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者1522

    慈禧、翁同龢等人固然可恨,但他們也不足以導致清朝的滅亡,而真正導致一個王朝轟然崩塌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晚清權貴腐敗之下的民心盡失,其貪腐程度可謂是爛到了骨子裡。

    康熙末年,在這個千古一帝的縱容之下,整個大清已是亂象重重,危機四伏,買官賣官已經成為常態。那麼買官最為有名的莫過於滿痞,他曾用30萬兩白銀,從允唐手中買得一個湖廣總督的官位。

    然而內閣大學士明珠,更是隨意賣官斂財,他居然敢將總督、巡撫等職公開標價,當時的吏治,可謂是混亂到了一塌糊塗,大臣們肆意妄為,只會中飽私囊,以結黨營私來對抗朝廷檢查,滿朝文武可以說是烏煙瘴氣一片,腐敗不堪。

    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繼位,此時國庫僅剩存銀800萬兩,從表面上看,大清強大無比,實則內部空虛,儼然已成空殼。

    雍正作為一代精明嚴苛的皇帝,儘管上任才一個月時間,他竟然不顧康熙屍骨未寒,便火速開始了他的治貪打虎行動,手段也是極其強硬,一旦查出腐敗官員,首先將其就地罷官查辦,其次再向貪腐官員索賠,最後直接抄家。

    在這種高壓勢態之下,雍正只用5年時間,就在懲治貪汙腐敗的問題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他也成為歷代皇帝治貪最成功的一位,他雖然一心只為黎民百姓,每事必躬親,但終究還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貪腐問題,因為當時貪腐已經成為常態,幾乎滲透到大清的各個角落,最終雍正治貪未半而中道崩殂。

    自雍正之後,官民矛盾已經愈演愈烈,尤其是到了晚清,腐敗可以說是爛到了骨子裡。對於百姓而言,即使達官顯貴們不籤那些喪國辱權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最後那些銀子也會被官家搜刮乾淨。

    所以民間傳唱:三年清縣令,十萬雪花銀,可見當時百姓之慘狀。因為老百姓該窮的一樣窮,該交的稅也一分少不了,該活不下去的一樣活不下去。

    因此就導致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局面,老百姓已對貪官們極度的不信任,而這種情緒,終於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徹底地爆發了出來,當時英法聯軍從天津登陸,在人數裝備都弱於清軍的情況下,卻能用10天時間,從天津一路北上攻入紫禁城。

    在這期間,英法聯軍並未遇到有人拼死抵抗,只見沿途百姓紛紛前去看熱鬧,只要英法聯軍需要幫忙,他們就會推著自家的獨輪兒車,自發的將其武器運送到與清軍作戰的地方,英法聯軍攻城時,來自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趕緊從家中扛來梯子,冒著槍林彈雨,扶著梯子好讓英法聯軍往城牆上衝。對於火燒圓明園,也沒有一個老百姓會感到過難過的。

    當時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時,由於沒有帶火,還多虧了前去看熱鬧的窮苦百姓,是他們幫著英法聯軍找來的火鐮子,最終圓明園才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據記載:海定華人暨華役,將攜來之火線,秫秸一切之引火之物齊集以待。

    對於這件事!那些掌權者大發雷霆,他們認為,大清屢戰屢敗,都是因為被那些刁民們給害的,但他們卻從來不在自身找原因。

    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當英國軍艦突破虎門要塞時,兩岸數以萬計的百姓,他們只是平靜地看著,侵略者將大清的軍艦悉數擊沉,但並未感到悲痛半分。

    除了掌聲如潮水般的在兩岸不絕於耳以外,他們還將自家種的瓜果蔬菜,及時地賣給英國水手來換取生活費用。

    1842年,鎮江之戰,英軍缺水缺糧,兩岸百姓爭相提供,將自家僅有的食物賣給英軍換取錢財,當清軍戰艦被英軍擊沉時,圍觀百姓紛紛叫好,掌聲不斷。

    見此情形,江寧副都統:海齡,一氣之下,下令在鎮江屠殺百姓近萬人,不過在當時,像鎮江慘案這樣的騷操作,已經算是屢見不鮮了。

    聽聞鎮江慘案的貝青喬,他在自己的《咄咄吟》中記錄道:城中擾亂,幾成火坑,百姓惟恐英夷之不破城也。意思是:大家都盼著英軍趕快進攻城中,大家好在亂中求得一條生路!

    所以說,晚清雖有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等庭柱級的人物,但在面對一個千瘡百孔,民心盡失的末代封建王朝時,其實他們也是無能為力的,但不可否認,他們卻為推翻帝制奠定了基礎。

  • 2 # 吃著西瓜圍觀

    雖然翁同酥可恨之極,但他還根本沒資格承擔清朝滅亡的所謂責任。清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一、政治體制和整個官僚系統已經腐爛到根子,統治者已無能力駕馭或者維持國家的執行。

    二、工業、農業、軍事全面落後,產不出糧食、造不出機器、打不了仗,簡言之就是,要什麼沒什麼。

    三、民心全面背離,一片死寂。除極少數幾個民智啟蒙著以外,官宦、士紳、平民均無家國觀念,或醉生夢死、或渾噩等死。

    最後,太平天國是最後一根稻草。

  • 3 # 莫怕氣吞萬里如虎

    清朝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的疊加:中華文明的低潮期所以喪失國際話語權,封建朝代的末期而社會積重難返,少數民族統治後期生活安逸尚武精神消失,近親結婚和宮廷穢亂導致子嗣繼承困難等等。

  • 4 # 中梁山下

    清朝從康熙乾隆起,就建立了一個有利於官員集體腐敗的社會。只是到了後期問題才更嚴重。是一種體制問題。再加上游牧民族視野狹窄,故步自封,自絕於世,不思進取,焉能不亡。其實歷史上的王超大多如此。總是從開國到鼎盛,再到衰敗亡國。即使開國皇帝是勤勞開明,並不能保證皇子皇孫以後不敗國敗家。歸根到底是人治社會以及體制不合理。時間久了,腐敗和各種矛盾越來越多,到一定時候矛盾就會集中爆發。矛盾爆發要麼亡國要麼國力大傷。遲早奔向王超滅亡。

  • 5 # 第三條路正確的路

    你太抬舉翁同龢了!他只不過與李鴻章有私人恩怨,對其北洋經費方面有所掣肘而已,但他只是個賬房,並無最終決定權。甲午之敗,原因是多方面的,慈禧、李鴻章都有責任,不能只怪翁同龢一人!——搞垮清朝他也得有這個本事才行!

  • 6 # 奇妙冰淇淋dh

    慈禱是最大媧手,朝野腐敗是事實,這個國家都歸她管,腐敗了她就應該負責,何況她本人也很腐敗,所以清朝亡就是她的責任。

  • 7 # 不許攜帶瓦刀的泥瓦匠

    滿人入關後,整個政權的最基本的策略不是富國強兵,不是國富民強,從頭到尾,滿人最重視的是如何能更長時間統治這麼多的漢人。漢人越弱,漢人越沒有力量,統治起來越容易。所以,滿人的基本國策就很清楚:削弱漢人

    一個國家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成為削弱物件,最先進最文明的力量被不斷控制和削弱,而另一部分作為統治階層的滿人卻想盡辦法去奢侈享受,用他們的愚蠢和野蠻成為社會的標杆,其結果一定是這個國家越來越弱,離文明越來越遠。

    所以,從這麼一個野蠻的群體入侵成功,並且其人口還遠少於被侵略人口,就註定了它的國策,也就註定這必然會成為一個越來越沒有力量的國家。至於統治者的貪婪無厭,愚蠢無能,只是必須的副產品。

  • 8 # 假作真時真似假

    清朝亡於連被愚昧了幾千年的文盲都知道了“君權神授”就是一個笑話,君主及其官僚體系不過是用暴力原規則支撐起來的既得利益掠奪者而已;甲午戰爭失敗後,讓人們徹底感受到了皇權所依持的暴力的不堪一擊,紙老虎被徹底捅破了;全皇族“內閣”更是讓所有人都失去了等待他們透過變革慢慢變“好”的耐心;皇權暴力的弱化使封疆大吏們直接變成了軍閥,這樣形成的各自為政的局面使黃興等人看到了希望,遍地開花的武裝起義終於讓武昌起義變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清朝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了。

    讓王朝趨向於末世的原因是整個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如翁同龢或慈禧都不過是恰逢其會的替罪羊罷了,連獨自掙扎的李鴻章都不得不吃瓜撈了,更何況是它們了。而令人最不可思議的是:我們可以致客觀規律亦或是自然規律於不顧,卻一定要找出N個替罪羊,這才是最大的國民性的悲哀。

  • 9 # 睿智的成熟暖陽

    與個人統治沒有多大關係。一個朝代的興亡是一個統治集體所存在。歷史可以證明每個朝代初期都是發奮圖強開疆拓土減輕農民負擔穩定民心發展經濟為緊迫任務官清民勤。漸漸的國家發展了富裕了人的思想也改變了都想不勞而獲慢慢的就有了投機歪門斜道。上層領導決定下層建築,上面只求國家安定對有些事睜隻眼閉隻眼這樣就導至了腐敗不公平不合理就會出現在廣大民眾之間。人的忍奈是有限的,加上思想的進步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 10 # 聰穎暖陽2v

    純屬廢話!翁同龢是個什麼?說大清亡於慈禧,也不全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乾隆把大清由盛轉衰!嘉慶平庸不能強國!道光賠款割讓土地!咸豐更是賠款割讓土地!慈禧亦然!同治光緒不足掛齒!太平天國攪亂十幾年!大清大約就是亡於此!

  • 11 # 勁草一顆

    不管誰都無法救滿清政府,早死早超生。還算好!清朝最後垮臺了。在民族最危亡的時候,滿清政府終於垮臺了,不然我們還要出賣多少民族利益和死亡多少人,請不要再美化滿清政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莊周限定面板雲端築夢師返場,網友反對:這還叫限定面板?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