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年蘭亭

    在農村,老人們口中的“紅娘子”,並非《西廂記》中活潑大膽、機智勇敢的丫環紅娘,而是渾身是毒但身價卻高達5000元一公斤的害蟲——紅娘子蟲。我的表叔就靠養殖紅娘子,年收入高達百萬元!

    說起“紅娘子”,我滿滿的都是痛!記得三四歲的時候,那是一個夏天,我看到門口的小樹上停著一隻紅色的、長得極象蟬的小蟲子,於是伸手去抓,結果被它蜇了個大包,鑽心地痛,很快又起了個水泡。

    奶奶一見,趕緊帶我到村裡一位正在奶孩子的阿姨家,討了一些新鮮奶汁塗在手指上。如此反覆塗抹了幾天,我才恢復如常。自此以後,我就對這種漂亮的小蟲子敬而遠之了。

    這種小蟲子,就是“紅娘子”,也有人稱之為“麼姑蟲”、“紅姑娘”,學名叫斑衣蠟蟬,屬蟬科昆蟲,長得象蟬但比蟬小很多。

    在農村,孩子們最怕的小蟲有兩種:一種是“洋辣子”,毛絨絨的樣子很討人喜愛,可一旦被它紮了,則火辣辣地疼;另一種就是“紅娘子”,它的體內含有斑蝥素,這種毒液能刺激人的面板而發泡。

    但是,“紅娘子”卻是一種比較貴重的藥材。每到夏天,大孩子們幹得最多的就是這兩件事:

    一是抓知了殼。晚上知了猴從地裡鑽出來,爬到樹上去褪殼,變成知了,而褪下的殼則是一種藥材,夏天我們抓得最多的就是知了殼;

    二是抓“紅娘子”。它雖然有毒,但卻是一種用於治療疥癬、瘡毒、淋巴結核、閉經、瘋狗咬傷等疾病的高效藥材,可外用也可內服,有破瘀散結、通經墮胎及解毒等功能。“紅娘子”收購價格很高,高峰時甚至達到5000元一公斤。

    抓“紅娘子”可不如抓知了殼那麼容易。

    首先要準備好裝備:口罩和手套,不然身上就要被蜇得大包小包;

    其次要尋找目標:臭椿樹。“紅娘子”主要生長在臭椿、葡萄、苦楝、楊樹等樹木上,在這些樹的葉背、嫩梢上刺吸,使得樹木發生煤汙病或嫩梢萎縮、畸形等,嚴重影響樹木的生長和發育。我們老家的臭椿樹較多,所以,要抓“紅娘子”,首先要找到臭椿。

    這裡順便講一下香椿與臭椿的區別。每到春天,香椿就是大家都很喜愛的一種食材,“香椿炒蛋”幾乎是這個季節的標配,但在野外時,很多人往往不知道香椿與臭椿的區別,因為這兩種東西長得實在太像了。有人說聞味道,香椿香,臭椿臭。說實話,如果不把這兩種東西放在一起,你不一定能聞得出來,因為臭椿的嫩葉也是有一點香味的。

    分辨香椿與臭椿,其實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數樹葉:香椿的葉片是偶數,臭椿的樹葉是奇數,雙數是香的,單數是臭的。

    回到正題。找到臭椿,戴好口罩、手套,我們就可以開工了。

    一個夏天,透過抓知了殼和“紅娘子”,我們不僅可以解決上學的學費,而且還可以賺得不少零花錢。

    當然,透過人工去抓“紅娘子”,肯定不是賺錢的方法,這畢竟只能賺一點零花錢,於是,現在就有人開始人工養殖“紅娘子”了,我的表叔就是其中之一。

    養殖“紅娘子”首先要種植臭椿。一般是選用生長三年以上的臭椿,剪去樹冠,使其變得矮小,同時促使新生枝條萌發。

    其次是採集蟲卵。在野外的臭椿上,“紅娘子”的蟲卵很好辨認,每到秋末冬初,在臭椿樹向陽面的樹幹上可以找到成塊的蟲卵,這時可以將樹皮一起剝下,移殖到室內孵化。

    等到“紅娘子” 孵化出來後,就可以放到臭椿樹上養殖了。當然,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天氣和自然災害對“紅娘子”的傷害。

    就是靠這個冷門的生意,我表叔積攢下了一份不小的家業,一家人在農村生活得有滋有味!

    最後,說一副關於紅娘子的對聯,上聯:大將軍上戰場身披穿山甲,下聯:紅娘子坐花轎頭戴金銀花。其中“大將軍”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屎殼螂”,學名“蜣螂”,與“穿山甲”“紅娘子”“金銀花”一樣,也是一種中藥。

  • 2 # 獵奇動物社

    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所以經常和小夥伴們去捉昆蟲玩,尤其是每年的夏天,昆蟲的種類多如牛毛,除了隨處可見的蟬(包括蟬的若蟲,俗稱知了猴)外,最常見的昆蟲之一當屬“紅娘子”了。

    “紅娘子”其實並不是一種昆蟲的俗稱,而是三種昆蟲共有的俗稱,它們是斑衣蠟蟬(如上圖)、黑翅紅娘子以及褐翅紅娘子。在中國北方,紅娘子通常指斑衣蠟蟬,而在南方紅娘子通常指後兩者。

    拋開南北方的差異外,在中國古代的藥典中對於“紅娘子”的解釋也不盡相同,在清代以前,大多數的藥典中“紅娘子”其實單指斑衣蠟蟬,它在藥典中被稱為樗雞,其中樗是指樗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臭椿,因為它非常喜歡在臭椿樹上棲息,因此得名,而雞是因為它在固定的時間“鳴叫”(參考: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其鳴以時,故得雞名”)。

    而到了清朝以後,藥典中對樗雞,也就是紅娘子做了修改,從《中藥志》等資料看,描述的就不是斑衣蠟蟬,而是黑翅和褐翅黑紅娘子了,因此,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三種“紅娘子”究竟能不能碰?

    剛羽化的黑翅紅娘子

    首先是斑衣蠟蟬

    斑衣蠟蟬是蠟蟬科下的昆蟲,在不同的地區,它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花姑娘”、“華蹦蹦”等等,它的俗稱與它的外觀有關,因為它成蟲後灰色的前翅上有著黑色的斑點,紅藍黑三色的後翅上也具有斑點,當張開翅膀時,看起來花花綠綠的非常漂亮,而且它的翅膀雖然大,飛行能力卻很弱,但其跳躍能力很強。

    尤其是它的若蟲期,大齡的斑衣蠟蟬若蟲同體以紅色為主,體背有著黑色的斑紋和白色的斑點,其跳躍能力要比成蟲更強。

    上圖左上角為剛孵化的若蟲,此時它們的身體以黑色為主,上面有著白色的斑點,由上圖為3齡的若蟲(也就是要羽化前的形態,也是若蟲的最後形態),右下圖為羽化不久的斑衣蠟蟬,其前翅成土黃色,左下為成熟的斑衣蠟蟬,這是它的最終形態。

    斑衣蠟蟬通常棲息在臭椿、榆樹、刺槐以及一些果樹上,以吸食植物樹枝下的汁液為食,所以屬於一種對果木有害的昆蟲。小時候,我家門前就有幾棵臭椿樹,每年的5-6月份,就能在上面看到密密麻麻的各種形態的(若蟲、成蟲)斑衣蠟蟬,而且小時候奶奶也說過,這些蟲子不能碰,有毒。

    但是,忍不住好奇的我不但碰了,還抓了好多,無論是成蟲還是若蟲,我都玩過不少,但也沒有中過毒,後來查閱了一些資料我才知道,斑衣蠟蟬是無毒的昆蟲,它們與蟬一樣都是以刺吸式口器吸收植物汁液而生的,身上也沒有任何的毒腺以及毒素。不同的是雄蟬可以用自己腹部的發聲器發出叫聲,而斑衣蠟蟬只能靠摩擦關節發出聲音,由於沒有專門的發聲器官,所以斑衣蠟蟬很少發出聲音。

    所以,斑衣蠟蟬是無毒的,不但可以隨便碰,還能給小時候的我們帶來許多的樂趣。

    其次是黑翅紅娘子和褐翅紅娘子

    黑翅紅娘子和褐翅紅娘子與斑衣蠟蟬相差甚遠,它們屬於蟬科紅蟬屬下的昆蟲,而後者屬於蠟蟬科,也就說從本質上說黑翅和褐翅紅娘子是蟬的一種種類,因此,它們的若蟲與我們常見的黑蚱蟬若蟲形態差不多,只是要更小一些而已。

    黑翅和褐翅紅娘子也是它們的俗稱或者說是中藥名,它們的學名其實是黑翅蟬和褐翅蟬,它們與其他蟬一樣,若蟲都是在地下生活的。

    黑翅蟬和褐翅蟬主要分佈在中國華中和華南地區,中國臺灣地區也有野生種群分佈,這兩種蟬在若蟲和剛羽化時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剛孵化的成功都有著紅色的身體和白色半透明的翅膀,不過等到成蟲一段時間後,它們的翅膀就有差異了,黑翅蟬的翅膀為墨黑色,而褐翅蟬的翅膀為褐色。

    這兩種蟬筆者的老家都沒有分佈,不過前些年跟隨朋友一起去湖南瞭解過這種昆蟲,由於它們從清朝開始作為藥用,一直延續至今,所以到現在依然有專業捕捉這兩種蟬的人。

    這兩種蟬通常棲息在低海拔的樹木和灌木叢中,像蟬一樣也會發出叫聲,只不過叫聲比較微弱而已,而且它們也不能像黑蚱蟬那樣飛的很高、很遠。而在當地一些老人口中,我們也聽到了“爺爺的囑託”:這些蟲子碰不得。

    其實,在去之前我也做過功課發現許多資料顯示:這兩種蟬確實不能輕易地用手去觸碰,這些因為它們可以分泌毒液,這些毒液中含有劇毒的斑蝥素,斑蝥素是一種毒性比較強的物質,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人口服下平均35毫克就能致死,在實驗室下,斑蝥素對小白鼠的半數致死量(LD50,殺死一半小白鼠所需的最小毒液劑量)為1.17毫克/千克,可見其毒性之強。

    但其實,根據近些年科學家們對黑翅蟬的研究發現,其體內其實不含斑蝥素。但是,其分泌的體液具有一定的毒性是真的,只不過主要體現在對面板和粘膜的刺激上,可以引起區域性充血、灼痛以及起泡。因此,這兩種“紅娘子”在捕捉時需要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觸面板。

    剛羽化的黑翅蟬

    寫在最後

    紅娘子其實最早是指斑衣蠟蟬,而且時至今日在北方的一些地區提到紅娘子依然認為是斑衣蠟蟬,它們是無毒的一種昆蟲,對果木有一定的危害。而如今的紅娘子則是一種藥材的叫法,它們是黑翅蟬和褐翅蟬幹體的俗稱,這兩種蟬確實碰不得,因為它們可以分泌一些刺激面板和粘膜的物質。

    不過,拋開這個因素,幹體後的黑、褐翅蟬都是重要的中藥材之一,一斤幹體要上千元人民幣了。

  • 3 # 夢幻陳海

    關於紅娘子我要表敘的是,見過它,拿過它,摸過它(經常性的),也沒有感覺到有任何有毒反應。但是,從來沒有捉過鮮活的,所接觸的全是乾貨。從七六年到北方的一個縣級藥材,就見到紅娘子,印象不錯,它就是體形小點的、紅色蟬,很美麗,應該是黑翅、褐翅蟬。每年中有幾次盤點貨物(稱重、過數),再加平時閒來無事拿出玩玩,應該是經常接觸。很可惜幾十年之間從沒配方售出過。

  • 4 # 沐雲科學君

    農村夏天的時候,小夥伴們就像脫韁的Mustang一樣,撒歡似地玩兒,大家喜歡在樹上尋找知了猴,在草叢裡捕捉蛐蛐,有時候也會在樹上找一種名為“花大姐”的昆蟲。

    這種蟲子喜歡呆在臭椿樹上,尤其是初夏來臨後,花大姐出現後,它會長時間地趴在樹上,吸取臭椿樹上的汁液。只要當地有臭椿樹,那麼基本上就能找到花大姐的身影。這種昆蟲能飛、能跳,身上有斑點,有時候呈現紅色,有時候則是藍色,外表十分靚麗,特別好玩

    實際上,老人也經常告訴我們不要捕捉這種蟲子,但大家都當了耳旁風,那個時候大家只知道花大姐有趣,誰也沒有意識到這種昆蟲可能有毒,而且還是一種中藥材。

    花大姐

    花大姐又稱紅娘子、紅姑娘,學名斑衣蠟蟬,外形跟蟬極為酷似,但個頭稍小。

    1、花大姐外形鮮豔奪目

    斑衣蠟蟬不同階段外形顏色並不相同,幼蟲時體背覆蓋黑色斑紋,上面有白色的斑點點綴,然後幼蟲慢慢地長大,背部黑色斑紋逐漸的變成了紅色,成蟲後斑衣蠟蟬背部灰色的前翅上面部有黑色的斑點,後翅則是紅藍黑三色交織在一起。

    外形看上去有點像大型飛蛾,不過顏色靚麗多了,與飛蛾不同的是,斑衣蠟蟬飛行能力差,反而擅長跳躍。一般來說,五六月份開始,斑衣蠟蟬的卵就會孵化,大量的成蟲就會湧現出來。

    2、小夥伴們喜歡捉花大姐

    小時候特別喜歡拿斑衣蠟蟬捉弄人,這種蟲子外表有硬殼,觸碰時有時一動不動,大家喜歡用樹葉包裹它,然後扔到小夥伴的脖頸上,嚇一嚇對方。也有膽大的小夥伴將之油炸後,作為零食食用。

    3、花大姐無毒,但屬於害蟲

    斑衣蠟蟬不僅會散發出類似巴豆粉的氣味,而且還會刺激面板。這可能跟其體內酸性體液有關,但最新的研究發現斑衣蠟蟬不含斑蝥素,也就是說它體內沒有毒液。

    但它依然屬於害蟲行列,夏天來臨時,臭椿、葡萄、蘋果、楊樹、楸、榆、珍珠梅、海棠等花木上往往會盤踞著大量的“花大姐“,它們刺入植物體內,吸取汁液,並且留下無數排洩物,造成植物生長緩慢,葉子枯萎,甚至畸形發育。

    外形豔麗的斑衣蠟蟬卻是十足的害蟲,這多少有點諷刺,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斑衣蠟蟬像帶刺的毒玫瑰。年幼時不懂事,喜歡抓蟲子玩,但現在的農村紅娘子的數量也在大幅減少。

    4、花大姐是藥材

    當然,紅娘子作為一種藥材,廣為熟知,古代曾有一幅經典對聯:大將軍上戰場身披穿山甲,紅娘子坐花轎頭戴金銀花。其中大將軍(蜣螂)、穿山甲、紅娘子、金銀花都是知名的藥材。

    由於斑衣蠟蟬本身無毒,目前藥材中的紅娘子多指黑翅紅娘子與褐翅紅娘子。作為蟬科紅蟬屬下的昆蟲,兩種紅娘子則是正兒八經的碰不得。

    黑翅紅娘子外形與斑衣蠟蟬截然不同,身體呈現有光澤的硃紅色,翅膀為黑灰色,而褐翅紅娘子翅膀為透明黑色,身體則呈現出黑紅色相間,通體有光澤,主要分佈在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等地方。目前藥材中紅娘子也多為黑翅紅娘子和褐翅紅娘子的乾燥體。

    為何農村爺爺不讓我們碰它們呢?

    雖然斑蝥素其實是一種劇毒神經毒素,毒性非常強,其致死量為30mg,而外用斑蝥15g,可致中毒和死亡。但紅娘子體內不含這種毒液,只不過其體內的分泌物確實對面板與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小時候捉昆蟲,少不了手上受傷,但貌似都不嚴重,想必也跟紅娘子體內無毒有關,否則的話,紅娘子早就成為小夥伴談之色看的昆蟲了。

    實際上,農村除了紅娘子外,洋辣子也是小時候的噩夢。這種蟲子善於偽裝,經常潛伏在樹葉上面, 一不小心觸控後,就會被蟄傷。

    被蟄傷後絕對會留下難忘的回憶,又痛又癢,持續的時間還很長,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被這種蟲子蟄過

  • 5 # 水漫華庭

    這種小蟲子是無毒的,我們小時候當玩具的,經常捕很多,最搞笑的是我們還用火燒了吃,小時候吃的東西很少,也算改善伙食吧?我們那裡叫花大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最大的廢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