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科普
-
2 # 生產隊長老楊
問:"深栽茄子,橫栽番薯,豎栽蔥″,句句飽含智慧,什麼意思?
茄子番薯和蔥是三種不同的作物,種植它們,一個收穫的是枝上的果,一個收穫的是地下的莖塊,還有一個是收穫土中的根本。收穫這三種植物的部位不同,種植它的方式就不同,種植方法不對,得到的收穫就不理想,為了理想的收穫,老農就總結出了理想的種植方式。這理想的種植方式,就是茄子應該深栽,紅薯應該橫栽,蔥就要豎著栽。
茄子深栽,是因為結了茄子的果碩大,墜在枝上頭重腳輕,很容易倒伏,茄子倒伏果捱了地就會爛掉,深栽深埋土是為了讓茄子根扎得牢,培植的穩固,茄子墜在枝上不易倒伏,茄子就挨不上地了,這就是深栽茄子。
紅薯收穫的是地下莖塊,一墩要結五六塊,這五六塊紅薯要並排生長才會多收,只有橫栽的紅薯秧才會並排結塊,如果豎著栽,莖塊不是並排的長,而是上下的結,就可能收的少,收的不不理想,所以要橫栽紅薯。
大蔥收穫的是蔥的根本也就是蔥白,蔥白長得越深越長,收穫的就越多越好,大蔥收的就又直又長,所以,大蔥就要豎著栽,而且是隨著生長還要隨著培土,才能收穫又高又白的大蔥。
這就是老農總結出的這幾種作物種植的方式。
-
3 # 努力就好
農諺和農業是相伴相生的,是農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農諺廣泛存在並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多要素之中。如“要知五穀,先看五木”,“青蛙叫,落穀子”,“大豆耳聾,越鋤越通”,“黃瓜露坨,茄子沒脖”等。
題主所說的“深栽茄子,橫栽番薯,豎栽蔥”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分別來說一下哈。
1,深栽茄子
黃瓜帶土坨的方式定植,防止散坨,定植深度應以土坨與地面相平或略低為度;而茄子應略深為佳,即“沒脖”。
茄子的植株可達1米以上,莖枝橫向生長,開展一般1米左右,分枝多,結果多。
茄子莖稈雖然木質,但結茄子多,又加上木質化的莖稈產生不定根,根系淺,所以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搞不好就倒伏了。
為了避免倒伏,也為了增加根系量,所以茄子宜深栽,埋土高度以略高於幼苗在畦內的高度,但也不宜過深。
2,橫栽番薯
番薯在我們這裡叫紅薯或地瓜,是育苗栽插生產。
番薯的幼苗可以直插,斜插,水平淺插,改良水平栽插,釣鉤插等。不同的栽插方法無論是產量,質量等都有所不同,但可適應不同的土壤和乾旱地區。
番薯秧苗入土深度和節數對其成活和地瓜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如薯苗入土的節數越多,空節也多,產量不一定高,一般入土4-5節較好;而且秧苗入土越深,由於地溫和通氣性差,不利於成活和高產優質,一般10釐米以上較好。
番薯橫栽也叫水平栽插,即秧苗是橫栽在土壤中。這樣入土深度淺,入土節數多,各節都處在有利於結地瓜的土層中,因此結的地瓜多,大小也比較均勻,還能充分發揮它的增產優勢。
不可否認的是,橫栽番茄的抗旱能力稍差,栽插也比較費工。
3,豎栽蔥
我們在選購大蔥時,基本都是買蔥稈直且白高的大蔥,那些蔥白短,彎彎曲曲的大都不樂意要,或者是價低才可以。
蔥稈彎曲大都是在栽插時不筆直造成的,所以大面積的栽培商品蔥時,要求蔥秧垂直栽入溝底的鬆土內,隨著後期的多次培土,生產出白長而有筆挺好看的大蔥。
我們這裡有很多大蔥,也是出口大蔥的基地之一。那些栽插大蔥的人,一人一個蔥杈,用蔥杈下端壓住蔥根基部,將蔥秧垂直插入溝底的鬆土內,深達外葉分杈處為度,不宜插得過深,達到“上齊下不齊”,心葉處以高出溝面10釐米左右為宜,過深不發苗,生長不旺,過淺降低蔥白的長度。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諺由長期勞作的農民所創造,是某個時期對指導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有很大的作用。即使到了科技發達的當下,農諺依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價值,需要我們好好發揚光大並加以完善。
-
4 # 鄉村申哥
深栽茄子、橫栽番薯、豎栽蔥,這是農民在長期的種植勞作中總結的經驗而已,其實無所謂什麼智慧,至於具體都說明意思,估計在農村種過菜的人基本都懂,只不過他們可能不會書寫而已。以下我來具體地說說。
深栽茄子。
顧名思義,就是說在栽茄子苗的時候,要儘可能地栽深一些。這是因為茄子的枝幹比較的堅硬,而茄子的果實比較大,重量也不小,如果栽得淺了,很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茄子的植株容易倒下。栽得深一些,它們的穩定性會更好。
栽過茄子的人會看到,茄子苗的根部並不是特別的發達,深栽有利於它們更好地吸收水肥,同時堅硬的主幹深入土裡,極大程度的增強了茄子在結果時期的抗倒伏的能力。本身,茄子的葉片也比較大,風吹雨打,加上果實本身的重量,如果主幹穩,很容易傾倒。
茄子與辣椒、豆角等,都是農村菜園中的最常見的蔬菜,每年的穀雨前後,就開始栽茄子了,與其他的蔬菜相比,茄子秧苗返青、成活率是相當的高,也不太容易生病,關於用茄子做的菜還是很下飯的。
橫栽番薯。
番薯,我們這裡叫做紅薯或者白芋、山芋等。其實所謂橫栽,沒有怎麼明確的、固定的規定。我們這裡栽的番薯,就是豎著插入壟裡的。不過,橫栽番薯在很多地方成為了主流的方式,這主要是因為,這樣的栽的番薯可以提高番薯的產量。
如果按照一般的“豎栽法”來做的話,番薯的根在膨大的時候,會受到土層深淺、疏鬆程度等的影響,出現明顯的大小不一的情況。而橫栽番薯,也就是所謂的“平栽”,就是將番薯的主體部分躺平埋入土裡,只留下小部分在外面,這樣一來,果實就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長的個頭比較的均勻,且結的更多。
豎栽蔥。
與橫栽番薯相反的是,蔥基本上都得豎著栽。期初的蔥苗要豎著栽入土裡。後期需要定期地給蔥培土,以保證蔥在一個筆直的狀態下生長,能夠長出更多部分的蔥白,又粗又白的大蔥,會有個好的賣相。
同時,蔥對於水是很敏感的,也就是說它是一種抗旱的作物,設計好排水設施很重要,以此保證蔥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生長。
回覆列表
“深栽茄子,橫栽番薯,豎栽蔥”,農諺句句飽含智慧,是什麼意思,還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到穀雨了,是農民播種移栽的大好時節,此時溫度不像早春的時候忽高忽低,已經相對穩定了,有利於作物發芽和緩苗。老輩人透過長時間的種植總結了一些經驗,形成諺語流傳下來,像 “深栽茄子,橫栽番薯,豎栽蔥”,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還有沒有道理了!
一、深栽茄子
茄子我們並不陌生,相信幾乎所有人都吃過,它的茄果可供食用,像根、莖、葉入藥後可作為“收斂劑”,有利尿的作用,茄子葉也可以作“麻醉劑”。種子也有很大作用,可以作為“消腫藥”或“刺激劑”,但要注意,種子易引起胃弱及便秘,生吃茄子可解食菌中毒。
按老輩人的經驗,種植茄子時要“深栽茄子”,因為,茄子的幼苗根部並不發達,並且根部較淺,抓地力較差,容易出現倒伏的情況。所以要儘量深栽,不僅抗倒伏還能更多地吸收養分和水份,有利於幼苗的生長和存活。
要明確一點,茄子在生長前期的時候需水量是不大的,適當的乾旱有利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但,不是一直保持乾旱,當根茄坐穩果後,植株生長需要的水分逐漸增多,應保持土壤溼潤,適當排灌。
另外,茄子葉片又寬又大,在水肥充足的情況下會長得很快,側枝多。所以,我們要注意茄子不易栽得過密,容易引起後期出現落花、爛果,果實色澤差的問題。因此,要定期修剪有利於增加產量。
我們修剪的目的除了增強通風透光性以外,還有一個目的是減少養分消耗,促使其在短時間內多開花,縮短授粉時間,便於集中授粉。具體操作:修剪時要摘除門茄花蕾及其以下所有側枝(中、晚熟品種可留1個側枝)讓茄子保持二叉分枝。等到了“四門斗”授粉結束後,要保留3片葉打頂,並且插支架防止倒伏和墜秧,減少爛果,對產量的提高幫助還是很大的。
茄子中後期容易出現早衰不長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蟲害、病害或高溫灼燒以及水肥不當引起的。出現這種情況,雖然還能長出小茄包,但是已經長不大了,我們又不能重新栽,時間上來不及。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還是可以處理的,因為茄子長大後,根系就比較發達了,葉片衰敗,它也有很強的生命力。並且,每個葉腋裡面很容易生出分支。所以,我們修剪時,底部留夠1-2個好葉,其餘部分全部剪斷。這樣分枝會重新長出主幹,再長出葉片時,又可以結茄子了。
二、橫栽番薯
番薯也叫紅薯,很多地區現在已經栽完了,有的地區由於溫度低還沒有栽。
在收穫紅薯的時候,經常會看薯型過長、彎曲、有大有小的情況。這種情況除了和菌洛失調有關以外,和我們移栽的方法也有很大關係。以往我們都是直接把紅薯苗直插到地上,然後澆上水,就等緩苗了。收穫的時候我們就看到,接近地表位置的紅薯個頭都比較大,離地表越深紅薯越小。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按老輩人的經驗要“橫栽番薯”,也就是我們說的“平栽法”和“斜栽法”,大小均勻,產量又高。
種植紅薯時儘量要選擇那種土壤肥沃、土質疏鬆、通氣性好、澆灌和排水條件的地塊,這樣的地塊種出來的紅薯,薯型好,不開裂。並且,纖維少,口感好。
建議,在栽的時候選擇長度在20-30CM左右的紅薯秧來移栽。另外,開溝的時候不要隨意開,要順著壟開10CM深淺溝,然後把苗放裡,把紅薯秧苗的梢部露在外面後蓋土,也就是很多人說的把葉子蓋上土。這樣做有利於肥水管理,利於紮根緩苗,提高成活率和提高產量。
為什麼要把葉子蓋上?
因為,我們這個時候移栽的紅薯秧是沒有根系的,又不能澆水太多,根系長的很慢。特別是移栽後的2-3天,是紅薯節位長根的階段,這樣做有利於保持紅薯秧的水份不會隨著葉片外露而蒸發掉,也就不會因為脫水出現大小苗,缺苗斷壟等現象。再有,大部分都埋在土層下,能夠促使紅薯秧的每個節位都能生根結薯,減少空節不結薯的現象,結薯多,大小均勻,表面光滑,產量高。
三、豎栽蔥
咱們國家種植大蔥的歷史已經很悠久了,早在戰國時期《管子》中記載:“桓公五年,北伐山戎,得冬蔥與戎椒,布之天下”,也就是公元前681年,章丘地區就開始種植大蔥了。
按老輩人的經驗要“豎栽蔥”,因為大蔥根系前期不夠發達,只有培土後根系才會深。所以,大田耕地要是深度不夠,會導致大蔥被栽到了耕作層下面,大蔥生長不旺、病害嚴重、產量低。 另外,大蔥喜氮肥和鉀肥,並且,高溫、多雨季節大蔥生長緩慢,不宜過多追肥。
大蔥喜歡溫度由高到低的變化,每年的立秋之後是大蔥生長的旺盛期。按老輩人的經驗,大蔥從立秋到白露,主要是蔥白的長高的階段。蔥白的高度也決定了後期大蔥的產量,要想蔥白長的高,葉子必須長的好。
這個階段,我們在保證底肥充足的情況下,每畝還要追施農家肥1500-2000公斤+15-20公斤過磷酸鈣+10-20公斤的硫酸鉀,有利於促進蔥白長高。如果沒有農家肥,我們還可以每畝地選用生物菌肥+3-4公斤黃腐酸或黃腐酸鉀+50-80斤(3個15或3個17)硫酸鉀型複合肥,促進根的生長和壯棵。
另外,大蔥只往高處長,不增粗對產量也是有影響的。所以,我們還得想辦法讓它變粗。建議農民朋友在白露的時候追一遍肥,主要是以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為主。
再有,追肥只是高產的其中一項措施,還要控制水分。實踐表明,大蔥是不能缺水的,但也能澆大水。大蔥不喜高溫,不能中午去澆水,會刺激大蔥的根系,影響大蔥的生長。所以,建議採取勤澆,少澆,早晚澆的原則,有利於促進大蔥的正常生長。另外,別忘了給大蔥培土,從立秋開始到處暑、白露和秋分,每一個節氣到來都要培一次土,培土的時候儘量往高點培,但不要埋住芯葉,埋住之後容易腐爛。
穀雨節氣就要到了,老輩人也留下了關於天氣影響莊稼收成的農諺,例如:“三月十五刮北風,半月裡瀝啦雨不停”、“三月十五刮北風,甕理大米易生蟲”、“穀雨無雨,後來哭雨”、“穀雨下雨,四十五天無干土”、“穀雨落雨滿地青”、“穀雨無雨棉花肥”、“穀雨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清明怕晴,穀雨怕雨”、“穀雨無雨,交回田主”、“穀雨無雨,囤裡無米”、“穀雨無雨,水桶挑起”、“穀雨有雨,雨水好;穀雨無雨,雨水少”等等。這些農諺都是老輩人長期勞作結合天氣變化的總結,都是說明同一個問題,就是穀雨無雨對後期莊稼收成是非常有利的。您認為老輩人的這些古老農諺,拿到現在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