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影響,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揚州有一位孔子後人,從事的工作正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記者日前從揚州大學瞭解到,該校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孔祥軍是孔子的第75代後人。據瞭解,孔祥軍在教授歷史學的同時在做經典古籍的點校整理工作,已出版點校版書籍《毛詩傳箋》,並發表新書《出土簡牘與中古史研究》,獲得業內一致讚譽。“嚴謹而不失幽默、學術而不失風趣”,這是揚州大學歷史專業的學生對孔祥軍的評價。
點校本《毛詩傳箋》受業內高度評價
2013年,孔祥軍有了點校毛詩的想法。他告訴記者,“毛詩”是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於世的《詩經》。“今天的《詩經》由毛詩流傳而來。《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經孔子刪定並教習弟子,後大行天下,流傳於世。而其之所以能夠流傳今日,毛亨、毛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孔祥軍尋找關於毛詩的最佳整理本時,上海一出版社出版了《毛詩註疏》一書。他第一時間購買了此書,回來後認真研讀,卻發現書中有很多字和標點的錯誤,這激發了他重新整理校勘《毛詩》的決心。在進行大量前期準備後,2016年,他正式開始點校《毛詩傳箋》。
經過5年努力,孔祥軍的點校本《毛詩傳箋》最終被收入中華書局品牌系列“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正式出版發行,並被評為年度十佳古籍整理作品。著名學者杜澤遜在《光明日報》發表專文,對此書予以高度評價:這是一部標點、校勘都過關的合格的整理本。
孔祥軍的整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傳世《詩經》版本眾多,良莠不齊,我選擇了清代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刻仿元相臺本《毛詩傳箋》為底本,在廣泛蒐集各類唐抄、宋版基礎上,對毛詩經文、毛傳、鄭箋展開了校勘工作。”他告訴記者,“底本共20卷、35萬字,每卷首先要對7遍,再把不同的字標點出來,作頁下注,還要考證。”
研究課題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年度專案
2018年3月,孔祥軍經北大著名日本學者喬秀巖推薦,前往日本北海道大學進行學術研究。在日本訪學期間,他注意到藏於日本的漢籍資源異常豐富,雖不懂日語,但他依舊走訪大量日本街頭的古書屋,從日語名稱裡的幾個古漢字中尋找古籍線索。為更為精準地做好校勘工作,孔祥軍蒐集了大量文獻資料。
回國後,孔祥軍立即將所獲珍本運用到相關研究中去,發揮其獨到的學術價值。他利用收集到的日藏漢籍對清嘉慶二十年阮元重刻《十三經注疏》中的《周易註疏》進行了深入的版本校勘和考證研究,並撰寫成《阮刻〈周易註疏〉圈字彙校考正》一書,今年5月由光明日報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在日期間,孔祥軍與日本重要學術機構及相關學者建立了密切聯絡,回國後,在他們幫助下繼續進行相關域外文獻收集工作。在此基礎上,孔祥軍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年度專案“阮刻《十三經注疏》圈字彙校考正整合研究”,該專案近日正式獲批。孔祥軍滿懷信心,“我將充分利用這些塵封已久的域外珍本文獻,為經典文獻的復原整理提供重要助力。”
“孔氏家族之生生不息,靠的是每一位後人的維繫。”孔祥軍坦言,他不覺得自己孔子後人的身份有什麼“光環”,但如今作為一名大學歷史老師,在教授歷史學的同時又在做經典古籍的點校整理工作,“愈發感到肩頭的責任和擔當沉重。研習古籍,發揚孔子精神,已內化為我畢生的使命追求。”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影響,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揚州有一位孔子後人,從事的工作正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記者日前從揚州大學瞭解到,該校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孔祥軍是孔子的第75代後人。據瞭解,孔祥軍在教授歷史學的同時在做經典古籍的點校整理工作,已出版點校版書籍《毛詩傳箋》,並發表新書《出土簡牘與中古史研究》,獲得業內一致讚譽。“嚴謹而不失幽默、學術而不失風趣”,這是揚州大學歷史專業的學生對孔祥軍的評價。
點校本《毛詩傳箋》受業內高度評價
2013年,孔祥軍有了點校毛詩的想法。他告訴記者,“毛詩”是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於世的《詩經》。“今天的《詩經》由毛詩流傳而來。《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經孔子刪定並教習弟子,後大行天下,流傳於世。而其之所以能夠流傳今日,毛亨、毛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孔祥軍尋找關於毛詩的最佳整理本時,上海一出版社出版了《毛詩註疏》一書。他第一時間購買了此書,回來後認真研讀,卻發現書中有很多字和標點的錯誤,這激發了他重新整理校勘《毛詩》的決心。在進行大量前期準備後,2016年,他正式開始點校《毛詩傳箋》。
經過5年努力,孔祥軍的點校本《毛詩傳箋》最終被收入中華書局品牌系列“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正式出版發行,並被評為年度十佳古籍整理作品。著名學者杜澤遜在《光明日報》發表專文,對此書予以高度評價:這是一部標點、校勘都過關的合格的整理本。
孔祥軍的整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傳世《詩經》版本眾多,良莠不齊,我選擇了清代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刻仿元相臺本《毛詩傳箋》為底本,在廣泛蒐集各類唐抄、宋版基礎上,對毛詩經文、毛傳、鄭箋展開了校勘工作。”他告訴記者,“底本共20卷、35萬字,每卷首先要對7遍,再把不同的字標點出來,作頁下注,還要考證。”
研究課題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年度專案
2018年3月,孔祥軍經北大著名日本學者喬秀巖推薦,前往日本北海道大學進行學術研究。在日本訪學期間,他注意到藏於日本的漢籍資源異常豐富,雖不懂日語,但他依舊走訪大量日本街頭的古書屋,從日語名稱裡的幾個古漢字中尋找古籍線索。為更為精準地做好校勘工作,孔祥軍蒐集了大量文獻資料。
回國後,孔祥軍立即將所獲珍本運用到相關研究中去,發揮其獨到的學術價值。他利用收集到的日藏漢籍對清嘉慶二十年阮元重刻《十三經注疏》中的《周易註疏》進行了深入的版本校勘和考證研究,並撰寫成《阮刻〈周易註疏〉圈字彙校考正》一書,今年5月由光明日報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在日期間,孔祥軍與日本重要學術機構及相關學者建立了密切聯絡,回國後,在他們幫助下繼續進行相關域外文獻收集工作。在此基礎上,孔祥軍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年度專案“阮刻《十三經注疏》圈字彙校考正整合研究”,該專案近日正式獲批。孔祥軍滿懷信心,“我將充分利用這些塵封已久的域外珍本文獻,為經典文獻的復原整理提供重要助力。”
“孔氏家族之生生不息,靠的是每一位後人的維繫。”孔祥軍坦言,他不覺得自己孔子後人的身份有什麼“光環”,但如今作為一名大學歷史老師,在教授歷史學的同時又在做經典古籍的點校整理工作,“愈發感到肩頭的責任和擔當沉重。研習古籍,發揚孔子精神,已內化為我畢生的使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