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道體玄真人

    這個你問到點子上了。“調性的本質是對主音的肯定”主音是一個調式的主宰,其他的音在主音的控制範圍之中,放到多聲部寫作中,主音就化為“主和絃”,以上其實是從和聲學的角度去考慮,但是調性的作用不僅於此

    我們常在一些古典浪漫的作品中發現主題與對比主題的調性對比,如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以下例為例,此曲有三個主題分別標記為a、b、c

    a主題是迴旋曲式的迴圈主體,調性為G,這個G就是全曲的主要調性

    b主題與c主題則是對比主題,他們每個主題的調性都有不同。

    在古典浪漫的作品中,每一部作品都存在一個主要調性,作品中的其他調性都是與主要調性呈對比的對比調性,是次要的。這個主要調性就是一種隱性的結構。主題樂段之間的材料對比是顯性的結構,調性就是隱性的結構,顯性的結構與隱性的結構形成一種同步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調性為什麼那麼重要的原因。

  • 2 # 千枝萬葉74080886

    在探討問題的答案之前,必須首先搞清楚調性的概念,才能使問題的探討更有針對性。

    而要搞清楚調性的概念,又必須先搞清楚調與調式的概念。

    所謂的調,指的是音樂作品中,首調唱名1(do,下同)的音高位置。

    樂譜中用調號來表示。

    所謂的“調式”,指的是幾個(一般不小於3個,不大於7個)音高不同的音,以某個音(調式主音)為中心,並按照一定的音程關係,及音級之間的穩定與不穩定關係建立起來的樂音體系。

    其中:以唱名1為調式主音,從1音起各音級之間依次按照“全(音)全半(音)全全全半”的音程關係,建立起來的樂音體系稱為大調式,簡稱大調。

    以唱名6(la,下同)為調式主音,從6音起,各音級之間依次按照“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程關係,建立起來的樂音體系稱為小調式,簡稱小調。

    在大、小調式體系中,按照調式音階各音級之間音程關係的不同,又分為自然、旋律與和聲大、小調式。

    此外,還有中國民族音樂中所特有的五(六)聲調式。

    所謂的“調性”,指的是調式主音的音高位置和調式種類,即調性包括調與調式的概念。

    由此可見,探討調性的作用,可以轉化為探討調與調式的作用,這樣的兩個問題分別去探討其作用。

    1.“調”的方面

    (1)調的作用在於確定一首歌曲的音域(從最低音到最高音的區域)的具體位置。

    在以簡譜方式記錄的歌譜中,如果抽去了譜首“1=X(代表C~B中的任一英文字母,譬如G)”的調號,歌曲的調式主音將無法確定,是真正意義上俗話中說的“找不著調”。

    而為了讓人能夠“找著調”,簡譜中必須標註諸如“1=G”這樣的調號。

    因為在簡譜中採用的是隻有相對音高,而無具體音高的“首調唱名法記(唱)譜”的方法。

    這就決定了在這種記譜方法中,只有首先確定了首調唱名1(do)的具體音高位置,

    調式音階中其它各音的具體音高位置,才能由確定了具體音高位置的調式主音1,按照彼此之間的音程關係匯出具體音高。

    譬如歌曲的調號標記為“1=G”,則首先可以確定歌曲的首調唱名1的具體音高,等於C(自然)大調音階中的音名G的音高位置。

    調式音階中的5(so)音,才能按照與1音之間純5度的音程關係,按照已確定了具體音高位置的1音匯出。

    假如沒有調號,這一切都無從談起。

    (2)此外,歌(樂)曲中調的作用,還在於為器樂演奏、演唱伴奏中提供確定調高的標準。

    只有參與演奏的所有樂器都統一到同一調高,才能確保每種樂器在演奏同一音符都能保證同一音高。

    也只有所有伴奏樂器演奏的調高與演唱者演唱的調高相同時,才能確保唱、奏同一音符時都能保證同一音高。

    (3)另外調的作用,還體現在為演奏者提供根據自身的音域特點,調高或調低調高的標準。

    就是說,按照歌曲標定的調號,演唱者如果高(低)音唱不上(下)去,則可降低(升高)調高。

    至於是否需要改變調高,在自身音域一定的前提下,完全取決於歌曲標定的調號。

    2.調式種類方面

    (1)調式的作用表現在為了表達某種特定情感的需要。

    每一首歌(樂)曲都表達了某種特定的情感。

    而為了表達某種特定的不同的情感,除了音樂中速度、節拍、表情、音級之間的進行這些元素的選擇外,

    不同調式的選擇,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元素!

    一般來說,為了表達歡快熱烈而色彩明亮的情感,在選擇相應其它元素的同時,一般選擇大調式的音階來創作樂曲。

    而為了表達柔和暗淡色彩的情感,在選擇相應其它元素的同時,一般選擇小調式的音階來創作樂曲。

    舉個例子,在《黃河大合唱》中的歌曲《保衛黃河》中,為了表達全國的“抗日英雄”們“扛起了土槍洋槍,揮舞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全中國”的英雄氣概,在音樂中選用了速度稍快的進行曲式的曲式,2/4的節拍,音級之間多以跳躍為主,全曲採用色彩明亮的以1(do)為調式主音的大調式譜寫旋律。

    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插曲《葬花吟》中,選用了稍慢的速度,抒情的2/4節拍,音級之間以級進為主進行,全曲採用了以6(la)為調式主音的色彩暗淡的小調式譜寫旋律,有力的表達了催人淚下的悲傷情感。

    (2)調式的作用,還體現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在音樂中各自形成了具有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的調式種類,成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標誌。

    為了表達這種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在音樂作品的創作中,必須優先選用與該地域、民族相匹配的標誌性的調式種類,才能表達這種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

    譬如要表達中華民族的鮮明特色,就要優先選用民族音樂所特有的五聲調式。

    如果採用各地域,各民族通用的七聲調式,就很難與中國的民族特色相聯絡。

    (3)調式的作用,還體現在歌(樂)曲的演唱(奏)中,為了表達某種情感的變化,在歌(樂)曲中常採用“轉調”的方法,使轉調前後的情感產生明顯的變化,以實現某種意境。

    這種轉調,既有同種調式之間的轉換,也有不同調式之間的轉換。

    如果沒有調式的功能,這種透過轉調來產生情感變化的功能是無法實現的。

    總起來說,音樂中調性的作用:

    確定歌(樂)曲中調式主音的具體音高位置;

    提供合奏,演唱與伴奏之間統一的音高標準;

    適合不同音域演唱者演唱同一調高歌曲時,為移調提供標準。

    表達某種情感的需要。

    這就是調性到底有什麼用的簡單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空玻璃起霧怎麼裝乾燥劑?