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切隨緣149847566
-
2 # 三自書生
現在的大多數養老院只能滿足老人基本的物質需求,對老人的精神需求基本不考慮。
人是社會動物,既有物質需求,又有精神需求。農村老人也不例外。他們需要人際交往,需要人文關懷。
如果老人進入養老院,吃住沒問題,但沒人陪他聊天,沒有人關心他的思想,老人就會覺得自己在等死,生活無聊。
老人生活在外邊,物質貧乏,但自己畢竟是活生生的人,誰願意進入養老院變成行屍走肉呢?除非他在外邊快活不下去了,不得已才願意進入養老院。
這正是養老院值得改進的地方,也是社辦養老院的商機!
-
3 # 美酒一杯聲一曲
不願進養老院原因很多,首先是個面子放不下,因為養老院基本上是五保戶,殘疾人。與這些人為伍感覺自己有兒有女丟臉面。
養老院都是各村湊到一塊的,不怎麼熟悉,沒有共同語言。人老話多總想找能互相理解的人溝通。
在生活方面眾口難調,各人生活習慣不一樣。
最後一個心理接受不了,認為兒女將自己當包袱甩掉了,自己只有慢慢等死,心裡壓力山大。
這也是老人不願進養老院的部分原因吧!
-
4 # 老祿問道
只能說現在的養老院的存在模式和建立養老院的理念層次太低。沒有理解和解決老人們的需求。
養老院的投資人忽視了老人們內心真正的需求意願。
-
5 # 大話文字
首先一點,農村老人以前很少到養老院去養老,都是孩子在身邊照顧,所謂的老有所依。可是近些年農村種地不掙錢,務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都到城市打工去了,孤寡老人沒人在身邊照顧的現象還比較常見,造成這問題的原因對年輕人來說也有些無奈,生活成本巨大,城市又安不了家,農村又回不去,有心無力。
其次農村孤寡老人大部分文化素質差,接受不了到養老院養老的思想,覺得到養老院養老會被村裡的人恥笑,面子放不下來。我奶奶今年80多歲了,不願意去城市又不願去養老院,至今一個人自己生活。
再次來說去養老院得花錢吧,有多少農村家庭負擔得起?如今生活條件好了,農村老人養老卻成了心中的一個痛,很多人別說養老人,還離不開啃老的,沒有工資的農村老人是心酸的,只有自己知道。
希望國家關心農村,關愛農村老人,讓更多政策彙集底層家庭。
-
6 # 在外國的若風不扶柳
不要看生活完全能地自理的,交際能力強的,每天除了吃飽就打牌唱歌跳舞娛樂的,其實這種人根本不需要人照顧,唯一卻缺少的是兒女的問候關懷心。
想知道得了絕症、臥床不起、甚至神志不清、兒女也不管或根本無後代,最後錢也不夠的怎麼對待的。
人其實最難的就是生命最後那一段,生死都無法自己做主,自殺都沒有力氣的時候,很多兒女在身邊都不一定做得好,敬老院能指望嗎?凡事不要光看好的,活蹦亂跳的老頭老太不去敬老院照樣能活的好,只要有錢。
-
7 # 愛生活的小魚Dh
農村老人去養老院養老不太現實,農村養老院(既敬老院)收的都是無兒無女孤寡老人,如果有兒有女的去養老院是要自己付費的,本身農村的老人很少有退休養老金,農村養老金寥寥無幾,根本不夠去養老院的費用,讓兒女出費用也不太現實。假設老人現在八十多歲,兒女的年齡也都五十多歲到六十歲了,這個年紀兒孫滿堂,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也挺大的,再出老人去養老院的費用也不太現實。老人到這個年紀就圖個兒孫繞膝,享天倫之樂。每天吃過飯,上街上坐著曬曬太陽,跟老街舊鄰們說說話,聊聊天,如果把他們送到養老院,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長時間見不到家人,這對老人來說心理上精神上身體上都起負面作用,適得其反,不如在家養老了。在家中老人生活能自理的,兒女可把糧油草一切生活用品給足老人,農村人家都種菜,兒女家種什麼菜老人吃什麼菜。不能自己做飯吃的兒女家可輪流供養,我婆家公婆八十多歲的時候就是兒女五家輪流送飯,輪到誰家也都是換著樣的做給老人家吃,老人家生活上一點也沒受到委屈,一直供養到二位老人都九十多歲去世。再有一點農村有一部分人思想觀念陳舊,養兒防老,如果兒女眾多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在街房鄰居的心中會背上不孝的名聲。我是六零後,己經退休,錢雖不多但很知足,我和老頭老了以後一定會去養老院的,因為我們這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不象父母那一輩人都四五個子女,我們這一代人老了去養老院,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必須的。
-
8 # 足智多謀白雲wn
因為要錢。老農民連生活都艱難困苦一個月才捌拾至佰元一個月元。住不起。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假大空形勢主義。給幹部搞的政績功程。傷了百姓苦了老農民。
-
9 # 一國之君358
人往高處走,水何低處流,養老院在檢查的時候都不錯,平時又怎麼樣?如果真的是享受,又有誰和自己過不去,我閒時也和一些住過養老院的人聊過天,他們說的和養老院宣傳的根本不一樣。
回覆列表
農民一輩子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自由,苦樂自已說了算,進敬老院就是進了籠子,一輩子的生活習慣,老了是無法改變的,十有八九都是不願受條條框框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