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度加深度
-
2 # 結石科醫生何明剛
靠吃藥治結石 專家表示不可取
臨床上,60%的患者在確診膽結石後,因為不願手術,常常會問能不能吃藥排石?
首先要明確的是,這是膽結石治療上的一大誤區。藥物治療不如說是藥物控制,因為藥物起不到排石的作用,治標不治本。
藥物大多隻能起到緩解症狀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排石藥物主要是透過刺激膽囊收縮,將結石擠出膽囊,進入胃腸道,並排出體外。但是結石排出的過程伴有很大的風險。因為膽結石要排入胃腸道,必須經過一條“羊腸小道”膽總管,而膽總管管徑最窄的地方只有0.2釐米,膽囊結石只有小於這個管徑,才有可能排出,而臨床中,絕大部分膽結石,都是超過0.2釐米的。
一旦膽結石大於這個管徑,則很容易卡在膽總管,引發膽絞痛、黃疸、感染,甚至急性胰腺炎等嚴重後果。如果膽結石特別大,還可能嵌頓在膽囊頸部,引發急性膽囊炎,甚至使膽囊壁壞死、穿孔等。臨床上因盲目服藥排石引發嚴重後果的病例屢見不鮮。藥物往往只被用作膽結石的預防、輔助類治療,治療膽結石科學的方法主要還是手術。
只有手術才能科學治癒
治癒膽結石,手術是唯一的選擇,這也是所有正規醫院肝膽外科醫生的共識,而手術治療,又分為切膽手術和保膽取石手術。
在一百多年前,外科醫生普遍認為膽囊是可有可無的器官,所以對於膽結石的治療,一概是把膽囊一切了之。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體器官功能的認識不斷提高,對膽囊疾病的研究日新月異,仍然遵循一百多年前的觀念,就顯得落後了。
膽囊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有儲存、濃縮及排洩膽汁,調節膽道壓力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提示,膽囊還是人體的重要免疫器官,並非可有可無。因此,現代醫學的觀點,膽囊不應隨便盲目切除。
而由中國著名的保膽取石第一人張寶善教授,於90年代率先在國內開展的保膽取石技術,歷經近30年的迅猛發展,已趨於成熟並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認可。目前全國已有500多家專業醫療機構開展了這一先進術式,從循證醫學上證明了保膽取石手術的效果與安全,幫助廣大膽結石患者避免了盲目切膽所帶來的弊端。
新式保膽,就是將腹腔鏡的微創技術與膽道鏡取石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的,使得微創性與精準性達到統一,獲得無結石殘留和減少復發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保膽取石的目的是保全膽囊的功能,讓膽囊繼續為人體服務,那麼保膽的原則就是要保留有功能的膽囊。對於因為拖延錯失治療良機,導致膽囊已經失去功能或者發生病變的患者,則應及時切除膽囊。
回覆列表
中醫可以用藥物內治溶石排石,也可以用手術切割膽囊,但基於仁心仁術的中醫理念,一般會選擇前者,除非時間緊急。張伯禮院士抗疫勞累誘發急性膽囊炎,為了搶時間早日投入抗疫工作才毅然決定切除膽囊。
中國的外科手術早在扁鵲華佗時代就已經比較發達了,甚至《黃帝內經》還有姊妹篇《黃帝外經》,某些腦殘人士如果認定外科手術就是西醫(或叫現代醫學),那麼這西醫(或現代醫學)其實是中國古人發明發展起來的中醫的一部分,整個西醫都是中醫的兒子孫子,還哪裡來的自信和狂妄來嘲諷恥笑“中醫人也做手術”、“中醫也要找西醫”?
急救、婦科、防疫、接種等等,都是中醫先搞起來的,任何智商為正數的人都不會說它們是西醫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