗為善待,在改名避諱上全盤推翻父親的經驗,沒有讓兄弟們把“弘”字改掉,只是同輩使用的“弘”字需要缺筆,以示區分,滿文則拼寫略微改動。
仁宗嘉慶帝繼位後,在乾隆帝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開發出皇帝改名的操作。當然,這個操作不是他首創,在他之前的漢宣帝劉病已、宋太宗趙匡義等人都做過。
嘉慶帝本名叫“永琰”。“永”是常用字,為了方便大家避諱,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作“顒琰”,音同字不同,同時也與兄弟們區分開來,嫡母不用改名。不過因為讀音沒改,滿文的拼寫還是要改的。
宣宗道光帝更上層樓,把名字從“綿寧”改成了“旻寧”,連讀音都變了。這樣一來,道光帝的兄弟們連滿文寫法都不用改了。
文宗、穆宗、德宗、宣統四朝:不改字輩
文宗咸豐帝奕詝、穆宗同治帝載淳、德宗光緒帝載湉、宣統帝溥儀這四位在道光帝的基礎上更是發揚光大,幾乎摒棄了避諱制度,既沒有皇帝改名,也沒有近支宗室改名。
簡單來說,是因為避諱規則的演變。
所謂避諱,就是避開名諱,普通人在使用尊者和至親的名諱時,不能直呼、直寫,要麼換成其他字,要麼缺筆等等。
這一制度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建立,重視禮制的儒家更是將其系統化成為一條準則,孔子在作《春秋》時就嚴格遵照這條準則,《公羊傳》解釋為“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皇帝自尊為天子,圍繞他的避諱自然是這一制度的核心,但這項制度卻不是一直嚴格的。從先秦時期一直到清末,避諱制度的鬆緊始終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有時松到只要不直呼皇帝全名即可,如果皇帝是雙字名,只要雙字不連用,那就沒事;有時又緊到同音字都要避諱。
就清朝而言,避諱情況可以分四個階段。
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簡單粗暴
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和世祖順治帝福臨三朝是清朝的建立階段,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關外,雖經漢化,但卻不徹底,比如三帝的名字,前兩位都是純粹的滿語音譯,福臨也是滿語,不過已經有漢語的意蘊。
這時期的避諱也是簡單粗暴,以前不講究直呼名諱的檔案之類,拿黃布條把皇帝的名諱遮擋住即可,入關後講規矩了,提到皇帝名諱,滿蒙字母改一下,漢文缺一下筆就行。
至於皇帝的兄弟以及他們本人,自然是不用改名字的,因為他們的同輩名字也都是滿語,沒有避諱的必要。
聖祖、世宗兩朝:漸趨嚴密
聖祖康熙帝名玄曄,這是實實在在的的漢名,漢文避諱的規矩一下子多了起來,加上康熙帝也是個講究的主,對避諱頗為看重,連一千多年前的唐玄宗都要改成唐明皇。
在康熙朝,“玄”字需要缺筆,“曄”需要改寫成“燁”,滿蒙則用類似讀音、拼寫方式不同的方法避諱。
順治帝給兒子取名時並沒有考慮字輩,諸皇子的名字不帶重複的,所以康熙帝並不需要給兄弟們改名,但到了他兒子世宗雍正帝可就不同了。
康熙帝在世時給子孫們定下了字輩,首先由他的兒子們使用“胤”字輩,當皇四子胤禛登上皇位成為雍正帝以後,他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兄弟們如何避諱。
對兄弟們一向苛刻的雍正帝自然不客氣,很快下令把兄弟們的“胤”字改成了“允”,滿文寫法同時更改,保證與他的名諱不重樣。
高宗、仁宗、宣宗三朝:皇帝主動
似乎是為了標榜與父親的不同,高宗乾隆帝弘曆對近支宗室頗為善待,在改名避諱上全盤推翻父親的經驗,沒有讓兄弟們把“弘”字改掉,只是同輩使用的“弘”字需要缺筆,以示區分,滿文則拼寫略微改動。
仁宗嘉慶帝繼位後,在乾隆帝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開發出皇帝改名的操作。當然,這個操作不是他首創,在他之前的漢宣帝劉病已、宋太宗趙匡義等人都做過。
嘉慶帝本名叫“永琰”。“永”是常用字,為了方便大家避諱,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作“顒琰”,音同字不同,同時也與兄弟們區分開來,嫡母不用改名。不過因為讀音沒改,滿文的拼寫還是要改的。
宣宗道光帝更上層樓,把名字從“綿寧”改成了“旻寧”,連讀音都變了。這樣一來,道光帝的兄弟們連滿文寫法都不用改了。
文宗、穆宗、德宗、宣統四朝:不改字輩
文宗咸豐帝奕詝、穆宗同治帝載淳、德宗光緒帝載湉、宣統帝溥儀這四位在道光帝的基礎上更是發揚光大,幾乎摒棄了避諱制度,既沒有皇帝改名,也沒有近支宗室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